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为何肄业回家?
2008-10-08 人教网
据有关媒体报道:湖南省×县神童×××,2岁时就掌握了1 000多个字,4岁掌握初中阶段的文化知识,8岁上重点中学,13岁时考入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他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连读班。2003年,20岁的他却肄业回家了。
为什么该生以一个神童的身份肄业回家呢?2004年8月24日央视“新闻会客厅”播出了节目《我的“神童”儿子为何肄业回家》。从神童成长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和教育不当是导致该生今天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该神童从小天资聪颖,在具有高中文化的妈妈的辅导下,2岁开始识字,3个月时间就掌握了1 000多个单词。3岁半时,他学会了加减乘除;3岁半后,又学会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这些极大地刺激了母亲的欲望,母爱和书本从此像掘进机一般挖掘着他的潜力。6岁时,小神童直接进入二年级。三年级读了不到一个月,已能心算初中数学题。 1991年10月,8岁的他一路跳到了重点中学,跳过了他的童年。学校成立了该生的“辅导研究小组”,小组由校领导挂帅,骨干教师组成,每天晚上单独给他开“小灶”。神童的母亲也与学校积极配合,一切为学习让路。该生爱博览群书,这一“越轨”行为总遭到无情“棒杀”。“中学生就得读中学教材,就得围绕教学计划、高考这根指挥棒来转。”神童母亲这样说,学校老师也是这样说。在该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模式在不断强化他母亲的教育,通过另外一种形式来印证他母亲这个模式的成功。一位一直关心该生成长的记者说:“他在小学三年级时升中学的决定,不是他家里和他个人作出来的,而是县教委、县一中的老师这些人决定的。他们首先已经形成了一个神童制造的模式,然后把这个孩子推上这个轨道。”小神童曾有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一天,他和伙伴打架受了伤,其母亲从此便禁止儿子与他们来往。从那以后,该生形单影只,性格更加内向。为了不让他分心,其母亲把他生活上的事全部包办了,洗衣、叠被子,甚至连吃饭也喂到了高三。在“成人化”的模式里,小神童被紧紧绑上了“高考战车”。1996年,13岁的他以602分的高分考入了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
老师们曾经提醒过其母亲,要对小神童进行成人教育,教他如何做人。但在这位母亲心中,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在上大学时,该生在学习上几乎可以无师自通,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但他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极差。“为学须得先为人。”从入校开始,班主任黎培德教授便想把他从“神童”的定位中解脱出来。黎教授经常拿出自己私藏的科学家小传等书籍给他看,但只要一走进妈妈的视线,教授的苦心就瞬间化为乌有。“他妈妈很不高兴,认为是些闲书、杂书,不准他看。” 儿子稍微不服,她就“武力”制服,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儿子大学毕业。黎培德说,其母亲还自己掌握了一份课程表,以备随时对儿子的课程进行检查。“在大一时,我们就提出把孩子搬到学生宿舍,但他母亲坚决反对,我记得当时他还在墙上写了‘恨死妈妈’的话。”小神童的任课老师、原物理系主任颜晓红教授回忆说,学校虽然作了很多努力,但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他始终还是生活在他妈妈的“课程表”里。
2000年9月,带着教授们的深深忧虑,大学毕业的神童独自北上求学。因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拒绝其母亲陪读,这个学习上的天才、生活中的“低能儿”由于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因此2003年被迫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湖南老家。小神童生活上的低能表现在许多方面。“没人提醒,那孩子甚至不知道加件衣裳,大冬天也经常穿着单衣、拖鞋到处跑。”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教授们感慨道。而他刚进大学时,教授们除了对他的“过目成诵、思辨力超凡”的高智商留下深刻印象外,更突出的则是发现其心理发育和人格成长的荒芜,缺乏社会交往和社会沟通方面的能力。例如,他极不合群,与人交往的方式仅仅是一句话──你好,一个动作──握手。在礼仪常识方面,他知之甚少。例如,他到老师家里去玩,也不管人家是否已休息,就“砰、砰、砰”地敲门。门开了,就径直朝老师的电脑房奔去。去拜访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见到别人在看报纸,他从人家手里拿过报纸,就自顾自地看起来,也不管老师在一旁发愣。他时常干出些荒唐事:读大一时,一天他突发灵感,一个电话拨到119,称学校发生火情,惹得消防车蜂拥而至;学会用电脑后,一次,他将一个同学存在电脑里加密的情书破解并公布了出来……
对于神童本人而言,其实他现在欠缺的主要是健全的人格、社会的道德规范、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和社会沟通方面的能力。只要他努力地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他的前途还是非常远大的,毕竟他只有21岁,可塑性还是非常强的。
虽然在该事件中家长对超常儿童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其走到今天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学校和教师也应当从这样一个事情当中得出教训,就是说我们在培养超常儿童时应注重在培养和发展其智力和学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对环境与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2008-10-08 人教网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