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假如孩子“人来疯”

17年前 [05-14 13:36 周一]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我的儿子“人来疯”,主要是在她带儿子一起上街逛商店的时候,遇到了熟人,她跟熟人说话,儿子就来劲儿。先是围着妈妈和那位熟人跑着转圈,还怪模怪样,继而绕着柜台疯跑。当她与熟人分手以后,儿子就跑回来,挽着妈妈,乖得像个小绵羊似的。

  “人来疯”多发生在小学生身上,中学生就很少了。当然,也有个别成年人“人来疯”。

  有的孩子在家里亲友来得越多的时候,越犯“人来疯”。上窜下跳,做各种怪动作,发各种怪声音,跟家长撒泼耍赖。往往弄得大人非常恼火,又不便发作。事后批评他也不管用,下次照样“人来疯”。

  孩子为什么会犯“人来疯”?主要是由某种心理需要引起的。有的孩子表现欲过强,总想引起别人注意;有的孩子缺少玩伴,生活单调,用“人来疯”发泄精力;有的孩子用“人来疯”达到满足情感或物质需要的目的……

  前述那个男孩在商店里闹“人来疯”,实际是吸引妈妈的注意。当妈妈与熟人分开,他回到妈妈身边,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妈妈是属于我的,不能与别人亲热”。这就是恋母情感使他“人来疯”。

  矫正孩子的“人来疯”,要先研究原因,对症下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转移关注点,让“人来疯”失灵。

  孩子用“人来疯”来引人关注,我偏偏不理你,关注别的事情。比如,在家里很多人坐着说话,孩子闹“人来疯”,大家照样谈原来的话题,神情专注,看也不看孩子的“表演”。闹一会儿,他觉得没趣儿,也就偃旗息鼓了。或者打开电视机,大家看电视,议论电视里的内容,他也会消停下来。像前述那位母亲,可以拉着熟人到商店门口去亲热交谈,不理睬孩子的行为,他自己就会“降温”。

  事先警告,有惩罚或奖励措施。

  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情况下爱闹“人来疯”,应该事先警告,防患于未然。比如家里亲友聚会之前,跟孩子讲清道理,不许“人来疯”而且要提出惩罚或奖励的措施:如果犯了“人来疯”,下次到别的亲友家聚会不带他去,或者取消某项外出游玩的计划;如果孩子听家长的警告,果然没闹“人来疯”,答应孩子一项正当的要求。关键是家长说了话要算数,不论该惩罚,还是该奖励,都要认真兑现。

  给孩子创造正当表现自己的机会。

  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创造机会,让孩子正当地表现自己,家长和其他人又给以认真关注,并做出肯定性评价,就可以把孩子的表现欲引上正道,而不再搞“人来疯”了。

  这就要求家长分析孩子的特点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可以安排孩子在众人面前展示他的特长:给大家唱支歌、朗诵一首诗或一个寓言故事、跳个舞或练拳脚,让大家看他的书法、绘画或小制作等等。大家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也提出希望。这样,孩子会非常满足,而且想以后做得更好。“人来疯”自然没有用武之地了。

  让孩子与小伙伴交往。

  孩子精力旺盛,跟小伙伴一起玩耍、逗闹,能使精力得到正常发挥,还培养了交往能力。孩子们在一起,人人有表现机会,人人可以“疯”,自然减少了在不该“发疯”的场合“发疯”的可能。

  有些孩子的“人来疯”不太严重,可能会随着他的成熟、懂事,自行转变。最好是早点儿矫正,免得发展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洪恩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