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njy.cn/Article/jzxd/176.html
来源:新江宁小学
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我校有52%的学生属于借读生,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又属于纯劳力的民工子女。这些学生的家庭居住条件、家庭文化投入和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都很差,有的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一年到头为家庭生计操心,对子女的唯一要求就是成绩好,对孩子唯一的教育方式不是放任不管,就是棍棒伺候,没有心情也没有能力和孩子沟通、交流,致使民工子女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孤僻、暴力、自卑,厌学情绪滋长。我们国家据统计有3.67亿的未成年人,我相信这其中也包括民工子女,这些未成年人不能排斥在我们的教育之外,并且要特别地关注他们的成长,因为这些孩子不仅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也有健康成长的权利,也有受教育的权利,更主要的是他们和其他阶层的孩子一样,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啊!面对处于上海这个大都市下层的民工子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社会的关心和家庭的“自救”才可能有解决的契机。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民工解决孩子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庭教育”。
一、民工家庭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就我们学校的民工来说,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孩子
沟通无方,做家长的忙于赚钱,家庭文化生活单调等。我们要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就必须了解这些问题的“出处”。
(一)生活条件的局促:
对于我们学校的民工的生活现状来说,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者——班主任最有体会。她们常说,要家访,只要到菜场里兜一圈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原来,这些家长都是在菜场里卖菜的小贩,很多小贩把家都安在菜场里。譬如,有一次我去家访,只能和家长隔着卖肉的案板说话,在柜台后面的阴暗角落里,放着一张床,离床最多20公分,就放着一个大大的剁肉用的木头案板。这,就是这位民工的临时居住处。一家四口就在这样一个环境生活。相比我们学校一些孩子,至少有自己的一个书桌,而他们呢?姐弟两个只能趴在床上,就着案板上方昏暗的灯光做作业。在这种生活状况下,家长首先考虑的不是家庭文化的投入,亲子的沟通,而是该如何养家糊口、付租金等实际问题。
(二)家长文化素质的低下:
外来人口的流入,很大程度上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的问题,很多涉及到教育、环境、法制安全方面的事宜都到了不得不关注的地步。当然,就我这篇文章而言,外来人口的涉及对象只局限于单纯的靠劳力为生的人口。这些人群,应该说是生活在我们上海这个大都市的下层人群,由于从安徽、江西、四川等内地前来,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文化背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获得较低的报酬。据我们学校调查,有85%的民工家长文化水准在初中以下,有的班级的好几个家长竟都是属于初识阶段,有的连通知都看不懂,要班主任一一解释。试想这样的文化水准的家长,能否都可以在上海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
(三)家长教育水平的无方:
有九成的民工家长在接受学校的调查时均表示:只要孩子可以,就供孩子上大学。可见。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很大的,希望孩子有出息,这不仅仅是民工家长的心愿,是我们为人父母者的共同心声!可惜的是愿望不等同与现实,父母心不等同于孩子的心。我们曾经开展了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心愿墙”写话活动,从这些对象的子女写的话我们就很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父母教育自己的苦闷和无奈。这些孩子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原本心理就承受着压力,而父母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压力,忽视他们,孩子心中势必会感到更加的不安和隔阂。这些家长有的是忙于为生计奔波,天天早出晚归,和孩子没有交流的机会;有的是只看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一差就打就骂;有的为孩子放弃工作,天天陪读,可孩子收效甚微,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有的家长就跑来倒苦水,有的索性就说让老师全权代理……种种这些,都说明家长教育态度和动机有失偏颇,是需要我们这些指导者加以调适的。
二、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人们常说:任何职业都有培训的机构,只有做家长的,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确实,现在只有孕妇学校,连婚检都可有可无,没有事先培训的家长学校,真是一件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所以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所以我就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别说别人,就拿我们做老师的来讲,何尝不是在重复前人的育子经验呢?我们也必须承认,类似“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对于民工家长来说,迁居不是因为孩子的教育,而是由于生活的原由。因此,我始终认为,对这些家长给予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比让他们听家长学校的讲座要实惠得多。
那么,怎样的帮助途径才更有意义呢?其实就七个字:拉家常,降低身段。首先老师要树立一个观念:不管从事怎样的职业,只要是靠自己的劳动,靠自己的汗水取得正当的劳动报酬的,都是为我们上海作出贡献的人,都是我们上海的建设者,都是可以骄傲的。当我们和这些家长谈话时,不能认为你是钟点工,我是老师就可以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说话,这样的谈话不可能达到融洽的目的;其次我们老师不可能在谈话时,动辄“二期课改”、“素质教育”等大道理,不是每个民工都听得懂的,他们关心的是自己“个体”的状况。我们应该把谈话限定在“拉家常”的状态,亲切地,随意地说道说道,涉及的就是你的孩子怎样,我们家长该怎样,长篇累牍,家长累——听不懂,和我没关系;教师累——说了没效果。与其这样倒不如不说。
那么我们这些家庭教育的最终指导者来讲,具体该怎样做呢?
由于民工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怎样赚钱供孩子读书,怎样赚钱交各种各样的费用,所以在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中,我们不可能让他们在家中开辟什么“读书角”,天天有书看,周末去郊游。这些对他们而言是可以偶尔为之的,长久是“吃不消的”,所以我们就该从具体的小事去指导。
(一)从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分数着手,树立正确教育动机,提高教育亲和力;
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曾说过:家庭教育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家长的文化素质,而是他们是否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很多民工教育子女就是好,表扬;差,棍棒,方法很直观,也很对立。我校有一位妈妈是做钟点工的孩子,刚从安徽转学,由于跟不上就留了一级,孩子原本就有点自卑,家长却不能注意到这一点,就是让孩子做作业,做完也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他不懂的问题,只是签字了事。每天和孩子的交流就局限于此。等孩子测验了,妈妈看到他的成绩很差,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打一顿。渐渐地,他开始厌恶学习,测验成绩也不拿回家,自己偷偷地签好。当老师发现这情况,和妈妈起初交流的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打一顿。根本没有起到老师家访的作用。于是我们就邀请了另外一个学生的家长,一起去家访。那位家长也是从江西来到上海的,孩子的第一次测验是20分,可是家长没有打骂,而是说:你刚从外地来,没有学过这些知识,爸爸和你一起学。(其实他的爸爸也不懂英语,纯粹是给孩子信心)第二次,他成绩到了42分,爸爸表扬了他,说孩子真是聪明,能提高22分。在爸爸的鼓励下。他的成绩现在到了70余分,尽管有些英语的基础知识,例如读音还是不标准,但是起码他的记忆和语法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这位家长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同为父母的那位家长长谈,希望这位母亲不再用简单的方法去促进子女的学习。在老师反反复复地帮助下,在其他家长的做法的指导下,他的妈妈不再用手解决问题了,而是容许孩子成绩有起伏,会给孩子定一个比较低的努力目标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当家长能够理解孩子时,教育的契机就开始存在了。当家长理解孩子的不易时,期望值就能切合实际了。条条大路都是通向成功的,分数不是唯一的,分数的高低不是衡量孩子出息与否的标尺。
(二)从学会和孩子交流着手,树立正确亲子关系,缓解孩子心理压力;
我校有一个学生在一幅自画像中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没有嘴巴的人。当老师问起时,他不悦地说自己在家里是只要耳朵,用不着嘴巴的人。孩子的画笔很稚嫩,但是反映的确是一个深层的道理:孩子在家中是否也应该有民主地位?尤其是我们学校民工的子女,原本来自自己熟悉的环境,现在来到上海,看到的是和家乡不一样的高楼,别人说的话自己听不懂,自己的家乡土话又让同学笑话,老师和同学无意中说的上海话又让他们感到无形的圈子的隔阂,学校学习的知识,尤其是英语,他们不能马上跟上班级的进度,原本可能属于比较优秀的孩子,现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活上的、学习上的、心理上的。他们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的无所适从,希望亲爱的父母能帮助自己。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孩子心头的那块“石头”。可能有的民工家长能说会道,但是还有很多家长并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鼓励孩子,给孩子支持,他们只是朴素地认为:自己起早摸黑全是为孩子的将来,自己吃点苦没什么,可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呢?我想,这只能说明家长主动和孩子沟通不够。
我校的小丁同学的家长就是这样。转学时家长说他原本看上去满开心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感到了失落:不会说上海话,下课和同学玩不到一块;英语跟不上,上课就像听天书;回家门一开,父母都不在,家里没有一点人气。独自一人的滋味怎让小小年纪的他可以承受。他不再开心地大笑,说话时总是讲自己是一个乡下孩子,言语里的自卑让老师感到心疼。请家长来校,父母总是说生意忙,请假要让老板扣钱;上门家访,总是被告之父母要深夜才回来,早上5点就出门了。怪不得孩子在作文中流露出要回家乡的念头,怪不得家长总是说和孩子说不到一块儿,说孩子来到大上海,反而和父母生分起来了……其实,这一切的症结就在与双方的交流受到了阻碍。我们的对策是上门服务到位:一次次的电话,一次次的守候,总算和家长能做下来谈上几次了。家长感到了老师是在真心地帮助自己,愿意听老师的话去试试和孩子交流。我们教给他们的方式就是给孩子留字条,一张张简单的字条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真情,慢慢地,孩子也开始和父母留字条了,妈妈又放弃了现在的工作,自己在门口摆个小摊卖早点,晚上就在家里守候着,热菜热饭地等孩子回来,不仅嘘寒问暖,还能在孩子作业的时候,轻轻地坐在旁边磨豆浆。豆浆的流动声尽管不不上别人家里音响的乐曲,但是在小丁的耳朵里听来同样是悦耳的,他重新有了安全感,有了家的感觉。
这件事让我们感到:家长只要有心,孩子是能够感受得到的。有些话是不需要家长说出来的。但是“我们爱你,孩子!”确是必须让家长亲口告诉孩子的。如果孩子能在一种爱的氛围中长大,能与父母沟通,他们的身心就会都十分健康。
(三)从自我言行规范着手,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提高社会适应性;
前几天我和孩子去KFC,坐在我边上的一个家长,一看就知道是外来人员,他随意地将快乐儿童餐的玩具包装纸丢弃在整洁的地上,孩子抹嘴的餐巾纸也是这样处置。服务员上来捡了好几次,尽管服务员没说什么,可我还是能感觉到她的眼神。我不知道那个民工是否感觉到了。当时我心里感觉有点遗憾,怨不得有人感叹民工素质,感叹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处罚力度……如果我们做民工的家长们能注意些,那么他们的孩子也会注意到怎样更好地文明地在上海生活。
在我们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中,有很大一块是对家长的言行进行指导,我们也提出家长的言行就是一面镜子,家长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如果家长没有这种概念,就不要老是埋怨孩子坐没坐相啦!在一次家长会上,有个民工家长说他的孩子怎样皮,怎样说粗话,怎么吹牛等。让我们给他出主意。会后我们的班主任说:“要他自己先改改!”原来老师家访中他就是十分随意地接待老师,说的话真是“不打草稿”。听了老师的介绍真是让我苦笑不得!如果一个家长言行不端正,孩子的行为又怎样规范得起来呢?我们就从小事教育家长,又让孩子回去去“教育”父母:不随地吐痰(学校开家长会走廊上总有痰迹),老师讲话不要在下面开“小会”,不穿拖鞋进校,不乱扔垃圾,乘车要注意仪表,装修时的工装别穿在身上去挤车,要给老弱病残让座……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德都是我们家长学校指导的内容,我们就是要让家长明白:上海是我家,人人爱护她。不管你来自何方,既然来到上海了,我们就有义务遵守社会公德,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赢得孩子的尊重。
我们感觉:不仅孩子有可塑性,家长其实也是如此。民工家长迫切地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首先就要让他们知道:只有学会恪守公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有得到社会认同的机会,才会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只有自己先适应了,才能正确指导自己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对你的言行感到不适应。
民工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大家都十分关注,但是民工家庭的教育问题是否也应该得到学校的关注呢?毕竟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我们不应该忽视对这一弱势群体的真诚帮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工这个称谓能成为历史,大上海的建设者将成为统一的称呼,不再会刺激他们孩子敏感而又稚气的心灵,让所有的人都直起腰板吧!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