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30年来我国大中专学校共录取了3600万人,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到2006年底,我国高校毛入学率已达22%,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30年来,高考改革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然而除了美誉,高考制度本身也不断被质疑。如今,人们对高考抱有更加热切的期望———尽快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引导者,朝着更科学、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那声欢呼后迈出的一步一步
30年里,人们一直将有幸被大学录取的人称为“天之骄子”;30年里,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在与时俱进。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恢复高考,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平等发展的机会,重塑了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1977年高考恢复的消息曾令多少青年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上世纪80年代,因大学资源和学习名额有限,高考俨然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上世纪90年代,高考制度开始走上改革之路,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1999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全国高校招生数激增了20多万人,大大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受众面。
2003年,教育部允许北大、清华等20所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这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一刀切”的松动,学界认为这是中国促进教育创新的历史性突破。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认为:“通过30年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以统一考试为主、单独考试为辅、少数学生免试保送为补充的招生考试制度,其科学性、公平性和权威性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
培养“高质量的考生”,还是“高素质的学生”?
恢复高考30年,许多人通过高考梦想成真,但一些关于“人生第一考”的微词也从未间断过:
———“一考定终身”,误人子弟,偶然性大,高考制度助推“教育功利化”;
———高考内容的设计背离素质教育的精神,死记硬背的考优秀,而有特殊才能的“偏才”却无缘高等教育,否定了人的多样性发展的潜能;
———高考招生比例有歧视性,突出表现在各地分数线不统一,譬如某市的重点大学分数线低于某省的大专线……
高考最受指责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给孩子们的身心带来巨大压力。一位旅美教育学专家反思中国高考制度时说,高考好像是制约人才资源发展的瓶颈,“瓶口外———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为一个目的培养一流考生;瓶口内———按照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去扩大招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质的学生’。”
同情考生之苦,也感受高考自身承受之重
一位高三老师曾提出“享受高考”的说法。在他看来,高考不仅是成绩上的选拔,还是一场心理的竞争、一番对青年人意志力的考验。然而用“享受”一词要求考生太过奢侈,也有人怀疑这场考验带给人一生的到底是正面影响多,还是负面影响大,因为好多大学毕业工作多年的人,仍然在做着高考的噩梦。
当前的高考制度确实被附着了太多的功能。农村孩子要“跃农门”,一纸大学文凭是他们在城市立足的前提;城里孩子也不敢怠慢,没有高等教育的背景,他们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城市职场找到理想位置。
考生自然倍感压力,而高考本身虽渐行渐远,却也愈行愈重。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认为,目前的高考既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手段,又要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兼顾、承担的功能太多。
在不少教育工作者的眼中,高考所体现的教育公平是它的生命力源泉,于是分数被不得已地当作了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因为目前还没有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更具平等性的制度。人们担心,如果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可能大大受“票子”“权力”“关系”的影响。
“而立”之后:勇敢面对未来
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认为,高考制度要改革,重要的是在内容上下功夫,不要把学生都引导到对课本知识的背诵和熟练操作上来,要使学生在中学真正学到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东西。专家介绍说,美国大学的选拔标准除考试成绩外,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
为鼓励素质教育,革除“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的弊端,从2004年高考开始,上海市教委尝试在高中试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提供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等资料,供普通高校录取时参考。
逐步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制度,让人们看到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希望。专家同时认为,教育制度上要有积极有效的变革,还必须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层次清楚、定位明确的教育体系。
考试选拔的形式总是不能取消的,然而一种好的考试要“考出”人的长处。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提出,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今年“30岁”的高考,有资格对过去的成就感到欣喜,也应该有勇气面对各种质疑,遵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面向素质教育,面向未来,实现我国人才培养“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盛景。(据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