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于俊卿

14年前 [08-31 01:01 周二]

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文/于俊卿

    不论做任何事情,我们常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其实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说它简单,它简单到许多家长一点教育的迹象都没有,好像根本不用教育,孩子就很优秀,说它复杂,它可能复杂到我们几乎无法完全认识的程度。不知道大家是否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凡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你若问家长是怎么教育的,家长几乎都会说没怎么教育。而凡是有问题的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感觉比什么人都用心用力,几乎用了百分之百的力气,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孩子仍然会有问题。也就是说凡是家长努力的程度超过孩子努力的程度,孩子几乎都会有问题。
    前几天在火车上遇到了两个小孩,非常明显的对比,一个男孩10份满两周岁,吃饭、睡觉说话都很好,妈妈几乎不用管,在车上谁都跟;还有一个3岁多的女孩,爸爸妈妈特别用心的照顾,吃饭都是爸爸喂,中午也不睡觉,在跟妈妈的交流中证实了我的推测,妈妈今年38岁,剖腹产。因为年龄偏大,所以对孩子有些溺爱,通过交流感到孩子确实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但是面对孩子目前出现的这些不良习惯,妈妈无可奈何,每天的生活都是妈妈跟着孩子,每天下午两点睡觉,一睡就是一下午,吃的用的都随孩子,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如果妈妈动手打了她,必须要爸爸打了妈妈再能不哭,让这个妈妈很无奈。
    我们人人都会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对于人性的善恶,各家说法不一。(老子:性无善无恶;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我们今天不讨论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因为我们谈的是家庭教育,所以我们关注后面的“性相近,习相远。”不管人性是否是善的还是恶的,但是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否认先天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更强调了后天习得的东西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教养方式,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就会不一样,导致将来的命运也会不同。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说“习惯决定命运”,不论是性格也好,习惯也好,这些都不是一生下来就带有的,都是后天习得的。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我们下一代将来的命运。
    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最初来学习时有的也是带着问题来学习,也是希望尽快拿到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反思后,知道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因为最初我们想要的那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真正的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整体家庭教育的素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我给大家讲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扁鹊的故事。当时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一次,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回答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感到很诧异。就说:“那你大哥为什么不如你有名气呢?”扁鹊就解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铲除病因;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防止病入膏肓;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不得不做一些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虽然,我能够挽救人的生命,但是我大哥却能不让人生病。由此可见,铲除病因于病情发作之前,防患于未然是最高明的选择。
    疾病重在防患于未然,家庭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这个故事正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三种境界,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第二个境界便是对孩子的了解,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第三个境界便是家庭教育中实施的教育方法。我们学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便是提高我们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然后对孩子进行了解,实施好的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就看你能不能读懂这本书。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实施教育,首先就是要了解孩子,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实施教育。下面我依据孩子的年龄,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
    一、了解婴儿情绪反应的含义
    哭,是婴儿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研究表明,所有婴儿的啼哭规律都是相同的。有的研究者历经四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中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婴儿啼哭的原因有五种:饥饿、瞌睡、身体不舒服、心理不适应、感到无聊。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哭分为三类:最初的哭声多属于生理反射性的哭,是一种本能;进而有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发的应答性的哭,他告诉你,他不舒服;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他觉得无聊,需要人陪他。这后一种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孩子最先的几声哭泣,是请求,如果你置之不理,他立刻就会变成命令。他们的啼哭,以恳求别人的帮助而开始,以命令别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告终。”并举例说:当一个小孩使劲一声不响地伸手的时候,因为他不能够估计他同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所以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可是,当他一边又哭又闹,一边又在伸手的时候,那便不是距离被他弄错,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那里去,或者命令你把东西拿给他。
    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通常都是不加思索的就把东西拿给孩子,不去辨别这两种情况的含义,或者说即使知道他是第二种情况的,为了不让他哭,也赶紧拿给孩子,避免他继续哭。而卢梭说:在前一种情况下,你一步一步慢慢地将他抱到他所要的东西那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仅假装没有听见,并且,他越哭,你就越不理他,必须趁早让他养成这样一种习惯。那就是:不命令人,因为他不是谁的主人;也不命令东西,因为他的命令东西是听不到的。
    所以,当一个孩子希望得到她所看到的和别人准备拿给他的东西时,最好还是将他抱到他想得到的东西那里,而不是把东西直接拿过来给他。让他从小就养成不能命令别人为他做事情,也不能以哭为手段而达到目的,必须知道,任何事情要靠自己亲自动手。
    二、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需求
    在我刚刚学习时,顾老师的一段话我深有感触,对我启发很大。他说:“家庭教育的问题主要源于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没有跟上。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着高达50—80%的错误用语、错误观念、错误方法、错误动作、错误心态、错误眼神监督着孩子‘成长’。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一个原本很好的孩子,也会被错误的‘教育’‘引导’成为一个问题孩子。”大家可能会被如此高的错误比例和接连的几个“错误”持怀疑态度,以为在否定你做父母的能力。但是这段话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问题孩子”是由我们家长无意中人为造成的。
    案例教学55讲:寻找不良行为问题动机这一讲中,案例《习惯偷笔的孩子》:一个家庭条件很好、长相漂亮、性情乖巧、人见人爱的小姑娘,有一个毛病,爱拿别人的东西。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笔,实际她自己也有,每个学生都会有笔。看到别人有她喜欢的笔,她就控制不住的占为己有,她妈妈也拿她没办法,因为她并不缺。后来就看去心理老师,通过老师和孩子沟通了解到,孩子只是喜欢那种粗一点的、手摸起来感觉滑滑的笔。孩子这种行为,根源正是因为幼年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的。是什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呢?我们可以从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期以及蒙台梭利的敏感期来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都知道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我们今天不是解读这些理论。我们只说一下这个阶段婴幼儿一些代表性的特点。
    0—2岁的孩子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把0—1岁左右定为孩子心理发展的“口欲期”,也正是蒙台梭利所说的口和手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快乐来源就是口唇和手指,他们用嘴认识和探索世界,喜欢吃手,咬东西,都有“吃手”的毛病,“吃手”就是孩子的正常需要。我们想一下这时候当孩子“吃手”的时候,作为家长是否强行把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而且不断重复地纠正孩子“吃手”的“毛病”?家长不断重复的强行纠正孩子这一“毛病”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压抑了孩子正常的需求,而且还为以后孩子的心理健康,埋下了后患。
    当这一现象显现出来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对孩子做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析,就不知道是孩子在在这个阶段被父母强行纠正“吃手”带来的隐患。很容易被误判为品行问题,这一案例不就是因为家长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方法和错误的动作而导致的吗?


    思考:一个10个月左右的孩子,无意中拿到一个不该玩的东西(比如一个玻璃杯,或者是一把剪刀),我们做家长知道这个东西不能玩儿,你会怎么做呢?
    拿走、藏起来,拿一东西替代。并且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没有了,孩子可能会哭,但是也许很快就忘了。
    根据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9—12月的孩子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也就是当某一个客体从孩子视野中消失时,孩子知道这个东西并不是不存在了。只是他看不到而已。但是他会用眼睛去找,他的思维水平就限于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但是如果你告诉他“没有了”,或许就等于对他“说谎”,是否会对他将来的成长有影响呢?
    2—3岁建立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也就是他能够用语言或者其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这时候的孩子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告状,和同伴间也容易产生一些纠纷。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概念。如果是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摩擦或纠纷,作为父母还能予以耐心的解释。但是如果孩子自己出现的状况,比如自己摔倒、让石头绊倒、碰到桌子,或者磕到门上等。家长就会把责任怪罪或迁怒于这些物体上,甚至让孩子自己对这些相关却无责任的物体进行“惩罚”。家长更多的时候容易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哄孩子”,目的是尽快止住孩子的哭声,为了给孩子“报仇”。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泛灵论。也就是说,孩子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在孩子的心里不论是石头、桌子和门对他而言,都是有生命的,和对其他小朋友是一样的,否则他不会总是在“自言自语”或者和“玩具”说话现象。
    家长这些无意识的行为不仅为孩子建立了错误的概念,而且从小就教给孩子,推脱责任,凡事不从自身找原因,将来长到了遇事也会怨天尤人,责怪别人。缺少责任心,凡事外归因的一个人。相反,如果你了解了孩子这些心理特点,在他出现上述情景时,小心对待孩子心目中这些“生命体”。你告诉他,摔倒、碰头等是因为自己走路不小心,没有注意观察,是由于自己的粗心和不注意导致的摔跤,以后注意小心看路,或者让他重新走一遍,结果就会不一样。长大后他就会是一个有责任心,凡事都会从自身找原因,遇到问题就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自己解决,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怪罪别人。

    三、了解孩子个体发展的差异
    案例:一位前来求助的妈妈,说儿子还不到4岁就管不了了,这个孩子很少说话,且有些口吃,最明显的是具有“破坏性”行为,损坏自己的玩具。在幼儿园也不断的搞破坏,老师整天告状,妈妈说他也不听,而且专门和妈妈作对,凡事都要自己动手,不让妈妈帮忙。但是,孩子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喜欢听音乐、画画。
    从这案例中看出三个问题:一是这个孩子正处在第一反抗期;二是这个孩子语言比同龄的孩子发展迟缓;三是具有明显的左利手倾向。
    三四岁的孩子正处在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对父母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比如凡事要自己动手)否则将影响成人后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迟缓和“破坏性”行为是有相关性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相关性得出第三个结论左利手倾向。问及妈妈证实了这个判断。“左利手”在日常生活中,叫“左撇子”。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左利手”,就是不论做什么事情,习惯用左手。可是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有左撇子迹象时,却强行纠正,甚至不惜采取恐吓、打骂等手段。岂知这样做不但不能纠正孩子的“左利”习惯,反而使孩子精神紧张而失去笑容。
    由于人左右脑功能的不对称性,一般人都有优势脑半球。对于右利手的人而言,左脑为优势脑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以及和言语相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这些活动左半球脑占优势;右脑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左利手的人和右利手的人正好相反。如果强迫左利突然改为右利,会使已经建立的优势半球脑从右侧改为左侧,造成原有的大脑两半球功能的紊乱。而3岁左右正是处于学习语言的阶段,强行纠正左利手会出现口吃、说话不清、发音不准等语言问题,还会引起动作失调、语言障碍、记忆减退、情绪反常等一系列问题,足以使孩子丧失愉快的童年。所以,我们在了解了孩子个体差异的特点后,就应该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况且,世界上10%的人是左利手,一些成功人士中,左利手的人并不少见,像爱因斯坦、克林顿等都是左利手,还有我国乒乓球教练蔡振华、王楠等也是左利手;还有大家都是知道的赵本山。
    四、了解孩子敏感期的特点
    敏感期就是儿童在0—6岁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每个阶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例如:妈妈给2岁孩子买了一个大蛋糕,妈妈说:你吃不完这么多,掰开先吃一半,于是掰下一半,孩子立即大哭大闹,非得要一整个不可;或者有的时候孩子拿着吃的出门,看见对门小朋友,妈妈自作主张的掰一半与小朋友分享,孩子都会大哭大闹,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孩子太自私,必须要管教,要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其实不然,这是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到来了,妈妈把蛋糕掰开了就是破坏了蛋糕的完整性。
    再比如:三四岁的孩子,喜欢刻板、程式化的行为,象每天晚上要求妈妈给讲相同的故事,或者不变的行走路线等,如果大人无意间给改变了,孩子就会哭闹不止,或许你会觉得孩子执拗、任性,非要和他较劲去强行矫正这些行为,那我们就错了,因为这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了。
    关于孩子敏感期的话题,我们可以到我们网站上搜索孙瑞雪的解读孩子的敏感期,会有很详细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多关注这个问题。
    只要我们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敏感期,并且在儿童每个敏感期中都能正确引导,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孩子一定能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并且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否则在儿童成长中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了解孩子每个时期的敏感期非常重要,只有我们了解了,才知道如何去引导孩子的发展,不至于武断粗暴的批评,制止孩子的正常行为。

 

    所以只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进行正缺的引导,孩子定能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一定会很优秀。前面这几个方面都是12岁以前要了解,不论是皮亚杰、弗洛伊德还是艾里克森,还是蒙台梭利的敏感期,尽管划分阶段有一些不同,但是我做过比较,各年龄的心理特点都是相吻合的,敏感期更详细一些。

    五、了解孩子关键期的特点
    人生要经历两次“断乳期”。第一次是生理上的断乳期,大约在孩子1岁左右时,妈妈就要给孩子断奶,其目的是为了更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因为仅靠妈妈的奶水已经不能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营养的需求了。于是,忍痛、决然地给孩子断奶。这期间的过程是很痛苦的,这个痛苦来源于身心,抛开身体上的痛苦不说,就说心理上的,一方面是千方百计的要摆脱孩子,希望孩子“独立”,能够离开妈妈;而另一方面孩子呼唤妈妈的声音,让人又心疼又舍不得。也正是因为如此,一般这时候孩子断奶,都是让别人带着,母亲很难狠下心来亲自给孩子断奶,做妈妈的都有这个体会!
    第二次是心理上的断乳期,也是第二反抗期,也就是青春期,他还是皮亚杰认知理论说的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这个时候是孩子自我意识飞跃发展的时期,这时候她追求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独立。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的人格出现。
    案例:一位家长诉说,自从儿子上了初中越来越与父母无法交流,父母精心为他挑选的生日礼物,他不屑一顾,不仅说难看,还说父母眼光差,没有品位;父母为了缓解他的学习压力,想给他一个惊喜,利用假期带他出去旅游,他不但不领情,反而还责怪父母不尊重他,随便安排他的自由时间,硬是不顾及订好的随团票,要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然后在家清静一下;什么事情都和父母对着干,理发洗澡再也不和家长一起去了,甚至于“代沟”挂到嘴上。家长搞不清楚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在座的家长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是否也责怪过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没良心”?这正是孩子步入心理断乳期的表现。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青春期心理断乳和婴儿期生理断乳,除了上面说的不同之外,(就是前期是妈妈非要孩子独立,后期是孩子非要独立)但是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断乳后需要“代乳品”。婴儿断乳后,需要的粮食,要自己吃饭。而心理断乳后,同学间的友谊就成了这一时期的“代乳品”,他们非常注重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尊重。为此,他们要力争要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这就是孩子为什么宁肯参加同学聚会而不跟父母出去旅游的原因;由于独立感和成熟感的出现,使孩子不愿意再象从前那样依赖于父母,甚至迫切的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所以他们宁肯一个人在家,也不愿意跟父母出去旅游。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这时候的心理特征,还像对一个小孩子那样对他不肯放手。当孩子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时,就会引起反抗,要是再加上父母的唠叨、数落,就容易造成亲子关系难以沟通,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如早恋、网瘾、离家出走等。这都是我们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所致。
    所以,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除了要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养外,还要多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个体差异等。让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