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爱的温柔“陷阱”
——一个高学历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辅导
闵行区花园学校 庄红梅
一、事件起因
晨会课后,我刚走进办公室,英语老师就把一本家庭联系本放在我的面前,气呼呼地说:“瞧瞧,你们班的小Z每天作业不肯做,昨天我给他妈妈留言,希望她能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他妈妈倒好,今天回话,说孩子有自己选择做不做作业的权利,要让他自由地发展,不能强按着牛头让他吃草。这真是不可理喻。”我接过本子一看,联系本上洋洋洒洒地写满了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不满,觉得自己的孩子来到学校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来的。
我刚
我承认,小Z母亲的话语中不免有些道理,但是,她的认识也不免有些偏颇,更何况,她把对老师的不满直接写在孩子的本子上,让孩子可以读到她的意思,这不是可行之策。我决定,走进这个家庭,与他们进行沟通,让孩子拥有科学的家庭教育。
二、了解个案背景
(一)家庭背景
1、家长基本情况:他的父亲是一所大学的教师,由于工作单位在远郊,离家很远,所以父亲很少回家,长期住在单位里,平时很少和孩子接触。母亲是一公司白领,工作也很忙,每天九点左右回家。照顾孩子日常起居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外公外婆的身上。
2、家庭教育情况:小Z母亲今天所取得的一点成就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她小时候是过着很艰苦的生活长大的,如今能够提供孩子优越生活条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她认为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她崇尚西方式教育,对孩子无一定的要求和约束,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发展。她认为,孩子要有个性,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式,任其发展。同时,她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无论在思想上、行为上都是非常不错的,是一个值得让她骄傲的孩子。而父亲和外公外婆都觉得孩子还是要有一定的规矩,要有责任心,学习上要抓紧,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教育思想不统一,缺少交集点,常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外公外婆对小Z母亲的不满。
(二)孩子情况
小Z,从转入我校起就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几乎每一节课下课后,小朋友们都要来向我报告,耳边听到频率最高的就是他的名字。即使上课时,也会故意将同桌推推搡搡。一节课听不到多少内容,几乎每天放学后都会因为课堂上所学内容没有掌握而留下来。不
他的小脑袋聪明,就是不爱学习,但他喜欢看课外书,积累了许多课外知识。他好表现自己,是一个极有个性的、自尊心极强的孩子。由于母亲一直向他灌输他是个优秀的孩子,因此,他便产生了“谁都不如我”的优越感,对别人的批评,总是听不进去,对于别人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他总是不屑一顾。他对母亲非常崇拜,母亲在他心目中很有威信,所以,他总是说:“我妈妈说……”
他看到爸爸时会显得很老实,每次听到“要和你爸爸联系一下”时,他会流露出害怕的神情。每次小Z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有改变时,一定是他刚从爸爸那里过来。
三、查找家庭教育的不足
1、母亲的教育理念超前,但尺度把握有偏差。
作为知识分子的小Z母亲因为知识层次较高,教育思想较为主观,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易给孩子当老师,造成母亲和教师角色的错位,容易按自己想象的固定模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不易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她认为只要客观环境到位,人的塑造就可实现。面对孩子在行为习惯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她未能引起重视,始终觉得孩子还小,大了自会懂,从而导致孩子许多坏习惯的养成。她还觉得,其他家长的教育理念都不对,只有像她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人才。
2、家庭教育方式、目标的矛盾。
教育方式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倾向,使孩子呈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爸爸妈妈对小Z的管教方式差异过于悬殊,造成他在情感上对父母的偏爱不均。父母在教育目标上没有达成共识,孩子就“趁虚而入”。爸爸一对小Z有所约束,他就能在妈妈那里得到庇护。
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因此外公外婆与小Z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他们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虽然向孩子倾注了更多的关爱,但孩子厌烦他们的唠叨。
由于他们每天到学校接送小Z,听到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后,就会把情况反馈给小Z的母亲,她听了就会责怪其父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小Z对这一切时看在眼里的,长此以往,就造成对外公外婆,甚至对周围人产生对立情绪。
四、个案指导
给父母一张贴心药方:
策略一:与其父母亲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小Z同学的母亲一直觉得老师对她的孩子有偏见,因此心中存在着芥蒂。另外,在大家的眼中,他们都是成功人士,所以不可能承认他们的教育有问题,让他们对以往的教育有较大幅度的改进,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为了更好地达到家校的合力作用,我决定采取迂回的方法。学校开展迎新活动,要邀请家长来校,于是,我主动与她联系,让她来校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我和她进行了家常式的闲聊,肯定了她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学期开始,我就到他家进行家访,并时刻提醒自己:要以真心换真心,以诚意感动家长。 我们经常对孩子前一段时间来的学习、表现等做交流,还跟她聊家常的,谈生活,谈家庭。
我适时地提出:对孩子采取自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这个想法基本是对的,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双轨道,既要自由快乐,又要遵守规则,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是灾难。
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的观念也要一致,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结果就谁的都不听。父母如果在教育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或者对学校教育有看法,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暂且容忍,找机会沟通。父亲对孩子尽量不以家长的身份来压服,而是让他说出自己的要求或安排,不合理的地方给指出并充分说明理由,让他接受并改正。这种开放式的家庭教育不是家长对子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把家庭教育搞活,力求积极、能动、和谐。
策略二:指导家长用“智慧”评价孩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更应该要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分寸,让他健康地成长。及时对孩子良好的行为给予称赞是重要的,但表扬过度,孩子便会在表扬声中变得骄横、自大、脆弱。表扬不完全等同于爱,家长更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策略三: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孩子的判断能力还是非常有限,他们这个年龄需要别人的正确指引,因此,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该教给她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让他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当孩子犯错时,除了循循善诱,父母不应含糊其词,而应该明确告诉孩子,他们对孩子的哪些行为很不满,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心,让孩子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严重程度,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判断,做正确的事。让孩子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家长,要教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把责任与爱心,把曾经得到的源自于他人的关爱、帮助回赠给身边的人,回赠给帮助过自己的人。让孩子明白: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不断地积累和充实自己,这是责任;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这是责任;走出家门,无意中犯了错误,勇敢地承认错误并积极地补救,这也是责任……
给孩子一份心灵鸡汤:
策略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他正确对待与同学关系。
作为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我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于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我绝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我利用一切机会跟他接近,谈话时改变自己比较习惯的严肃表情。在我与他的交谈中,我以倾听的方法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教他如何去和别人交往,
策略二: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交换帮辅意见,加强对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的指导。
班主任与每一位科任老师都形成合力,才会取得1+1>2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问题,科任教师不及时和班主任通气,这样藏着掖着,或许当造成更大的恶果时,班主任竟不知道。等到水落石出以后,再解决就有了更大的难度。因此,我总是主动地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他的点滴小事都一一掌握。同时,我们做好协调,对他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大家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补台,相互通气,加强联系,使孩子的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策略三:发挥孩子的特长,学会自我分析。
兴趣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想办法重新激发起小Z身上的自信心,使他从颓废中走出,培养他积极向上的精神。他喜欢电脑,因此我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岗位——资料搜集员,让他感受到老师关注着他的一切,也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为大家出一份力。
五、个案指导成果
(一)孩子方面
一学期后,我欣喜地发现,他进步十分明显,那个飞扬跋扈的他不见了。虽然有时候还是管不住自己,也还会犯一些小过错,但再也不在课堂上捣乱
(二)家长方面
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并且从自身查找造成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让他自由发展。父母之间也形成了和谐的教育方式,两条线开始产生交集。他们还订阅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育儿素质。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不是样样予以满足,而是采纳老师的建议,根据孩子的行为适当进行奖励和惩罚。
六、结论与反思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航标。儿童问题的产生的背后往往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对孩子的帮助应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通过对家长进行家庭指导教育,优化他们的家庭功能,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质量,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平气和地接受孩子的一切缺点,以此为出发点,然后慢慢加以引导,这才是教育。家长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正确认识孩子,要学会坚持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对于比较自负、固执、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我们应该以宽广的心胸来对待,应创设与其他儿童平等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要始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方式进行。
为了共同的目标,学校、家庭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