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孝文化的当代重构(七)

16年前 [09-04 11:58 周四]

(二)当代孝文化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孝文化比较,当代孝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

1突出的时代性

当代孝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孝文化,它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一些服务于封建时代和小农经济的传统的孝规范,与当代社会完全不相适应,因而应排除在当代孝文化之外。比如,孔子要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封建时代追求数代聚族而居,享受血缘关系的天伦之乐,不允许子女“别籍异财”。这是安土重迁的小农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的体现,也与交通通讯的不发达状况有关。当今,地球已然成为一个“村落”,这样做既不必要,也完全不可能了。但是从使父母长辈获得精神慰藉的角度出发,远离父母的子女,凭借现代通讯、交通工具,经常性地与父母联系问候,并尽可能多看望父母,与父母团聚,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又如,孔子强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我们今天则应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改革一切不合时宜的做法,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再如,孔子主张“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并形成系列丧祭规范,很多人因为守丧期间极其艰苦的生活而“形销骨立”,甚至在丧期内就随亲而去。孔子的弟子宰我也提出质疑,认为这既是一种物力的浪费,也妨碍社会生产的发展。这些规范和禁忌对生者和死者都无益,很多是违背人情人理的,而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生产也不允许人们长时间守丧,因此对很多传统的丧祭规范应予抛弃或改革。事实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以追悼会悼念死者、寄托哀思的新形式已经深入人心。儒家还主张厚葬,这一做法在当时就遭到墨家的反对。今天我们提倡对父母厚养节葬,提倡心祭,并改土葬为火葬,提倡以适当的方式寄托哀思,这是符合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也是当代孝文化时代性的体现。

2鲜明的民主性

现代社会家庭成员政治、法律上人格平等,经济上相对独立,这是建设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孝文化的前提。在现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对等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子女不再盲从父母,父母不再对子女实行专制,双方通过建议、说服、帮助、批评来求得一致。原典的儒家孝文化中也包含着民主性的萌芽,如“谏亲”的主张和要求。但在后世的发展中,这种原初民主性日益被扼杀了,这是与封建专制的加强密切相关的。当今时代民主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孝文化也要符合和体现民主精神。社会主义孝文化的民主性应还体现在“代沟”的化解上。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时代的隔膜,亲子双方在对对方的期待上的出入,特别是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加速,客观上导致现代社会亲子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形成“代沟”。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这种冲突,促进家庭道德关系的改善,增进天伦之乐。要倡导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特别是父母尊重子女的独立与人格,尊重和维护成年子女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符合一般的社会规范,父母就不应该过多干涉。如果父母总是把子女看成长不大的孩子,势必会损坏子女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要倡导相互理解,平等协商。父母与子女应当经常交换思想,互相沟通,增进了解和理解,在意见不一致时,不要简单以自己的意志否定对方的意志,尽量做到求大同,存小异。要倡导相互适应。事实上,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延续关系,父母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通过耳濡目染传授给子女,子女又通过自己的生活、认识和社会影响作出修正,并且承担了父母传递的开拓与创造的历史责任。因此,面对子女对传统的超越,父母不必困惑、不满,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并为之欣慰。

3强烈的情感性

当代孝文化仍然建立在亲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基础上。在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纽带更为牢固了。比之古代社会,父母作为子女生命创造者,子女作为祖宗骨血延续者的感情和道义相对减弱了。但是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当代我国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家庭模式是由一对父母和一个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比起传统社会的多子女大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更加集中专一,不再存在对子女偏疼偏爱的现象。而子女也失去了传统社会的兄弟姐妹、大家族聚居的生活圈,在走入学校、社会之前,他接触的对象主要是父亲和母亲。他的物质条件来源于父母,他的情感寄托也主要是父母。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要千方百计为子女创造尽可能优越的物质环境,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由于学校教育周期的延长,父母为子女的成长奉献了更多的心血。因而现代社会亲子之情比过去理应更加深厚,亲子之间的情感依赖理应更为强烈。同时,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在现代父母中日渐淡薄,父母对子女物质报答的期望下降,而精神报答的期望则上升。亲子之间的情感关系更加纯粹。只要社会和家庭加强教育引导,子女孝敬父母之情完全能够激发,并且可能比古代社会更加强烈。为了使父母获得适当的物质回报和精神慰藉,子女必须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孝亲成为子女奋斗的动力之一,成为子女宝贵的情感归依,因此在他们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就渗透了强烈的情感,有了道德自觉和自律的基础。

4明确的互益性

传统孝道有“重孝轻慈”的倾向,强调父母的单方面权利与子女的单方面义务,这当然与现代社会的平等人际关系不符,如果单方面强调子女孝敬父母而忽视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关心与教育,不仅难以培育子女的孝心,甚至适得其反,会使一些子女连最起码的赡养义务也尽不到。因此,当代孝道要求父母对子女慈爱的义务与子女对父母孝敬的义务对等,双方互爱、互尊、互重、互助,“双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55]当代孝道作为一种科学的代际安排,应体现两代人之间的互助互益。当子女未成年时,受抚养、受教育是其权利,是父母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弱之后,受到子女的赡养、照料和慰藉是其权利,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互益关系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有利于国民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5适度的规范性

封建孝道在教育之外,依托于“礼”和“刑”来强化实施,盲目性、机械性、他律性很强,这种他律性的孝道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因为现代社会主体性日益增强,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甚至可能激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因而当代主要应通过孝道教育、舆论引导和监督以及父母的身体力行,来启发子女自觉实践孝道。当代孝道是理解性、认识性和自律性的孝道。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当代孝道不再需要明确的规范,没有规范就不成其为道德,当代孝道应在继承传统孝道和吸收现代西方家庭道德长处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建立必要的明确的规范。依靠孝道规范和相关的孝的制度的共同作用,把道德主体的自律性与社会的他律性有机统一起来。

6一定的可延展性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道德行为的产生,都有一个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必然伴随着道德情感的动因。孝行为的道德情感的源头是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在后天亲子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情感依赖,因此孝的道德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只要社会正确引导,孝德就可以成为人们道德修养的根基,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情感基础和动因。我们不是要像封建时代一样,利用孝道来培养统治者的奴化工具,束缚人民的思想。但是运用新的孝道来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则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在家里孝敬父母的孩子,只要适当引导,到学校就较易成为尊敬老师的学生,因为老师也是像父母一样的长者、尊者,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二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推而广之,孝亲还是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基础,也是激发人们献身祖国、建设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因为祖国是我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祖国繁荣富强,千百万家庭才能富裕幸福,个人才能自由发展,从而也才能更好地孝养父母,报答父母。因而我们不应讳言当代孝道的可延展性,而应发挥其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的功能,让它成为家庭美德建设的起点,成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的生长点,从而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  当代孝文化的文化定位

如何看待当代孝文化的性质和地位?

1当代孝文化源于传统孝文化又高于传统孝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意识的任何特定领域中,“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56]毛泽东提出了对历代剥削阶级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57]当代孝文化是适应新的经济关系,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继承、转换创新而形成的,因而它无法割断与传统孝文化的血肉联系。它的很多基本观念、规范来源于传统孝文化,如孝德仍主要体现为一种子女之德,赡养父母、孝敬父母、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珍爱生命、为国家民族尽大孝等规范仍是当代孝文化的基本规范。但是当代孝文化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为科学指导,在融汇古今中外伦理文化之长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型孝文化。因而当代孝文化应克服和抛弃传统孝文化维护等级尊卑和专制统治、强调“顺则为孝”、追求“向后认同”、宣扬愚忠愚孝等封建性、落后性、保守性的糟粕,发扬平等、民主、文明、互助互益等现代精神,维护和谐的代际关系和浓浓的天伦亲情。当代孝文化追求平等的伦理关系,亲子长幼之间除了血缘亲情关系,在政治上、法律上是完全平等,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爱与教,子女对父母的孝与敬应成为当代孝文化的基本观念与规范。这些,都体现了当代孝文化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超越。

2当代孝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文化

当代孝文化是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以传统孝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新的家庭代际伦理文化为母体,同时整合西方文明成果而形成。它立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始终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它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它调适代际关系,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新人,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社会成员对家庭尽孝、对社会尽责、对国家尽忠。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品格,又凝结了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当代孝文化完全符合我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规定,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当代孝文化理所当然地属于社会主义文化。

 3当代孝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一般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能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趋势;第二,能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第三,能继承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吸取当代科技发展的积极成果。[58]这是从总体上来判断文化是否先进的一般标准,但文化的各个部分又有自己的先进标准。道德伦理的先进性在于,它所提供的行为规范,必须有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和进步,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孝文化以调整家庭代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稳定为根本目标。这种孝文化的构建和弘扬,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养老难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感和社会道德水平,增强民族凝聚力,最终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社会主义孝文化的缺位密切相关。按照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当代孝文化,按其本质与功能,无疑是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范围的,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神髓,是我国伦理型文化的基石,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孝德是最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规范,其中虽掺杂着“精致的包袱”和糟粕,但是从总体和主流上看,对解决代际问题和养老问题,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道德教化、人口繁衍和文明延续都起过积极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价值。

20世纪初以来,传统孝文化长期受到质疑和批判,孝文化的影响力不断衰减,传统孝德孝道出现断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代际矛盾加剧,养老难问题凸显,道德建设中出现一些滑坡现象。现实呼唤我们对传统孝文化进行转换重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传统孝文化资源为母体,综合中西伦理文化之长,构建当代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也内蕴着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与社会主义伦理原则的相容性,通过重构,可能转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持性资源。

重构孝文化,要坚持融合古今中外孝文化的原则,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在孝文化构建中良性互动的原则,精神性、制度性、器物性三类孝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基础性与先进性并重的原则,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原则。要广辟路径,在和谐文化、制度文化、社区文化、习俗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重铸和弘扬孝文化。构建当代孝文化的根本方法是加强孝道教育和宣传,党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方面要积极参与,通过实施孝文化建设工程,创新教育手段和形式,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督、评价、激励机制,使当代孝文化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当代孝文化的构架包括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孝文化的内涵包括孝的理论基础、孝观念和孝规范等内容;孝文化的外延,是指由精神性孝文化、制度性孝文化、器物性孝文化以及孝的原则和精神渗透到多种亚文化、次文化中形成的孝文化的体系和群落。当代孝文化具有时代性、民主性、情感性、互益性、规范性、可延展性等主要特点。从文化地位、属性、功能来看,当代孝文化源于传统孝文化又高于传统孝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传统孝文化的重构还远远未竟其功,必须把当代孝文化的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理论和实践上大力推进。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