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 “ 附属产物 ” , 随着中国农业生产力和科技含量的提高,大批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涌向城市。他们在为城市带来大量劳动力,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左右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成败。
为了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学校,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 2006 年秋,湖北省丹江口市肖家沟小学对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了一番摸底调查。调查发现:全校 1557 名学生,父母双双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就有 525 名,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就有 227 名。有 479 名学生或由爷爷奶奶抚养,或由父母中一方抚养,或寄养于亲戚家中,最可怜的是兄妹、姐弟相依为命。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甚至还有不少独自一人留守家中。肖家沟小学还是丹江口市一所城区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城区尚且如此,农村中小学“留守族”则更是众多。以前曾任教过的一所乡镇学校同事介绍:现在农村的中青年,不分男女,几乎有 70% 在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除了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便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和正值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他们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夫妻双方由于长年不在同一地方打工,导致感情决裂离婚,子女则成了他们的包袱,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这部分留守学生的物质与精神创伤可想而知。
1 、缺衣少食,营养不良,生活困难
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同时外出而家中又无老人的家庭。我曾带过一位学生,父母均打工在外,留下他和姐姐两人在家,一个 13 岁,一个 10 岁,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寄钱或在村中赊借。因为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再加上父母寄钱有限,姐弟俩经常蓬头垢面,一套衣服过一季,饥一顿、饱一顿,饿着肚子上学是常有的事。长期营养不良让他们面黄肌瘦,乍一看就是报纸上曝光的“城市流浪乞讨儿”。尽管也发动全班学生捐钱捐衣捐物,可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我曾多次为他们买过食物,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和充满感激的眼神,让人心酸之余不禁喟叹:父母怎么能忍下这颗心?类似这种“有爹有妈的孤儿”几乎每个教学班都有几例。
2 、成绩落后,厌学,逃学,认为读书无用
父母一甩手出了门,孩子、责任田全留给了爸爸奶奶或另外一方,造成了事实上的“隔代家庭”、“单亲家庭”和“无亲孤儿”。留守父亲或母亲在农活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自然无遐顾及孩子的教育。而六、七十岁的老人既要种地,又要抚养孙子、孙女,精力不济,再加上文化程度低,有相当多的文盲、半文盲(我曾在三年级开过一次家长会,做过简单的调查。这些老年人有超过 40% 都不识字,另有 60% 只有初小文化程度),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至于学习,则只有听之任之。有一位学生,经常迟到,从不交家庭作业,成绩倒数。任课教师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结果只看到他的奶奶,她向教师哭诉:孙子不到一岁,儿子、媳妇就到浙江打工,现在孩子都快 7 岁了,还没见过爹妈一面。每年他们只寄几百块钱回来,根本不够用。没办法, 60 多岁的爷爷找关系到本地郊区一处建筑工地做 24 小时值班看守,奶奶独自一人操持家务,抚养孙子。几天前,老人不慎摔倒,胳膊骨折,一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而且,老俩口都不识字,根本没有能力管孩子的学习。学习上长期的放任自流,无人管教,这些留守学生成绩普遍落后,优秀的所占比例很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则厌学、逃学,“读书无用论”充斥校园。认为上学花钱,考上大学的几率太小,就上考上大学没有钱也上不起。而考不上大学则什么用也没有,还不如早点混个初中毕业证,像父母那样打工挣钱。个别毕业班学生甚至在学校就约好了外出打工的人员和时间,逃学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老师们也无可奈何。
3 、心理发育不完善,不健康
童年对人一生性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童年、少年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与父母的交流,这些留守族大多性格孤僻、内向,不喜欢、不善于与同学嬉戏交往。整日沉默寡言,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脸上显露的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乖张。还有部分学生或为寻找爱与关怀而早恋,为争抢“女朋友”而大打出手的现象屡见不鲜;或贪图享受,讲究哥们义气,结交社会上不良青少年,拉帮结派,由校园内“擂肥”、敲诈,到在社会上集体偷盗、抢劫,沦为小小少年犯。据公安机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违法犯罪人员已越来越趋向低龄化,其手段、性质也越来越残忍、严重、趋向成人化。由过去的小偷小摸变成了群斗群殴、抢劫、强奸、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而这些人员绝大部分出自隔代抚养家庭,“单亲家庭”和“无亲孤儿”家庭。
二 、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 精神创伤
留守 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与子女接触少、沟通少,根本没有体会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1 、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年龄一般是在 7-18 岁之间也即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因此也相关的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需要有大人给予引导。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烦恼,留守儿童们需要倾诉的渠道,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如果有父母在家里,他们在这方面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集体并进行价值取舍及或多或少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但是,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或父亲或母亲因农忙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有了烦恼也没地方去倾诉。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而且,当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看到自己身边的同龄孩子能够充分享受母爱或者父爱时,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暂时失去了在父母羽翼下幸福成长的快乐感。由于父母角色的暂时缺失,留守儿童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 ( 其中特别是社会化 ) 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2 、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有的家庭经济不好,父母外出打工基本能够解决留守儿童的学费问题及生活费用问题,使他们在每年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交齐学费高高兴兴去上学。但是儿童们及父母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父母们必须离乡背井到处漂泊。留守儿童们则暂时或长时间的缺失了父母的爱,他们失去的是一种嘘寒问暖的关怀。因此,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这样一来,对于是否赞成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心理是极其矛盾的。他们需要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物质需求,但他们更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怀。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思念父母经常在半夜里哭醒。或者一直压抑着对父母的思念而出现心理问题。经过调查,几乎有半数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有的甚至出现对生活的厌倦情绪。
3 、 “ 隔代教育 ” 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影响
对于父母或父母一方外出,又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基本上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负责。就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来看,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由于监护与被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监护者在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二是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 50 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祖辈在文化知识层次上属于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力不从心。这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 “ 隔代教育 ” 只会加剧留守儿童的困境。
4 、上代监护对留守儿童心理上的影响
即把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如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这种模式所占比例不多,这种监护的特点是:一是监护人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待;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少有关注。因为,亲戚朋友担心的是,如果管得多管得严,万一孩子半路跑了或出了什么意外,事情可就不好收场;如果不跑不出事,但孩子在父母回家把自己所受 " 待遇 " 告诉爸妈,则会把亲戚朋友关系弄僵了。所以,只要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基本上就行了;如果学业成绩也不差,那更是锦上添花。二是亲戚朋友通常也有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如在各方面的待遇上不公平,留守儿童通常会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是 " 外来人 " ,易与寄养家的孩子发生矛盾。
三、农村中小学“留守 儿童 ”精神创伤的解决措施
做好父母角色的暂时缺失导致的生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服务于 “ 三农 ” 工作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为广大农民做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建议”,就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一向受人鄙视的民工提到了城市“产业工人”的高度,为这些“洗脚进城”的农民工正了名,定了心。与此同时,国家和各有关部门也明确提出“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如:取消暂住证、借读费、插班费、赞助费等,依法保障外来流动人口与其子女的就业和就学。而对于打工者在农村的“留守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父母角色的暂时缺失导致 精神创伤,应该如何解决呢?
1 、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提高农民工收入
这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虎毒不食子,天下没有不愿意孩子和自己在一起的父母,当相当多的打工者囿于他们的经济条件、居住条件而无法让自己的子女在其打工城市接受教育时,只有各用工部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收入,国家各有关部门监督落实,这些留守族们才可能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同他们的父母一起生活、学习,才能保证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正确性格、人生观的形成,才能逐渐消除我国现阶段确实存在的“因出生地不同而命运不同”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2 、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
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各有关方面应相互协力,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
3 、充分发挥政府及各社会组织的作用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心理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仅靠教育政府部门单方面难以解决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应在管理机制上督促家长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与家长签订儿童道德建设责任状,实行预警制和失范追究制,并可通过引导和激活退休教师队伍等社会力量,设立 “ 社会保姆 ” 预防留守儿童道德滑坡。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并划拨一定经费供下属学校开展关于农村留守孩子的德育课题研究。各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农村留守孩子的专门档案,针对不同特点,分类管理。老师应与外出打工家长及其代管人经常保持联系,并建立成长记录卡,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4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在有农村小学的地区,努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的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