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契机

18年前 [05-08 14:58 周一]
                          抓住契机,适时教会孩子花钱     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在不断提高,所以作为独子的孩子们更是衣食无忧,可怜的父母们,宁肯亏待自己,也不让孩子吃穿花钱比别人差,也不愿让孩子更多为家中的经济状况担心,“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因此孩子们不了解也不愿了解钱是怎么挣来的,父母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还在外面和别人比吃比喝比穿戴,花钱大手大脚,不难想象一个大手大脚的人能干一番大事业,能建立一个好的家庭,更别说为国家作贡献了。     据调查:中国当今的孩子缺乏合理而适度的消费观念。 孩子的不节俭的习惯,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让孩子也这样做,我们不应忘记中国的古训:成由俭,败由奢。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会不会合理地应用金钱,是否合理地消费是孩子走向成熟、挑战竞争、学会生存的重要标志。因此,科学地支配金钱,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合理地消费,是当今家庭教育中的一大重要问题。     那么首先我们应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从自身做起才能教育孩子,为此,我们应遵循以下的消费原则:高效益地使用金钱、财物,合理消费,用所当用;将钱花在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品质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杜绝了奢侈浪费、享乐主义。也就是说再多的钱需要花的也要花,再少的不需要的也不花,要将钱花在有益于家庭生活、有益于孩子的发展上。与此同时,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不义之财绝不可取,比如,别人的钱放在那儿你也不能拿,捡到的钱一定要交给警察或老师,让孩子明白别人挣钱的不易,再好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能要,有一次,我的孩子在路上捡了20元钱,他在没法交给失主的情况下,自己擅自花了一部分买了零食,后来我了解了情况,适时的告诉他丢钱的人可能是老人,很可能用这比钱急需买药;也可能是捡垃圾的人刚刚买了垃圾,准备买米的钱,总之,丢钱的人可能很着急,那么这比钱花起来能安心吗?后来他用自己的零用钱补齐20元交给了老师,请老师处理。通过这件事,我想孩子应该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要抓住时机教会孩子花钱,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让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现在孩子大了要让他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而且逐渐养成习惯,避免盲目消费;要让孩子学会记“收支帐”,是教孩子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不买,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教会孩子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培养节俭的好品质。原来我的孩子只要手里有钱,就去买零食,从来不会存钱,我们也和他谈了很多次,但一直改不掉,后来孩子说想买MP3,由于我的孩子比较喜欢音乐,MP3我们也想过给他买,因此,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教会孩子积累,从开学到现在,他改掉了吃零食的毛病,一元,一角的攒起来,现在已经攒了150元,孩子从中体会到了攒钱的艰辛和快乐,当然我们也会适时的给他买一些他喜欢的且有营养的食品。教育孩子懂得量入为出,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同,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即使家里很有钱,也要坚持教育孩子珍惜物品,不浪费。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     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家长可以利用假期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也可以给一些报酬,让他充分感受挣钱的艰辛,才能让他花钱时要多考虑考虑。要让孩子参与父母艰苦劳作的过程,了解父母艰难创业的历程,明确金钱来之不易,它是需要通过流下艰辛的汗水而换来的。使之在活动中意识到父母的信任和自己的责任。学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从而激发孩子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产生孝敬长辈、奉献社会的情感行为,进而懂得人立足社会、学会生存之艰辛,从小立下创业的志向和决心。     学会花钱,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才能学会生活。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支配钱的问题上,要合情合理,有的放矢。要适量给孩子零花钱,并给孩子支配零花钱的权利,可也不能全放手,要指导他如何将有数的钱花在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家庭生活有帮助的地方,帮助他学会勤俭节约,建立合理消费的观念,这将对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 内蒙古海拉尔第七中学一年六班 赵天昊的家长:张秀君 2006、5、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