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信任是最好的老师

17年前 [08-09 12:18 周四]

信任是最好的老师

/培森

前不久,一位家长打电话咨询:“她的儿子该上五年级了。在上学年中,有好几位老师反应,孩子上课坐不住,不注意听讲。”“孩子是不是对学习缺乏兴趣?”我回应。“不是吧?孩子的血铅比较高,是不是得了多动症?”“血铅高与孩子经常吃零食有关,而与多动症无必然联系。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孩子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也会导致您说的情况。”

放下电话,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二个字:信任。时下,教育已经从幼儿“抓起”。不相信孩子在的识字能力,便报一个识字班;不相信孩子的运算能力,便报一个速算班。孩子在学前,认字多、计算能力强,是会增强学习的优越感;但也不能不看到,有些孩子由于识字、计算能力过强,造成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缺失。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又不相信孩子能把学习搞好,放学后,又不愧余力地监护孩子做作业。当然,孩子有的时候确实需要大人的帮助,但如果不分情况不分轻重地对孩子全程进行监管的话,难免会造成孩子学习上的依赖感;也会让孩子产生学习完全是为了家长的感觉。象上述这个母亲,孩子遇到学习问题后,不知协助孩子解决,而是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不相信之状,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信任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里有个“期望效应”,说的是,在生活中,你有什么样的期望,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在教育中也是,你相信孩子能把功课做好,孩子也就会把功课做好;你相信孩子能够成才,孩子自然能够成才。因为你的内心的这种期望,会影响你对孩子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当然会得到自己你想要的结果。现在的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却又怀疑孩子的能力,处处限制,过度地保护,结果往往事得其反。象例子中的母亲,怀疑自己的孩子得了多动症,不仅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孩子极有可能真的以多动症来构筑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

记得卢勤老师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美国的华裔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非要让孩子读自己不喜欢的医科大学的硕士学位。几年后,孩子把毕业证扔给父母说:“这是你们需要的毕业证,我帮你们拿到了。我可以做我喜欢的事了吧!”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极有可能造成家长的一厢情愿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感受。从我手头的一些案例看,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往往会造成强烈的亲子冲突。家长怒火冲天,孩子不买帐。有的孩子逆反严重,还会造成打骂父母或离家出走事件的发生。

周泓老师的赏识教育中有一句话:“赏识教育就是孩子学习走路的教育。”这句话道出了赏识教育的精髓,值得每一位家长好好学习。赏识教育是相信孩子能行的教育,而不是只赞扬不批评的教育。孩子学走路,大人一能相信孩子肯定会走路;二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结果,孩子自然能把路走好。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又何尝不是那样呢?

信任是最好的老师。给孩子一片天空,让孩子去飞翔;给孩子一片原野,让孩子去驰骋。让孩子在尝试中去成长,让孩子在尝试中走向成熟,你要相信:孩子一定能行!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