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状态空间方格(State space grid)。 Lewis等(1999)发展了状态空间方格这种绘图方法,使用观察数据并且量化这些数据。在实时维度,人际行为轨迹被绘制在方格中,代表了所有可能的行为联系。父母的编码的行为在X轴上,儿童的行为在Y轴上。方格中的每点代表了两事件的顺序。他们研究了婴儿的社会隋绪发展,从悲伤强度和注意母亲两个变量建构状态空间方格,假设吸引子被方格单元识别。吸引子和状态空间特点被操作和验证,研究揭示了行为组织中的发展变化和个体的持续性。
Granic等(2002)的研究旨在区分亲子互动在“单纯”的儿童内在和外在的问题的客观化。他们研究了长期的人际模式。研究使用两个维度定义可能的系统状态。其中之一是父母的情绪质量,另外一个是儿童的情绪质量。两个维度分成四类,分别是:敌意、消极、中立和积极,产生了可能的16种状态。状态空间聚焦多重稳定的现象(即几个吸引子同时存在)。状态空间方格依赖于人际的行为而非独立个体行为。为了描述状态空间方格,Granic等(2002)还应用了控制,建立在“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为组织背景中小的变化的反应”中,称为“动摇”。动摇包括敲门这种小动作,即父母和儿童解决冲突时的信号。对动摇的反应提供了关于系统和稳定性结构的信息。
(三)短期和长期转换与两个维度的关系
状态空间模式还能运用于发展维度的研究。使用状态空间模式例如卡诺图地图或者状态空间方格特别适合关于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的研究。 Granic等(2003)研究了青少年和父母在解决问题情景中短期和长期变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观察了青少年和父母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对此进行实时的编码。编码分为四类:敌意的、消极的、中立和积极的。使用状态方格建立实时人际行为的发展轨迹。此后在8年中进行了5次观察记录。在发展的维度上,研究期望儿童在13~14岁时,家庭互动的结构化变量增长。传统的解释为“青春期开始”,但
是这种变量不能称为原因变量或者部分动力原因。当问题解决实时互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变量时,阶段转换就会发生。这种期望被证实,通过增加状态的数量导致更高水平的状态转换。研究通过结合短期时间维度的互动过程和长期时间维度的发展特性,展示了青少年重要的发展顺序。
四、结语
自组织对模式、变化和新颖性进行了解释。建立在自组织原则基础上的一般理论框架联结了传统理论的局限并且结合了在单一图式中发展的多个方面。这种图式解释了过程内在的创新、随着时间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在发展系统中的新颖的突现、允许结构前进和个体多样性的转换点、自我纠正稳定性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敏感性。
本文试图勾画出亲子关系的发展,重复的实时互动产生有限的、匹配的认知情感结构,即人际状态空间吸引子,人际成员的实时反馈可以看成人际结构突现机制的基础。在发展维度上,人际吸引子是过去自组织的产物,渐渐减少了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运用自组织观点研究特殊亲子关系的发展轨迹以预期亲子关系的稳定性以及矫正不良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自组织研究包括对短期过程和长期过程的研究,特别关注波动的意义以及它与阶段转换和变化的关系。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杂志200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