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改纲要解读:高校招生将添两道门槛

14年前 [03-03 17:02 周三]
教改纲要解读:高校招生将添两道门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2日 18:49   北京晚报

  在今天上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三位参与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专家,对纲要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这些专家包括: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纲要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战略专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纲要继续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李军也就当前高等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未来10年年年扩招

  规划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至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

  从规模增长看,我国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比如2009年比上年增加仅2.48%,所以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

  我国今后主要劳动人口的存量当中,特别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存量将会达到2亿人,相当于世界第五大人力资源存量。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如能跃升到20%以上,则意味着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将达到全球范围内前1/3的水平。

  录取增加两项依据

  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分类考试”即不同类型的高校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本科实行全国统考。高职高专各省组织考试。高水平大学可另外加试,鼓励实行联考。考试时有的科目可以一年多次考试,给考生更多机会。

  所谓综合评价,指除了统一高考,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两项也是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评价的依据。条件成熟后,这两项将逐步成为高校选拔学生的依据。多元录取即录取基本原则是择优录取,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考虑录取,此外可以高校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突破现有评价机制的局限,有多种途径进入大学。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对新增加的两项依据作出解释。他表示,现有的文理分科的高考今后将逐渐淡化其唯一性,文理分科的形式也将逐渐改变。为表示改革的决心,张主任向记者们承诺“如果2020年高考仍然是现在这种文理分科的形式,我请你们吃饭。”

  据介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现有的会考不同,不是“考一门、扔一门”的考试,而是对某一学科进行综合的测试。考试内容可以从国家标准题库中抽取,也可以由社会考试机构来组织。总的宗旨是政府主导、多种形式进行考试设计。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各专业需要自主选拔录取。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可能是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校招生多元录取

  高考改革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介绍说,现行的高考制度在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起了重要历史作用,但现在看来,原有的高考制度是在高考精英阶段的考试,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高考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进步产生变化。

  原有的高考制度优点是统一考试、统一招生,保证全国一致的标准,保证公平。但弊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教育有不同类型的院校,用一种考试选拔不同学生就不再适应现有情况。在原有招生办法中,体现公平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分数能体现学生发展水平,但不应该是唯一标准。这会引导学生只重视考试分数,不重视全面发展。所以高考改革方向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高招五种录取模式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表示:高考制度要坚持,这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但同时高考要改革,千校一张卷子的方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考改革必须积极稳妥渐进式进行,因为高考紧密联系基础教育。

  规划纲要提出了高校的五种录取形式,择优录取是基本形式,另四种目前也有试点。自主录取,目前全国80所高校都有自主招生。推荐录取本质上是目前自主招生中的一种形式,可以学生自荐、学校推荐,校长推荐。定向录取,是针对人才短缺的领域,对这些艰苦的、人才缺乏的行业给予优惠。破格录取,是学校经过特殊程序录取一些特殊学生。

  这种多元录取的模式要建立在政策保障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是诚信制度的建立和招生法规的完善,所以需要通过试点,完善法规,建立诚信制度。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记者:李莉)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