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园联动分层指导的有效途径
文/雷国华 翁玉芬(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第二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些观点的提出,充分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如今许多幼儿园都十分注意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委会、开放家长参观日,让家长来园参观或与幼儿一起活动,利用家访或家园联系栏(簿)等形式相互交流情况等。然而,从总体上看,家园合作多留于形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有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很少配合课程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二是家园合作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也就很难产生有针对性的实际效果。
浦江二幼地处“一城九镇” 开发中的浦江镇,随着开发的需要和世博动迁户的入住,人口大量导入。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接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虽然,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由于家长文化层次不一,表现出对孩子的要求也不一。从目前情况来看,文化层次高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文化层次低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他们往往重视孩子在园是否吃饱,或者是否学到了老师所教知识性内容,对于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缺乏科学的认识。那么如何使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更全面的了解教育的新理念,更好的参与到我们幼儿园的活动中配合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取得家园共育的效果呢?我们试想根据家长的不同层次,分层指导,通过这种新的途径来真正地体现家校联动机制。
二、研究概述
我们设计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家园双向沟通问卷调查”的调查表,调查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沟通意向。建立家长与幼儿园联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根据家长的不同层次,分层指导,如:面对重智能轻品德的家长、重养不重教的家长、面对把责任推给老师的家长。并且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如:运用日常沟通和家访的形式为家长排忧解难、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在家长园地中为家长介绍好的育儿经验和方法、开办家长学校,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利用“家园七彩桥”家园报,为家长提供有效的育儿方法、建立家庭互助组、家长沙龙、让家长之间相互学习经验,共同提高育儿水平。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教师掌握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沟通、家访、家长学校等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能够用大多数幼儿家长可以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有效形式组织家长活动,为家长提供最直接和最实用的家庭教育策略。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平等、合作关系,家长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
三、研究实践过程
(一)了解不同文化层次家长的家庭教育特点
1、了解不同类型家长与教师联系希望采取的沟通方式和内容
不同性别、不同工作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状况的家长与教师联系的方式和内容相差很大。为具体了解不同类型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方式和内容,我们设计了《家园双向沟通问卷调查》,将常用的沟通方式和内容列于表内,发给小中班家长,请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也可采用表中没有的沟通方式)。
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方式(表)
沟通方式
人数
占百分比
1、口头沟通
112人
33%
2、幼儿成长档案
40人
12%
3、家访
39人
11%
4、家长开放日
80人
23%
5、家长园地
32人
9%
6、电话便条
41人
12%
家长与老师沟通注重的内容
生活习惯
138人
知识学习
110人
情感体验
55人
填写问卷的家长一共有303人。结果选择日常口头沟通的112人,幼儿成长档案的40人,老师家访的39人,家长开放日的80人,家长园地的32人,电话便条沟通的41人,在沟通内容上注重孩子的生活活动的有138人,注重孩子知识掌握的110人,注重孩子个性能力培养的有55人。
根据对家长的问卷调查,结合日常与家长接触时的观察,我们发现,与老师沟通选择不同方式的家长各自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如选择日常口头沟通的一般是些没有工作的爷爷奶奶或从事个体劳动的父母,他们在时间上比较宽裕,性格上比较开朗热情,与教师关系融洽、随意,有条件与教师经常交谈;而选择家园联系册的方式进行沟通的一般是些工作较忙、文化水平较高、性格比较内向又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的家长;大多数选择电话沟通的家长都没有时间亲自接送孩子或工作在外地,他们十分渴望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又苦于没有条件与教师接触;选择其它几种类型进行沟通的家长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沟通内容上,大多数家长首先选择了“生活习惯”,他们中有些人认为孩子年龄小,有良好的进餐、喝水、午睡习惯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还有些家长在家中包办代替过多,希望教师在生活中给予特殊照顾;选择注重知识学习的家长,他们非常关心孩子发展,但受一些应试教育及个人教育水平的影响,教育观念有些落后;注重个性、能力培养的家长,他们的教育思想先进、注重孩子长远发展。我们对家长进行了细致分析,找出共性和特性,研究了在各种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家长共同确定了主要沟通方式。这样沟通起来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家长来说,运用自己选择的沟通方法,主动性增强了许多。
2、了解不同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水平的差异
在小班入园初期,为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水平,我们设计了《家长育儿观念和水平的调查表》,对123个幼儿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八个能反映家长教育观念和水平的问题,每个题目有A、B两个答案供家长选择,结果如下:
家长育儿观念和水平的调查表
序号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A
B
1
你是否会向孩子学习:
A.是 B.不是
90%
10%
2
你认为孩子是你的私有财产吗:
A.是 B.不是
85%
15%
3
教育孩子主要靠学校老师
A.是 B.不是
88%
12%
4
孩子应以学习为主,其他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A.是 B.不是
84%
16%
5
孩子在园只要吃好、睡好就可以了:
A、是 B.不是
90%
10%
6
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A.是 B.不是
51%
49%
7
没有家长素养的改善,就没有孩子素质的提高
A.是 B、不是
89%
11%
8
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
A.是 B.不是
42%
58% 从表格中我们发现我园的家长存在以下几个认识偏差: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偏差
重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
孩子在园只要吃好睡好就可以了
孩子应由老师来管教
84%
90%
88%
1、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幼儿的教育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千方百计地发展幼儿的智力,而不注意全面发展。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急,把孩子关起门来教,晚上也要学到深夜,不让孩子有充分的休息、玩耍、游戏和睡眠的时间,不注意保护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他们对孩子的特殊兴趣、爱好不理解且不积极支持,他们认为除学习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2、有些父母缺乏幼儿心理学知识,不懂得应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道理,或是由于某种错误思想认识作怪,不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还有的家长有一种“自发成才论”的思想,有的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天生很聪明,就应任其自然发展,认为天才的能力是特殊的,即使不施教,也会独自发展起来。
3、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的重任就应该由老师来承担,家长只管赚钱提供孩子的生活费就行了,在孩子面前也从来不注意自身的行为,甚至摆起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于幼儿园老师提出的家园共育问题充耳不闻,甚至认为要求家长共同担负教育责任那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二)教师指导不同层次家长家庭教育的策略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创设一种相互支持和尊重的氛围,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以热情、接纳的态度使彼此成为教育伙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而努力。在此,教师作为具有较全面专业知识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在沟通中应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引领家园的沟通、促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就是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1、面对重智力轻德育的家长
这部分家长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十分关心幼儿园的表现,但受个人实际教育水平的限制,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法欠佳,往往盯着孩子的弱项,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而一味灌输。孩子学不会便埋怨孩子笨,这些家长急需更新观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我园中班幼儿浩浩的妈妈,经常向我们诉说孩子太笨,10以内的点数,天天教也不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聊天的方式,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渗透给家长,同时邀请她到班上看孩子们的活动,看浩浩在其它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引导她发现孩子的长处,组织计算活动时专门请她来参加。几个回合下来,浩浩的妈妈感触很深,领悟了“教育孩子更要讲究方法”的道理。
在具体方法上,我们也通过各种形式给予了点拨,家长运用起来觉得得心应手。我们还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关注班里重要沟通渠道——家长园地,鼓励家长有育儿困惑可利用便条的形式投到其中的《交流星空》栏目,并做到有问必答。一段时间下来,《交流星空》的内容丰富了,不但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了互动,家长和家长之间也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收到了家长教育家长的功效。
我们还利用讲座来注重家长观念的转变,力求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不是父母的替身或理想的实现者;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家长在为他们勾画蓝图时,应考虑未来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无疑会越来越激烈,因此,除了要求年轻一代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外,还应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体魄。“有才无德”“高智低能”的人难以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家长应重视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质,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坦诚的性格,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这将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将来复杂的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所以,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应是培养幼儿成“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纯培养孩子成为高学历的人。
2、面对重养不重教的家长
这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园是否吃、喝好、睡好、挨没挨小朋友的“欺负”等问题,而对孩子其它方面情况一概不问,重养不重教。对这样的家长一般在孩子入园初期表现比较突出,与教师的日常沟通多局限于“吃了多少、睡没睡午觉”而对幼儿园组织的家长活动一律不参加。针对这部分家长应让这类家长多参与幼儿园定期和不定期的开放活动,看到孩子在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快乐地学习、生活,亲眼目睹孩子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同时也通过横向比较找出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从而亲身感悟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与这种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更需要教师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对待家长,以坚定的责任心和对工作、对幼儿的爱心使家长认识到:教师和家长一样关心着幼儿的成长,为达到促进幼儿发展这个目标,我们共同承担着责任。对这种类型的家长,我们先是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沟通让家长得到感化,再以书面沟通——“表扬卡”反映孩子的变化来打动家长的内心,之后趁热打铁抓住典型事例使之充分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功力,使家长和教师的沟通由淡漠变热情,由被动变主动。
如:小班东东小朋友的家长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刚来幼儿园时,他不哭不闹,每天躲在角落里几乎不说一句话,家长缺乏与我们的基本沟通,尽管在几次组织家长活动提前通知而没来参加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放弃与家长的沟通。既然家长关心孩子的生活,那我们就从生活中入手,每天都利用三言两语把东东的吃、喝、拉、撒、睡做以给予汇报。同时针对孩子体弱有哮喘病的情况,我们给予了孩子更多的关爱,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活动中多给予孩子表现的机会,请能力强的孩子带动他。我们细致的工作和对幼儿的爱心感动了消极的家长,孩子的妈妈开始主动问些孩子在园活动情况,爷爷也不再训斥那些无意中碰了他的小朋友。抓住这个时机,我们又利用另一种沟通形式——便条,把孩子在幼儿园方方面面的点滴进步写成表扬卡传递给家长。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进步和长处,也认识到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这种沟通带来了孩子的变化:东东在幼儿园爱说了,偶尔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家长露出了笑脸,与教师的交谈从孩子的吃喝转到了各方面的教育。针对孩子缺乏交往能力的现状,我们又利用预约沟通的形式,抓住孩子在交往中不成功的典型事例与家长共同分析,探讨如何引导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分析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同时,还为其摘录了好多文章,家长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学习,主动与教师相互配合,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不长的时间内进步很大,与小伙伴的关系融洽了,增强了自信心,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第四期家长学校的活动,东东的妈妈主动参加,发言中谈到了孩子的进步和她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理解,决定更加主动配合幼儿园活动。
3、面对把责任推给老师的家长
要让这类家长明白幼儿园和家庭常被喻为车子的两个轮子。古人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来说,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园沟通。我们通过让他们参加“家长沙龙”、“小型家长会”等,聆听由家长组成的演讲团的演讲,了解家园沟通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提升他们对参与早期教育的热情。并通过讲座,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父母必须化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要使家长认清自己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父母必须树立家庭教育中是一个“双向互动”与“共同成长”的观念,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并做到以身作则、教育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有效性。
(三)常规家庭教育活动尽力体现分层指导
1、主要途径
A、集体形式:家长开放日 家长学校 家长园地 “家园七彩桥”家园报
B、小组形式:(家长之间相互学习):家庭互助组 家长沙龙
C、个别形式:日常沟通 家访 小小图书室
2、主要做法
(1)通过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适切性。
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细心照顾每一位幼儿,认真组织幼儿活动,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教师利用早晚接送时间,主动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反馈给家长。在了解家长的需求的基础上,对于家长在教育中的一些个性问题,在日常沟通中有目的的与家长交流,并及时向家长介绍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在班级中开设了小小阅览室,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书籍。对于无暇照顾孩子的家长,用便条、电话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家长们对教师工作由认可变成支持、配合,进而到提供帮助和主动参与。
(2)深入进行家访,传递新的理念和方法。
有目的的开展家访工作,深入幼儿家庭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指导家长的有效方法。家访工作中,教师在与家长亲切的交谈中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渗透对幼儿的爱与关心;在指导幼儿活动时传授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感受最直接的经验,从而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水平。
(3)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在每次教育活动开放之前,教师首先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活动计划,家长需要配合的方面等,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幼儿。先后开放了活动区活动、科学探索活动、音乐活动、故事表演活动等。每次活动后,教师组织家长谈对活动的看法,向家长介绍活动中教师怎样提问、怎样引导幼儿探究、活动中注重发展孩子什么等等,让家长不光是看,还要观察和参与,通过参加活动转变观念,提高水平。
(4)在家长园地中为家长介绍好的育儿经验和方法。
在家长园地中开设了“育儿妙策”栏目,把家长在育儿中的一些困惑问题写在栏目中,教师和家长一起寻找有效方法并总结出来,投放到园地中,家长们在接送幼儿时阅读,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成长。
(5)开办家长学校,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家长学校是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堂,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教水平的有效渠道。
①通过问卷和日常沟通了解家长的需求,找出家长关心的问题,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家长自主、自愿参加。讲座的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以生动具体的实例为主,方法简单易行,家长们参加活动后收效很大。
②专题讨论:要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转变观念是关键。我们把幼儿阶段“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作为家园研讨的题目,开展专题讨论。比如,在“教什么?”的问题中,家长们各自谈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参与讨论,适时的点播,最终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观点,使家长认识到应该培养“使幼儿终生受益的品质”。
(6)利用“家园七彩桥”家园报,为家长提供有效的育儿方法。
我们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困惑问题,我们把问题进行了归纳。针对问题组织教师和家长投稿,教师和家长通过幼教书籍、网络和自身经验寻找答案,共收稿件80余份。综合了教师和家长的认识和有效做法,刊登在“家园七彩桥”家园报中,解决了家长的困惑问题。主要困惑问题如下:
a、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b、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c、孩子在园和在家表现不一致怎么办?
d、父母与老人在教育孩子上不一致怎么办?
e、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
f、如何引导孩子的交往?
g、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别人“欺负”怎么办?
h、好动的孩子怎么办?
i、孩子不爱表现怎么办?
j、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k、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
l、为什么孩子在园吃饭好,在家却要大人追着喂?
(7)家长沙龙
家长沙龙主要是为家长提供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机会,每月召开一次,定期举办,家长自愿参加。活动有时由教师组织,有时由家长组织。在这里,家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有机的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氛围宽松,家长们在交流中学习到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教师和家长们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针对以上这些困惑我们还专门开设了家长沙龙活动:如在“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的困惑中,家长从调理幼儿的胃口、饮食习惯、进餐氛围等多角度展开讨论。对于“孩子不听家长的话”该怎么办中,家长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长辈和祖辈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等等。还针对“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父母与老人在教育孩子上不一致怎么办”等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困惑中,家长意识到,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家长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二是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事先定好时间、定好规则;三是当孩子沉迷与一件事情后可以寻找合适的替代物来转移孩子的兴趣;四是除了用讲道理的方法还可以亲身实践让孩子感官感受;五是当孩子不听家长的话时,家长和教师应及时地沟通。我们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生兰教授聆听我们的沙龙活动,并提供现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这一沙龙活动让关注同样问题的家长围绕困惑,结合自己的育儿实际展开讨论,从而获取需要的信息,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在沙龙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氛围宽松,家长们在交流中学习到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教师和家长们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8)建立家庭互助组
在班级中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以幼儿为纽带,引导家长之间相互认识,成立了多个家庭互助组。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几个孩子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的是家长之间是同学或朋友,有的是住在一个小区里的伙伴,她们经常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在一起聚会。孩子们在一起玩,家长们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很多教育中的困惑问题在互助组中得以解决。
四、实验成效
(一)教师方面
1、教师掌握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沟通、家访、家长学校等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能够用大多数幼儿家长可以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有效形式组织家长活动,为家长提供最直接和最实用的家庭教育策略。
2、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平等、合作关系,家长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家长对教师工作满意程度提高。
3、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识到:作为一所现代幼儿园,不仅要学会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孩子,而要有能力输送合格的家长,这是创建现代幼儿园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理念之一。
(二)家长方面
经过教师的指导,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教育观念上,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了解了家园合作的真正含义,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辛苦,树立了“终身教育”的理念。部分的家长每天抽时间同孩子一起游戏,家庭环境宽松,从注重知识技能更多地转向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等一些使幼儿终身收益的品质培养。
2、教育水平上,一是家长能尊重幼儿,和孩子建立了朋友式的关系,家长更加注重自身榜样的作用,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二是家长认识到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幼儿兴趣、习惯的培养。三是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原有水平来提出发展要求。四是家长在家庭中为幼儿开设一方空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探究的机会,减少了训斥幼儿和包办代替。五是原来只重视幼儿生活活动(进餐、喝水、午睡)的家长逐渐向注重幼儿的游戏活动。
3、家长参与幼儿园和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积极参加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活动,为家长园地和“家园七彩桥”家园报投稿30份以上。主动为班级提供活动材料,制作玩教具100余件。各班都成立了好几个家庭互助组,家长自发开展活动。
(三)幼儿方面
一年来,部分幼儿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在各项活动中积极主动。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水平的提高和实施家园一致性教育,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发展较快。
五、反思
1、如何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校联动的队伍之中?
近两年来,学校开展了很多的家校联动活动,使最需要关心和呵护的家长在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的引领和帮助下,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与沟通艺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与提升。
实践证明,分层分类指导的实施是使农村幼儿园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步入科学、规范、有序轨道的重要举措,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提高了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校联动的队伍之中。
2、如何把对家长分层指导做的更完善?
分层分类指导工作仅此摸索、形成阶段,需作不断的修改、调整、充实、完善。充分发掘教育内涵,谋求进一步发展空间。以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家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教育。并从单一的指导孩子学习、生活上升到提高家长素质,从指导家长上升到提高整个家庭素质的高度,乃至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服务。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