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天空 不再孤独 本报记者 彭明霞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年龄,应该是扯着妈妈的围裙,等待即将上桌的可口饭菜;应该是缠着父母,撒着娇买下心爱的玩具;应该是遇到烦恼,向慈爱的爸爸妈妈尽情倾诉……可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使他们感到父母之爱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他们只能每天在村口守望,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爸爸妈妈。他们,被称为“留守”孩子, 令人震惊的是,这样的“留守”孩子,全市竟有208567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52%。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问题凸显,关爱“留守”孩子刻不容缓。 建立“留守孩子之家”、组织社会各界结队帮扶、开展“留守”孩子心理咨询活动,一系列的关爱行动如火如荼开展,如今,留守的天空,已不再孤独。 “留守”孩子 问题凸现 由于父母单亲外出或双亲外出务工, “留守”孩子教育管理存在普遍问题。 “留守”孩子与临时监护人存在隔膜。祖辈监护人或亲友监护人与“留守”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感情距离,很难实现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在“留守”孩子中信赖度不高、亲和力不强。不少监护人由于年龄偏大,身挑生活和农作的重担,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精力不济,能力不足,力度不够。“留守”孩子中隔代寄养的,他们备受祖父母的关心,个性放纵,性格偏激;社会关系寄养的,普遍与家庭成员相处不融洽,极易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常常猜测误解。这些因素,导致“留守”孩子的心理出现“断层”,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郁闷不乐,有的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力差,容易形成愤世嫉俗的不健康心理。 “留守”孩子失去家庭约束,性情培养缺失。90%的“留守”孩子监护人认为监护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普遍存在重吃穿、轻性情培养,重身体、轻心理教育的现象,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少年”失去了家庭约束,被任其自由发展。 “留守”孩子易受社会消极文化影响。由于“留守”孩子在家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行为不能受到应有节制,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而,在家里看电视成了“留守儿童少年”在家的最大乐趣和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在节假日整天整夜地看,选择的大都是江湖恩怨、武打暴力、谈情说爱等内容。过多的伤感、色情、暴力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极大,有的学生崇拜模仿,染上了“哥们义气”、拉帮结伙和打架斗殴等恶习。 社会教育严重缺位。大多数外出务工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学校就进入了“保险柜”,教育子女就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一旦“留守”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上出了问题,社会、家庭各方面都将矛头指向学校教育和教师。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留守”孩子还存在贫困生的比例大、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心理状况令人堪忧、违法犯罪时有发生、普遍期待父母关爱、十分想念父母情愿生活苦一点也要父母在身边、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影响心情和性格、认为学习生活习惯不好与父母不在家有关等等问题。 关爱行动 浓情上演 关爱“留守”孩子刻不容缓,被市委列入2007年十大突破口工作之一。为加大留守学生关爱力度,团市委要求:建设“留守学生之家” 暨“亲情活动室”,使我市关爱留守学生活动规范化、阵地化、长期化,截至4月底,全市乡镇建立率达到80%。其中团市委援建34个,每个按3000—5000元进行补助,区、县自建72个。要求“留守学生之家”或“亲情活动室”要有一套关爱制度、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一个活动室;有一系列的文体设施、有相应的档案资料。 2007年春季开学,各中小学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记录“留守”孩子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委托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少年”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普遍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孩子制度,建立了“学生之家”,让“留守”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孩子谈心制度,定期走访“留守”孩子家庭,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孩子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定期与“留守”孩子交心谈心,引导“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孩子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出学校的主导作用。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有序地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训练,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对学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为“留守”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孩子心理的阴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积极奋发的正常心态。 开展“留守”孩子监护人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至少三至四次培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定期召开“留守”孩子监护人会议,并通过家长学校加强对监护人开展正确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渠道,以便双方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少年”校内校外情况,并与“留守”孩子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对“留守”孩子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努力构建“留守”孩子教育网络。在实践中,“三线”“四级”的“留守”孩子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三线”即学校为一线,家庭为二线,社会为三线。“四级”即党政为一级(由党政相关人员组成),社会群团为一级(由妇联、团委、关工委相关人员组成),学校为一级(由学校领导、德育处、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组成),家庭为一级(由家长代表组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三者在“留守儿童少年”教育工作安排上互相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渠道上相互补充,形成了整体合力,促进“留守”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的天空 不再孤独 12岁的蓝蓝,在课堂上,她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外休息,她来到学校“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室,有时翱翔在丰富的课外书籍,有时拨通电话向父母撒撒娇;放学回到寄宿在外婆家,一边帮外婆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边给外婆讲讲学校的新鲜事。5月21日,记者在东坡区广济乡中心小学采访时,一位健康向上的女孩,展示了得到社会关爱的留守学生快乐的学习成长现状。 “回到家,我不会做的家庭作业,外婆辅导不了我;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外婆理解不了,怕我学坏了;有事受了委屈,外婆也安慰不了我。我宁愿少吃点零食、少穿点新衣服,过得苦一点,也要父母在家陪着我!” 蓝蓝说,两年前,她的父母双双背起行囊南下深圳打工时,她还没满10岁。父母走后,小蓝蓝的日子曾经是那么苦: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不会过看不见父母的日子…… 今年来,小蓝蓝终于得到了渴盼已久的关爱。企业通过省、市、区三级团委,给学校捐资建起了“留守学生之家”,电视、电话、DVD、电脑、杂志,“留守学生之家”一应俱全,小蓝蓝和其他留守学生可以随时免费给父母打电话、做喜欢的课外活动。邛崃一位社会热心人士,通过媒体报道找到学校,认助了近10名留守学生,资助学费、逢节假日来看望孩子,送来了令人感动的热情关怀。学校老师几乎都报名参加了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行动,轮流值班辅导留守学生做功课,放学后蓝蓝可以在学校做家庭作业;班主任老师会定期家访,给蓝蓝的外婆交流蓝蓝的情况;学校还专门举办了留守学生监护人辅导班,外婆来听了课后,懂得如何关心爱护小蓝蓝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象小蓝蓝这样得到了全方位关爱的留守学生,在我市是普遍现象。市领导关爱留守学生,在关爱留守学生义演活动中带头捐款,并到学校看望留守学生。企业关爱留守学生,纷纷为困难留守学生捐款,有一家企业一次捐了6万元,团市委筹得留守学生基金23.5万元。建立留守学生之家、留守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室、留守学生图书室、留守学生亲情电话室、留守学生关爱基金,开展留守学生一对一救助关爱等。 关注“留守”孩子的教育,关爱“留守”孩子的成长,已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联动,留守的天空,再也不灰暗、孤独。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