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孩子们越来越不服“调摆”了。家长为孩子“不听话”备感头痛,老师为学生“不好学”大伤脑筋……有的家长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子女送到特殊学校进行“矫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忧虑的情况?原因当然很复杂。但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是首因。而家庭教育环节中,母亲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女性有婚前家政培训,哺乳期母亲享有丰厚的福利和优待,我国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和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在这方面起步迟了些,生育孩子基本上是个人或家庭的“私事”,还没有纳入“社会责任”的范畴。事实上,孩子不是“私人财产”,而是社会财富,是一种“公共资源”。国家和社会对孩子的孕育、出生和成长,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我以为,书院路街道“母亲学堂”的开办,其意义不只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母亲”,而在于让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母亲对于家庭和孩子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觉得“母亲学堂”的“办学观念”还应更开放些,“办学目标”应更放长远些。我以为“现任母亲”固然应当“充电”,而“未来母亲”或“准妈妈”更应当预先培训。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应当有一种制度或文化推动“准父母”们参加一些规定课程的学习,而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成为这种社会组织的有力推手。
希望“母亲学堂”的出现,能成为各级公共职能部门和社会各阶层思想认识的一个转变契机,也希望“母亲学堂”能走得更远更好!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