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金宝 来源:成长杂志
一、了解篇
第一次见识网络游戏的威力是在2001年。几个喜欢听我课的学生涣散、焦躁,不停地看表。我自问已经尽心了,怎么会被盼着快点讲完。后来才知道他们几个一到最后一节课就这样——他们已经“移情别恋”了。他们正跟网络游戏热恋得一塌糊涂,有机会还要逃课约会。
网游跟糖果很相似:不吃,影响不了什么;适量吃一点,是甜甜的快乐体验;多吃,龋齿;贪吃,找病。
何为“龋齿”?刺激的游戏会动人心魄,整个游戏进程中兴奋点密布,且唾手可得,只要努力就能让自己的兴奋如波浪一样连绵不绝。游戏是善于不停地肯定与鼓励玩家的,因此它所带来的刺激是巨大的,越投入便越刺激。但是,这属于一种超常刺激,在日常生活中极难获得。正常情况下,一节课能有几个兴奋点就已经不错了,要达到游戏中的刺激量,除非几个教师围着一个学生不停地夸赞。这当然是做不到的,即使做到了,也远比游戏烦人。如果一个玩家觉得现实生活正常得“乏味”,那就是让超常刺激给“网”住了。
贪吃“找病”。“病”是一种非正常状态,“找病”是不计代价进入那种状态。这种对虚幻的狂热,也是家长们最难以理解的。记得当年我迷上一款游戏,网上一场大战下来,总会有点儿神志恍惚,好像跟现实“隔”了层什么,反应也变迟钝了,需要缓一会儿才能灵活、热切起来。玩家有什么烦心事,只要进入游戏,那就通过远离现实一下子抛掉了所有的烦恼。在“忘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找乐”,而且能够“忘忧”。与现实彻底地隔断了联系。因此,当孩子被游戏吸引过去,他是在寻找乐趣;当孩子躲在游戏里不肯出来,他是在逃避忧愁。如果选择沉迷,那他是因为快乐太少,还是忧愁太多?……要么,两者皆有。
网游就是玩家的世外桃源。若它只是生活的花絮,那开心一下到也无妨。糟就糟在拿花絮当生活,一天天远离现实。真实的世界也许伤害太多、留恋太少,充满了自卑与孤独;而在网游的世界中,我可以不是我,而是另外一个人,过着另一种生活,又快乐、又满足、又有成就感。俩个世界,我们喜欢生活在哪一个呢?有的孩子不计代价地选择了后者。他的潜台词是:这种感觉我在现实中得不到,但我太想要。
为了在虚幻中得意,难免在生活中萎靡,然后遭到严酷的修理,无奈再躲回去只求逃避现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虚拟世界每天都充满兴奋和激励,令人期待。而现实生活却一天天在恶化,回头的路越来越难走。越难走就越不愿去面对,愈逃避就愈加拼命地沉迷。然后家长揭竿而起,甚至想用战争手段打出个和平统一。但是,在对立中是没有交流的,没有交流就没有和平。战争引发对立,对立再引发更多的战争。一场艰苦卓绝,甚至旷日持久的“内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行动篇
“内战”双方:孩子与父母。聚焦点总在孩子身上,认为只要孩子立即“弃暗投明”,世界就和平了。
其实,玩家只愿意玩游戏,并不愿意被游戏玩。因此,与游戏“相识——热恋——了解——分手或做普通朋友”,是我也是很多玩家的正常历程。
如果一个人了解到恋人的虚伪,仍执著到不离不弃,那这就不是爱情,而是依赖。网瘾,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能只是去命令他别依赖,而是要去发现是哪些事情逼他逃避现实,是哪些事情让他不愿回头。在有一个很大的力把孩子向网上推的时候,家长应该先去除,至少要减小那个力,而不是揪住头发胳膊地死命往回拽,这样很痛的。
有位吸毒者曾这样哀诉:“开始吸是为了寻找快乐,到后来只是为了逃避痛苦”。有的家长看出孩子上网是为了寻找快乐,那他就很努力地增加孩子的痛苦,想让孩子觉得网游“成本”太高,不划算,那他就该老实了。但网游不仅是快乐,而且是逃避,痛苦越大,逃避越多。这就是古人说的“抱薪救火”,存救火的心干纵火的事儿,不焦头烂额才怪。动粗应彻底否定,无益有害。
网瘾要修理,常常讲道理。这又是常见一招。只是此时,若强行灌输“金光大道”,相当于把梳子推销给和尚,实在需要一定的销售经验。而若是用“严酷”现实使劲儿吓唬人,却又增强了孩子心中的恐惧,烦不跑,吓也吓跑了。讲理,不同于用现实去威逼利诱,而在于触动孩子的意图和希望,在了解的基础上谈孩子可以接受的道理。这道理,是“定做”的。
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只是不要过激过急,因为孩子习惯隔绝,所以他暂时不大像谁的孩子,可能对待父母就像对待不喜欢的游戏一样冷漠。家长要耐心,要像涓涓溪流,滋润干涸的心田;不要像壶口瀑布,“哗啦”一下旱灾改水灾——又得防汛了。动情之时,无论是“苦大仇深”还是“肝肠寸断”都属用力过度,把孩子强拥入怀却让他感到了窒息。另外,因为双方混得太熟了,情感不真是蒙不了人的。父母往往急着吃热豆腐,拿情感做交易,目的性太强。父母扔过来一“糖衣炮弹”,孩子对炮弹很不爽,所以连累得对糖衣也失去了信任。有的家长因此大怒,当年劝伪军投降也没这么费劲啊!但反过来一想,恐怕还得怨您的革命动机不纯。亲情是一种平和安宁的内心体验,唯有真情方能动人。
动粗、讲理、煽情,是常用三斧,失个手危险性也有限。而乱用会要命的是那三斧子半——挑拨孩子对自我的憎恨。这样做的家长一些原本就有利用内疚控制孩子的前科,但更多的纯粹是急怒攻心误打误撞。结果导致孩子一边不得不进行某项活动,同时又不得不憎恶自己的所作所为。孩子在慢慢品味着一种奇异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分裂”。孩子在内心的冲突中熬啊熬啊,熬出来的褪层皮,感觉熬出不来的只能孤注一掷的,在虚幻中更深更远地沉沦。
可怕的是,若他的原生心理结构是不健全的,心理分裂会开启危险的黑暗螺旋:开始自卑,然后是对自己的谴责、怀疑和贬低,严重者会产生某些自虐、虐他倾向,如:故意伤害身体,轻贱生命安全,也包括凌虐幻想、杀人幻想、自我毁灭的幻想……不仅对他人,而且对自己毫无感情。若达到极端自我憎恨的程度,有引发自杀的可能,但幸好这是很罕见的。同样极端的,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其它的事情,一个人若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儿,他也不大会把别人的性命当回事儿。他将愤怒与仇恨指向外界以减轻自己心中的剧痛——心理的分裂远比网瘾可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本就是正确的行动。不过一切正确的行动必建立在看清问题的基础之上。在此,我补充一些心理结构方面的视角,希望能够有所助益。其实问题是很清晰的:孩子跟亲情隔、跟现实隔、跟活力隔、跟希望隔,我们希望他不隔,希望他面对。因此原则是:孤独隔,联系不隔;恐惧隔,安全不隔;冷漠隔,爱是不隔。
其一,联系。真实的联系与虚拟世界的迷梦是水火不容的。现实中多一份联系,网游就少一分魅力。如果生活单调孤独,那谁都会不堪忍受。富得只有好成绩与穷得只剩白日梦同样偏激。从孩子长远发展来看,健全的心理将愈加重于那一纸文凭,而健全的心理来自于健全的关系。亲子同乐、朋友欢聚……人与人之间的情意能给网瘾者最大的助力。同时联系不仅指亲情或者友情,登一次山、打一场球、养一棵花都会增加孩子面对真相的力量,甚至聚精会神去注意一个物体,也能带来现实感。也许很细节,很烦琐,但这千万条联系的合力就是一条保险钢索,一个具有稳定现实感的人是不会沉迷于网游的。
其二,安全。如果孩子恐惧回家、害怕上学,他又怎愿在现实中生活呢?学校和教师未必能够做出本质上的改变,但“家”一定要给孩子安全感。不再将痛苦与恐惧施加到孩子心上,即使自己有许多压力甚至绝望,也要隐忍。“不给”什么是很重要的。并且,不要高高在上地赐予“原谅”,而要采取一种完全接纳的态度——“你是我亲爱的孩子,我无条件地接受你”。接受、肯定、赏识,都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那份纯然的安全。在没有恐惧的地方,才会出现真正的交流。孩子只有感到安全,才敢敞开心扉回归真实。让孩子回来,就要给他一个家,让孩子回家,就要给他一条回家的路走。
其三,爱。最核心,最根本。如何让爱重新在血缘间顺畅地流动,是需要父母认真思考,用心感受的。这种血缘之爱,是超越技巧的。
最棘手的,“家”是缺乏爱的,是不和谐的。严重失谐自不必说,即使只是严父严至无情,慈母慈至溺爱,孩子因抗拒父亲导致男性力量缺失,也会易独处,易恐惧,易网瘾。如此,就必须促使这个家庭进行结构性变革,真正需要改变的,竟是父母。当然,父母这样做需要很大的觉悟,很大的克制,但如果成年人都无法自制,又怎能苛求孩子。
孩子若成为独自挣扎的个体,稍有风浪,便会溺水。我们呼唤联系、安全与爱,我们企盼和谐的家庭,因为唯有它们才是救生的船。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