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庭先进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
文/朱建红 金建芳 周曙亮 朱伟锋 李佳音 杨桂华 瞿新忠 王玉才(上海市闵行区浦江三中)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智慧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家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为主体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复合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其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制约,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家庭先进文化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推进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要求之一,因此,要自觉从民族、国家、社会以及人的发展本质来理解家庭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并要积极开展家庭先进文化建设。
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之一。因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从闵行区目前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相互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浦江三中所处浦江镇,由于地处农村地区,其家庭文化普遍呈现较为落后的现状。虽然学校在“十五”期间家庭教育指导取得了点滴成果,但当面临着“十一五”家庭教育规划目标要求、社会进步发展对家庭文化要求和社校融合互动的时代要求,尤其是党的十七大精神中有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当前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也阻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整体发展的紧迫使命。
二、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通过家庭先进文化的组织引导、自主运行和自我发展途径,开展对家庭先进文化创新运行方式、成果共享运行模式和应用反馈有效机制的研究,从而完善运行管理、责任、服务、自律机制,营造运行机制形成与发挥作用的良好外部环境,并让绝大部分的学生家庭进入运行范围,以家庭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教育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概念界定
“家庭先进文化”是具有鲜明时代性、浓郁民族性、广泛群众性和吸纳百川开放性特征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是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的新文化。
“运行机制”是指导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创新性方式与过程,家庭先进文化建设成果的全员共享模式及在过程和共享中有关应用反馈的有效运行机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为主要研究方式,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本校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的了解,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倡导普及家庭先进文化建设运行方式并共享成果。
三、研究过程
(一)问题分析
浦江三中通过家庭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发现,学生家庭中许多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传统的家庭优秀文化继续被传承着,即便是生活及工作环境处于目前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多元冲击之下,许多家庭还是保持着良好健康的家庭教育现状。但是调查所呈现的数据还是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家庭先进文化的欠缺性,许多陈旧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文化还顽固地占据着家庭的巨大空间,成为家庭及孩子发展的阻碍因素。
从学校对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家长的家庭调查问卷中发现,有68.2%的家长认为要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事都要诚实,而23%的家长却认为对自己父母等要诚实,而对老师、同学及其他人则不能全说真话,因为家丑不可外扬或对别人不要相信,4%的家长认为当前的孩子就该圆滑一些,否则到哪儿都要吃亏;有64.9%的家长都认为如果孩子拾到巨款会教育孩子主动交还失主或交公,2.7%的家长认为在当前年代拾到钱又不犯罪,可能不交还失主,其它的认为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58.8%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思想道德与家庭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家长的品德行为和教育方式、家庭规则、家长的道德观、家庭的价值观等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也有2.2%的家长却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到了孩子懂事时自然就明白了;有51%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做人与学习同等重要,28%的家长认为孩子首先应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其他21%的则认为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剧烈,学习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否则将有何资本在社会立足;有64%的家长认为赚钱要光明磊落,再穷也不能志短做不道德的事,有16%的家长认为在当前社会,只要能够挣钱,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做什么都可以,不需要讲什么道德问题,有1.6%认为逼急了可能就无所顾忌了,其他的则认为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为了钱可能会发生不道德甚至轻微违法的情况;有28%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为孩子不听话等原因打过孩子;80%的家庭在教育过程中无家庭教育规则,认为孩子只要不出事就行。
以上数据让我们看到家庭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价值观多元化引起家庭道德文化失范
多元文化结构、多元利益群体、多元价值取向使人们的道德追求多极化。而当前各种利益行为的冲突缺乏社会道德的调解,道德资源的亏空使社会诚信度削弱、家庭伦理天平失衡。社会家庭不道德的利益行为缺乏道德机制的约束与法律制度的制约,因此,在社会范围和家庭范围内存在着道德失范、道德茫然等社会性难题,这些道德问题直接对家庭、对学生产生负面作用。
2、家庭责任感淡化影响孩子品质培养
许多家长认为,对孩子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他们作为家长的职责,而教育始终应该是学校的主要义务,自身的家庭教育责任感淡化,即便孩子出现思想品德上的问题也会通过老师进行教育。家庭教育的放任使孩子的道德品质仅通过学校教育而产生事倍功半、甚至由于社会影响而产生无效教育。同时,因忽视家庭教育的功能,有的家长在自己的行为意识上也会出现不道德行为,由此言传身教而使家庭文化驻步不前处于落后状态,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3、家长文化素养偏低造成教育方式欠科学
由于学校处于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调查发现,家长为初中文化水平的占72%,大专、本科学历的家长仅占7%,有 12.2%左右甚至为小学学历。家长大都是工厂企业的工人及个体人员,下岗及务农的人员多,生活相对艰难,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家长用于教育的投入少。由于本身的素养原因,家长对孩子因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品德问题无能为力,或因方法的不科学而出现无效教育。
造成以上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教育指导组织方式僵化。由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和运行方式缺乏创新性,固守着原有的操作模式,除了家长会、家长学校之外似乎已经没有了其它的方式,甚至在固定模式操作下其内容都一成不变:即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介绍、要求或表扬批评等,学校在组织方式上的单一性使家长觉得无趣无味又无耐,导致效果低下。
——运行与自我发展意识被动。在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家庭都存在着一种较为被动的状态。明显呈现在眼前的问题、缺点让学校、家长焦虑,但在主动发展的意识上却较为薄弱。如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品德、行为习惯等诸多问题都清晰了然,但当具体目标行为要求放在面前,要去切实实施的时候又会退缩不前,被动地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将孩子的教育一手独揽。由于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管理职责义务的不明确等原因,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当问题任务明确时,也会被动地等着上级有关部门按部就班的布置落实。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因缺乏主动发展意识而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建设运行中浮躁心态作祟。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整体规划和长期实施,需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由于家长普遍的关注点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心态上常存在比较浮躁的现象,似乎除了孩子读书成绩外,一切都是虚的,给学校的指导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同时学校层面也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开头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出视线。
——学校服务和自律机制有缺陷。由于学校在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时循于以往的惯例,在机制上没有趋向于完善,或者确切的说是缺乏家庭文化建设的自律机制,使之不能呈现活力。
(二)运行原则
1、长效原则
完善运行机制,以长效机制建设为保障。学校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地,指导开展家庭先进文化的建设责无旁贷。而建立长效的家庭先进文化的运行机制,并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使家庭先进文化不断长足地发展提升,成为推进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和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2、分享原则
家庭先进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之一,先进的文化成果理应由社会共同分享,这也符合均衡发展、统筹兼顾的精神。因此,家庭先进文化成果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在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开展宣传和实践,并为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3、创新原则
在家庭先进文化的建设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机制、方式、过程等方面不断创新,充分体现出家庭先进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开放性。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创新、家庭文化内容需要鲜活、运行机制需要创新、分享方式需要创新,所有都要体现与时俱进性。
4、自主原则
主体自觉自动的主动性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行动原则。家庭先进文化建设在运行的过程中也要通过各种机制建设,使家庭和学校都体现出自主自动的人文积极性。
(三)家庭先进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具体实施内容
家庭先进文化建设在具体内容上包括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家庭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家庭先进文化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围绕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地补充、调整和完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使家庭先进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此外,教育科学建设更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都直接体现出了是否以人为本、是否以发展为本。所以说民族精神建设是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灵魂,思想道德建设是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教育科学建设是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载体。
因此,在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上,我们将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研究:(表)
民族精神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科学建设
方式创新
1、每月一次定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进课堂”家长开放日活动
2、每学期举行一次民俗文化古镇游等亲子游活动
3、每学期参加两次学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4、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以市“心域网”“中华家庭教育网”和“区教育信息网”等,结合学校民族精神教育实际,了解市、区、校层面的民族精神教育信息
1、每学期定期开展“家庭诚信故事”征集活动
2、每学期组建家长故事团,对学校师生中、家庭中、社会中的拾金不昧、风义勇为、诚实守信、良好公德、感动人物等好人好事进行搜集和汇编
3、每天定期收看新闻“文明365”专栏报道
4、每周利用信息平台,定期搜索社会上令人感动的有关“孝”“诚”方面的真实人事
5、每月学习一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普及读本》
1、订阅《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家庭教育时报》等家庭教育书刊报纸
2、开展“家长每月问答”活动
3、依托“中华家庭教育网”和“家校联动”平台、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载体学习了解、交流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4、主动参加每期的菜单式培训(一年四次)
5、开展《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杜绝八种不良家教形式》《杜绝十种家教禁语》等调查和宣传活动
6、每天与孩子交流半小时左右
7、每学年参加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
成果共享
1、每学期开展一次家校德育研讨交流活动,在开放中推进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2、以三级家委会为基础,教师和家委会在全体家长
中开展学校民族精神教育宣讲活动
3、以视频媒体为载体,共享市、区、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成果
1、开展“家庭诚信故事”征文评选交流活动
2、以家长故事团为主,在学校、社区开展家庭诚信故事、孝敬故事宣讲活动
3、每学期开展一次与妇联、社区学校的互动交流活动
1、每学期开展一次菜单式讲座活动的小结研讨活动,交流体会收获和感想
2、开设家校论坛交流活动
3、每学期举行一次《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活动
4、开展合格学习型家庭、优秀学习型家庭的评选、表彰和经验事迹交流活动
5、开设每两月一期的学校家庭教育校刊
6、发挥家庭教育志愿者作用,每月举行一次学校咨询和交流活动
应用反馈
?
积极定期参加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并开展“和谐家庭”评选活动
积极参加社区创新风、建和谐社会等活动中了解家庭的情况
1、建立家长学习档案,每学期整理一次并及时小结
2、与妇联和社区学校形成定期经常的反馈交流,了解学生及家庭在社区中的表现和成绩 (四)家庭先进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实施途径及效果
1.组织引导,在家庭先进文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学校大部分家庭在教育过程中都以传统的继承、朴素的自觉家庭文化建设教育子女,使家庭文化建设缺乏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或扬弃的选择性。因此,通过学校或社区等机构对学生家庭进行组织和引导,能够积极有效地推进家庭先进文化的建设,从而科学地提高家庭先进文化,并提高家庭教育成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亲子共勉方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家庭中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教育,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发展家庭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了主导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等相应内容的价值体系。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遵守基本道德操行的新人。我们开展家庭先进文化建设,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要努力做到承接与创新统一,道德建设首先应有时代性和现实性,但同时还要在扬弃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的美德,推进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八荣八耻”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思想文化、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为大面积地在家庭中普及“八荣八耻”教育,我们利用“亲子共勉——社会主义荣辱观应知践行460项对照手册”,通过每周一次的学习和问答交流方式,在学校700多个家庭中宣传、学习和普及,大面积提升了全校家长的家庭先进文化素养。
——以研讨体验方式,家校共建道德文化场。
首先,我们通过家委员会组织,充分开展研讨活动,引导家长参与讨论有关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原则、活动方案和要求等,在交流和相互启发中,达到自我教育,共同进步。
其次,我们组织家长通过参观体验孩子在课内外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等内容,让家长通过开放体验活动走进课堂,了解学校发展,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这有利于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同时也提高了家校融合的深度。学校以诚信文化为校园文化和家庭先进文化的内容之一,开展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引导。浓郁的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重点之一,让诚信文化发扬光大,是建设家庭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重要方面。在创建家庭诚信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诚信文化,使社会的文化高地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的区域内,让孩子受到作为教育主阵地——家庭的熏陶、感染和影响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在家庭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各种实施方案、主题活动、运行机制等都要从学生和其家庭的实际出发、与学校的有效资源整合,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浦江三中在该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紧紧地依托闵行区正在开展的“四个同行”(与诚同行、与美同行、与礼同行、与爱同行)的特色教育内容,使家庭文化也在“四个同行”中,与孩子的共同提高。在学校开展“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家庭学礼仪”“千万人帮千家”等活动中,每一个孩子的参与都会折射出一个家庭的一种价值取向、道德素养等情况。因此,在开展“四个同行”的活动过程中,我们挖掘其中的资源,让活动成为孩子成长的体验、成为家庭文化提升的历程。学校开展活动的对象都不会仅限于学生这个单一的对象,而是从家庭文化这个源头中去找寻方向。所以,每一次开展爱心义卖、礼仪培训等活动时,我们都会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等方式,请家长一起参与,与孩子一起提升。
——以个案研究方式,引导分类层次性指导。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家庭的构成方式和家庭的文化价值也形成差异较大的现状。如何在菜单式培训讲座、分类指导方式等基础上,能够更有效地做到一个不少,使家庭教育指导真正地达到全覆盖状态呢?
根据区现代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指导,我们每个班主任以个案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个别指导,在近一年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效果。在班主任的个案指导中,孩子在家有网瘾父母对之束手无策的案例比较多,对于这类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还是从直接指导家长入手,定期介入式指导。在归因相同性较大的前提下,教师会请部分家长聚在一起,探讨阶段性的情况、反思和相关对策,营造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如,在对一位有假期综合症的学生的个别指导中,班主任通过对家长家庭教育过程的了解和分析,发现归因还是在家长身上。原来两位家长平时工作忙,双休日孩子经常一个人百无聊赖的在家无所事事地闲逛睡觉,作业也往往到上学前一晚上才马虎完成,造成感觉上在家很闲散,上学太辛苦的错觉,因此每到周一开学就不愿上学,这样的情形从小学三年级始到初一。在参加菜单式培训和个别指导后,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苍白、单薄和忽视的严重后果,在教师指导下,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及对孩子双休日学习生活的家庭教育,一年后,这位学生不再畏惧周一和开学了。
——以实践引导方式,指导重视家规建设。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作为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对家长实践经验交流来引导和共勉,指导家长能结合社会公德和孩子发展要求,努力建设家庭规则,如不私拿别人的钱物、出门和放学要与家人打招呼、完成自己的家务内容等。这些规则不仅针对孩子的,而是要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同遵守,所以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要全家共同参与。
家规的制定,对于家庭成员都是一种要求和约束,所以孩子也能体验到民主的气氛和大人的感觉,对于他们提高自我要求有一定激励作用。
——以创建学习型家庭方式,打造家庭文化场。从现代观念来看,家长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每个家长都存在着“再社会化”的问题。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一起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将会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思想、感情、学识等方面的交流与互补。孩子的思想更加活跃,接受新事物更快,家长向孩子学习,可以调整自己的文化观念、知识结构,从而适应孩子生存环境发展,适应孩子文化行为的变化,给孩子树立终身学习榜样。创建学习型家庭是现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对我们的要求,只有创建学习型家庭,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21世纪社会的要求.只有创建学习型家庭,才能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家庭,家庭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学习型家庭是一种新的家庭教育观,也是一种新的家庭观和新的家庭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生活正在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学习正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读书、看报、上网、讨论交流、沟通分享、自我反思、实践感悟、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将成为家庭生活最有魅力的亮点。学习型家庭正成为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成为健康家庭的一种基本形态。
因此,我们通过合格学习型家庭和优秀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评选出一批校级的学习型家庭,以此来引导一种家庭先进文化的建设要求,使争创学习型家庭,打造学习型家庭文化场成为一种被共同认同的文化理念。我们通过家庭教育志愿者、家委会、学校等人员根据学校地处浦东地区家庭的现实情况,学校制定了“合格学习型家庭标准”和“优秀学习型家庭标准”,并形成了评比方案、评比制度,使家长在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过程中,带领孩子一起在先进文化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2.自主运行,提升家庭先进文化建设层次
——实施菜单式讲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菜单式讲座是源于其它学校的创造与实践,并有着良好的培训效果,类似于我们经常运用的分类指导方式,又有着创造性的不同。我们虽然在这项工作中起点不算早,但在有效实施中确实为推进先进的家庭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在学校和家长层面公开招聘了16位“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保证每个年级组的菜单式培训班讲座内容有三位以上专人负责,同时志愿者参加了区级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
其次,由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志愿者一起,根据学生家庭的现实情况制定好相应的不同培训主题,并进行培训讲座内容的备课活动。中华家庭教育网有大量可供选择和使用的资源,为家庭教育菜单式培训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再次,学校每学期分两次开出菜单,由家长进行自主选择,在集体培训时,根据自身的需求到不同的培训点进行培训学习。讲师团教师尽量地将家庭教育指导与学生现实情况整合起来,使理论与实际能够相协相统一,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作为家长学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制度建设上也要保证,包括培训、作业、统计和反馈等。
通过这种讲座培训方式,使家长的培训需求能够最大化满足,培训效果也能够最大化体现,并提升了家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当然,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开展菜单式培训之外,《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始终是我们家长学校的教材和《每周问答》活动的资源依托。因其具有针对性、切实性、时代性和有效指导性等,非常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率达95%以上。此外,根据《100个家庭安全教育常识指导》学习材料,为家长推荐《100个现代家庭教育指导》的学习内容,每周下发学习材料,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
——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开展家庭自主交流活动。虽然在我们农村地区家庭的电脑拥有量相对还不算普及,但信息技术交流的方式以其自主便利很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市实事工程之一的家校互动网络,为各种指导形式,特别是个别指导提供了平台件,学校还通过博客等与家长形成交流平台。因此,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都会以此为平台进行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交流。
——以自主活动小组为载体,鼓励学生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活或学习问题为议题,让作为自主活动小组校外辅导的家长轮流参与交流活动,并成为核心人物对孩子进行指导。
——深化“家家联动”活动,促进自主发展。以自主活动小组成员为单位,以就近为原则,以宽松氛围为基础,家长间定点定期开展活动,谈教子经验、解决教子难题,在联动中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经验,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无论是在学校组织引导下还是家庭自主运行状态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家庭先进文化的主动发展。
3.成果共享,提升家庭先进文化建设
家庭先进文化的建设,注重目标的实施与达成,重过程的参与和体验,也重成果的共享与发展。浦江三中在推进家庭先进文化建设中通过与学生家庭的融合互动,共同探索家庭先进文化成果的共享模式。
——建立家庭故事团。从2007年初建立了学校家庭故事团,主要对孩子和家长身上所发生的诚信文明孝敬等故事进行宣讲,形成积极的价值文化导向。使家长孩子都明确地清楚,道德品质的形成、家庭文化的铸就,都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此,我们形成了家庭故事团活动方案。
——建立家长学习沙龙会。定期开展家长学习沙龙活动,对于巩固和发展家庭先进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对成果的共享和发展。成立的诚信文化交流站就是在家长沙龙活动中由家长建议的。
——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制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核心机构,并在家长学校、家庭先进文化运行、学校开放重大决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个案成果共享会。个案成果共享会一般为一学期一到两次,主要为个案指导研究中有重大成果的对象(包括家长、学生和教师等)。一般为家长的经验介绍和心得体会为多,在家长之间的成果共享中成功者享受喜悦,期待希望。
4.成果应用有效反馈,及时调整家庭先进文化建设机制
对于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先进文化进家庭的活动和有关实践成果,在共享的同时,还要了解真正的有效性和接纳度。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反馈:
——每学期一次的定期问卷调查。对于菜单式培训讲座的主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选择,对于培训效果,每年也通过问卷形式来了解,以便对培训内容、培训者进行及时调整、调适。
——每年一次的建议意见征询。家长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效力量,学校发展的许多金点子都是由家长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我们每年都会向家长就家庭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征询意见建议,由此也更加推进了家庭文化建设。比如,我们的诚信雨具屋,家长在向学校提出诚信雨伞再多一些、雨披再大一些的同时,也会在家庭中教育子女做诚信之人,用好雨具及时归还等。
——每学期一次的测试、评比和反馈。家长学校的菜单式讲座内容以及其它的一些应知应会的文化内容,如“八荣八耻”的读本内容等我们会定期通过测试来评价学习情况。同时,通过开展合格学习型家庭和优秀学习型家庭的评比、好家长的评比来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评价。此外,通过面上的反馈、定向的反馈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反馈来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
——每年一次的社区信息反馈。每个家庭都是鲜活地存在于社区之中,家庭成员素养受到家庭文化层次高低的影响,家庭文化的先进与否通过家庭成员的言行外显地存在于社区之中。学校在办学过程注重学生在社区的品德表现,在开展家庭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也注重家庭在社区之中的显性表现。为此,学校每年都会与社区进行一次有关家庭的信息交流会,了解有些典型家庭的情况发展,以便在后阶段内更有针对性和切实有效地改善和推进。
总之,我们在课题实践和研究中,非常明确家庭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那就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无论体现其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还是开放性和群众性,都是在以人为本,以家庭为本为引领,以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幸福快乐的目标,以“十大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为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