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 样 教 育 孩 子

18年前 [03-25 22:26 周日]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与教师都是孩子的教育者。而且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两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缺一不可,所以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责任。

一、   应试教育方面

首先我们父母关爱孩子,但不能成为孩子的保姆。比如孩子上下学接送;孩子看书自己陪读;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其二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当树立权威。管教孩子应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为孩子建立起统一的行为标准,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如果父母既是在孩子教育上有分歧,也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急诊。其三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很多人把孩子的坏习惯罪到教师或学校甚至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教师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中培养出来的,好的言行举止也是有利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因此严禁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另做一套。更不可以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别忘了父母则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成长进步的每一时。

二、   素质教育方面

首先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要走近孩子,要把孩子当大人看。坚决抛弃以往不把孩子当大众看待的错误理念。当父母的要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与孩子沟通,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交谈或一起玩耍。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经历的机会,要经可能 的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事物。这样以来,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她的知识,不断提高她的综合素质。其二,父母老师间有个互动、默契配合的过程。孩子的家长要时时走访孩子的老师, 要及时了解老师对孩子有何具体要求,以便及时督促检查。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平时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突出的优点和品德表现等。父母要帮助老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了解孩子,以便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要父母全面、客观地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与老师配合默契,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思想品德不断走向成熟、高尚。其三,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她的选择。可以说天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于是生活中有了那么多望子成龙的故事。在父母的眼里,即使兴趣爱好也应该是具有功利色彩的,也许孩子真的还小,她无法明确地讲明自己内心的感受,但她在潜意识里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孩子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家长最好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才真正是您的教育适合您的孩子!

 
----内蒙古呼伦贝尔海区胜利街小学三年五班 伊丽娜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