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案例中,我看到的只是孩子像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谁都把他看做负担,谁都没有像接纳朋友一样接纳这个孩子,孩子的周围是冰冷的世界,难怪孩子会多次逃避,离家出走。看起来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并没有多少可以自主支配的权利,一切都必须顺应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他好象是为了某些成人的利益或者需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根本不是为自己的某些好的愿望而来的。大家想想,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面前,孩子没被逼疯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在这个失败的教育案例中,孩子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他是无助的,是受人歧视的,他的自尊已经被学校的老师剥得踪影全无。试想,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里,老师变着法儿地体罚孩子,不让他进教室听课,劝其退学,把他带到办公室里站着写作业,办公室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这个孩子群起而攻之,认为他是学校里的一大祸害,只要他走了,大家都会拍手称快,他们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分文不值。
这个学校的老师真的是让人失望了,无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是做人的起码准则上讲,这样的话都不能当着一个孩子和家长的面,赤裸裸地说出来。令人遗憾的是,老师还是这样说了!对这样的学校,我无语了,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究竟是如何育人的?又能育怎样的人?
应该说,家长也是这个不幸案例的受害者,他们家庭的希望之火,被无情的学校教育浇得面目全非,几近崩溃!同时,家庭教育的失败,也让这个无辜的孩子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大家想想,在学校里,老师讨厌孩子,体罚孩子,辱骂孩子,孩子找不到一丝温暖;回到家里,如果没有懂教育的父母,给予及时的关爱和安慰,那颗受伤的心灵怎样才能得以修复?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父亲是忙碌的,单位的事业是他生活的重心,除了正常工作,加班肯定是常有的事,对孩子的关心明显不足。孩子的妈妈虽然闲赋在家,但是,她的教育方式同样存在问题,孩子的心理困惑在家里根本就无法得到解决,时间长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把孩子给拖跨了。
家长分析孩子身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原因,我不完全同意家长的分析,我觉得家长所说的前两点原因(1、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不知道是为谁学习的。2、怕吃苦,不愿动脑子,只知道贪玩。)是站在家长主观立场上分析的,是缺乏依据的,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认识面前,家长的心态肯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转变孩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点:“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不知道是为谁学习的”。如果把这样的原因放在一个幼儿园或小学生身上,这个观点或许可能会站住一点脚 ,放在一个初中学生身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不是孩子不知道为谁而学,而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人生,应对如此多的打击!孩子已经掉入苦海之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孩子只是学习基础差,学习不用心,只知道贪玩,不知道为谁而学的问题。教室里,没有孩子的立锥之地,学校里没有孩子成功的机会,课堂上只有冰冷的目光,无情的指责,永无止境的批评、体罚,再加上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大家静心地想一想,这是人生存的空间吗?这是适合人居的环境吗?这个孩子有抗挫折能力太强了,应该得到家长的夸奖才是,不应该受到太多的指责!!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知道当一个好学生不容易,竞争压力太大,但是,大家可曾想过,其实,当一个差生更难!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呀!学习太差,自己着急,老师指责、批评、体罚、谩骂,同学瞧不起,家长更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哪儿都容不下孩子,哪儿才是孩子的喘息之地啊!
就像一个掉进深渊的人一样,孩子还是有求知欲望的——而且比一般的人要强烈!要不然,他可能早就不去学校受那份活罪了,何苦要每天跑到学校里,被老师无休止地批评、谩骂、污辱呢?尽管生存的环境如此恶劣,孩子还能一如继往地坚持下来,说明孩子还是有上进心的,只不过掉队时间太长,孤零零地一个人徘徊,他想努力找到队伍,只是已经不知队伍在哪个方向了。
再来看看第二点:“怕吃苦,不愿动脑子,只知道贪玩。”据我分析,孩子是因为基础太差,根本就学不进去,而不是怕吃苦,不愿意动脑子,只知道贪玩。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的,我们一定有信心解决它。如果我们面临的是,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解决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就像一颗苹果,如果它的位置放得合适,我们会想办法取到它。如果放得可望而不可及,我们只能明智地选择放弃——因为大家都明白,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白费力气。这个孩子其实就处在这样的尴尬之中。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起步工作没有做好,从一年级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就不好,家长又没有能力及时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给他今后的成长挖下了坑,埋下了地雷。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激励他的学习热情,焕发他的学习斗志,培养他的学习习惯,给他科学的家庭教育,那么,今天的一切都不会是如此的糟糕了。
从小学开始,孩子的文化知识基础就没有打扎实,他在知识上的漏洞越来越多,越来越无法衔接,跟同龄孩子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在队伍里掉队越长,孩子就越没有追上队伍的信心了,家长强迫他继续跟读,只能增加孩子的痛苦,不会有家长所期望的奇迹出现,也不会使孩子走出困惑——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鉴于上述原因,我给家长的建议是:
如果条件允许,先给孩子办理休学手续,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好好静养一下孩子受伤的心灵。如果继续让孩子留在学校里学习,负面效应会越来越大,不如趁此机会,给孩子办理休学手续,让孩子在家好好休养。当然了,休学不是想休就能休的,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向学校出具一个相关证明,就可以为孩子办理休学手续了。
在静养期间,建议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暂时放下“学习”这个关注焦点,多从情感上贴近孩子,关心孩子,接纳孩子,让孩子融入爱的氛围,逐渐走出心灵的阴影,接受快乐的阳光。需要跟家长说明的一点是,转变这个孩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家长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允许孩子出现反复。如果家庭里没有容纳孩子的气氛,没有孩子需要的温暖,孩子只能走老路,只能把寻找温暖的目光盯向社会。说到这里,我想跟家长说一下,孩子的几次离家出走,真的是有情可原的,希望家长能够正确看待此事,给孩子一个成长的适度空间,让孩子疲惫的时候,也能找个依靠的地方、倾诉的地方,释放的地方。冷漠是一把不见血的杀人刀,对这样的孩子,不能敌对或孤立,应该多给关怀和温暖。
等孩子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可以尝试着找一位有爱心、懂教育的家庭老师,一方面给孩子补补文化课,另一方面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慢慢愈合孩子心灵的伤口,引导孩子逐步走出自卑的阴影,踏上自信的阶梯,开始全新的生活(这是最关键的补救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你们之前虽然亲自拜访了教育专家,为什么过后一点效果都没有了呢?那是因为你的配套教育没有跟上,面对专家的时候,孩子的教育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离开专家的时候,他还是回到了那个没有任何变化的家庭和学校,回到了那个让他恐惧、失望、厌恶的现实之中,你们想想,孩子的情况能好吗?我认为,转变孩子的前提是,必须同时转变家长的教育心态)孩子目前缺乏的是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和成长的自信。这些,都不是靠外力来推动的,唯有孩子自身的觉醒才是最根本的。这一点,家长必须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抛开了这一点,急于想走出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只能是多走弯路,空耗精力,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的。关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的方法,讲起来内容很多,不可能在今天的课堂上一下子解决,如果家长感兴趣,可以在我的博客中查阅。
如果做好了这一切准备工作,我觉得,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考虑给孩子转换一下学习环境,让孩子开始新的生活。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是最大的事情,我非常同情这个家庭的遭遇。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每一位家长遇到的问题都能找到妥帖的教育方法,但是,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谨以此意见和朋友们共酌。谢谢大家。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