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传统德育陷入四大误区

16年前 [04-26 06:51 周六]

传统德育陷入四大误区

——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及社会工作,在青少年工作领域和社会工作领域享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和知名度。

        记者:陆教授,近期频繁发生了一些青少年的恶性刑事案件,舆论的焦点也再一次对准了学校德育工作。从你的工作实践来看,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应该负怎样的责任?

    陆士桢:应该说,学校的德育工作责无旁贷要承担责任。但我们必须看清楚,问题的关键不是学校不重视德育,恰恰相反,德育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德育的方式方法存在着重大的失误。

    记者:这些失误体现在哪些方面?

    陆士桢:概括地说,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四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严重脱离青少年和社会的实际。传统德育的标准实在是太高深了,要求小学生的话语体系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学生看到的只是活生生的实际,甚至是生活中截然相反的话语体系。传统德育的内容又是抽象的。道德既是一种文化传统,又是一种现代工具,而传统的德育只把它当作文化传统,强调理念,爱说“尊老爱幼”、“勤劳俭朴”,学生可以直接操作的却不多。

    第二个误区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脱离最本质的东西———青少年的主体。小时候,我爸对我说“倒土去”,我就会乖乖地倒土去,不为什么,只因为他是我爸;而现在不一样,即使是几岁的小孩,她也会想:“你也有两只手,你为什么不去干?”随着时代的变迁,主要用灌输的方式试图去塑造青少年的做法已经不能被青少年所接受了。

    第三个误区是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全体儿童青少年之间的互动。用灌输的方法产生的影响只是针对个体的,而道德回答的是个体对外界关系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过程中没有互动是不行的,所以很多人会问“这代孩子怎么了”。忽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造成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

    第四个误区是道德教育导致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目前,学生的道德行为已经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那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我曾经在一所小学做过问卷调查,题目是“你坐在公交车上,看到上来一位老大爷,你应该( )”,90%多的孩子选择“为老大爷让座”;两个月后,还是在这所小学,问卷的题目改为“一个小学生坐在公交车上,这时上来一位老大爷,你认为小学生会( )”,90%多的孩子选择“装作看不见”。这说明道理孩子都明白,就是做起来往往走了样。

    记者:尽管传统德育存在许多问题,但它毕竟长期存在,为什么各种矛盾会在这么短期内集中爆发,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

    陆士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一下当代青少年品德状况,信仰多维、价值多元、思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是这一代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特点。现在的孩子信仰相当多样,有信教的、有整天追着明星新闻的,但你仔细问他到底信什么,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在相当多的青少年身上,信仰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符号,喜欢明星成为追求时尚的代名词。我曾经在不止一所学校中问学生“你是谁?你到底要什么?”得到的答案许多是“我是×××(自己的名字),我要钱”,可见,青少年的价值观已经扭曲到何种程度。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以往单一的价值体系中并不显得十分格格不入,然而在这一代青少年身上引爆矛盾也就不奇怪了。

    记者:面对尴尬,传统德育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陆士桢:道德其实不仅仅是对青少年的束缚,而是青少年适应社会应该具备的能力。如今,国际通行的道德价值往往体现在细节上。现代国际交往中,从很小的一个动作,就可以判断你是否具备合作的素质。过去,我们说一个人随地吐痰,很可能会被扣上“不讲道德”的大帽子。其实,这只是他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判断无关。从青少年自我发展的角度来讲,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也是德育亟需改革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多从小事、身边事入手,多从一些可操作的行为开始进行道德教育。

    德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只有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目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围绕社会现实和儿童需求寻找教育主题,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育,强调实践、体验和创造的过程,同时建立多元化的道德评价体系。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