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17年前 [08-30 20:09 周四]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你想会毁了孩子,那你就什么都顺着他。”这句话在很多的父母身上验证了。很多出问题的,走上邪路的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的。爱孩子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但如果过了头,爱就会变味,就会给孩子带来灾难
   那哪些是溺爱的范围呢?
     1.       过分的担心。“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孩子出门不陪不放心,放学晚了赶紧找,头痛脑热,家长比孩子还着急。反正孩子不在眼皮底下就不放心。
   2.       包办代替。许多家庭里,孩子的一切生活问题都是又父母全权承包,甚至轮到孩子在学校值日打扫卫生,家长也到学校帮孩子完成。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家庭,孩子上初中了,早上妈妈喊着起床,起床后,妈妈忙着准备热水,递毛巾。孩子洗脸,妈妈忙着端饭到桌上。孩子吃饭时,妈妈就开始整理书包,孩子吃完饭,孩子爸爸拎起书包走到楼下推自行车等孩子下楼送孩子上学去。这是早上上学时,我在他们家看到情景,在平时的生活中他妈妈也就是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的,他爸爸要是对孩子稍微不好一点,他妈妈就会跟他爸爸吵。
   3.       全力满足。表现为孩子要求什么,家长就满足什么。无论自己多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到学校被别的同学看不起,家长自己省吃俭用,但给孩子总是买好的吃,买好的穿。
   4.       犯错了,总是姑息迁就。对于孩子不良的习惯,和缺点错误,家长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大了就好了。犯了大错误了,家长也尽量为开脱,或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够,使心理感觉不是我的错,都是别人的错。
    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
    1.       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开始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什么都想自己试试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好奇心,但父母不让动手,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了探索事物的积极性,到后来他就不想动手了,也就没了创造的能力。
    2.   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散失独立能力,产生自卑感。什么事都是父母做了,孩子做事的能力也就散失了。到了学校,由于做事能力差,什么都不会,就会没自信,很自卑。    3.   孩子容易形成任性固执,惟我独尊的个性。有个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什么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吃,她自己总是吃儿子剩下的,有一天他们全家出去郊游,妈妈舍不的花钱,就只给儿子买了一瓶可口可乐,到目的后,妈妈很口渴,喝了一口儿子的可口可乐,儿子看见后非常生气,责问他妈妈为什么要喝他的可乐。当时妈妈整个人都傻了,他从来都没想到自己的疼爱的结果会是这样。还有个少年犯对他父母说:“我犯了死罪,死而无怨,如果真的要怨,就怨你们小时对我太宠,太娇惯,使我变的无法无天。”
   4.    耐挫力和责任感差。很多的孩子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父母安排好,什么困难父母帮着解决,当孩子离开了父母他就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了。认为父母对我的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就只管享受就行,而不用对父母履行什么责任与义务。
    包办代替的父母或许觉得自己很伟大,什么都为孩子想好了,什么都替孩子做了。而实际上这类是最残忍的父母,因为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而那时他什么都不会,却又活生生的被他推向社会,不是残忍是什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