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好”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陈钱林
孩子2岁开始,我对女儿的主要评价方式是计算几个“好”。儿子对该评价没有多大兴趣,有时我为他加了几个“好”,他也高兴,但并不在乎,该评价对儿子的成长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女儿对该评价很在乎。
评价的内容包括习惯、做人、学习等方方面面,如:是否自觉吃饭,是否自己穿衣服,是否对客人有礼貌,是否贪心,是否关心他人,等等。表现不好,减一个“好”;表现好,加一个“好”。有时,表现特别好,或表现特别不好,或我觉得应该特别处理,就加减多个“好”。达到100个“好”时,满足女儿的一个合理要求,或买一本书,或吃一次女儿喜欢吃的东西,或买一样女儿喜欢的东西。
女儿三、四岁时特别会哭,不像儿子“男儿有泪不轻弹”,而且有时脾气有点急,我觉得不能纵容,就以该评价来引导。大约花两年时间,女儿爱哭的习惯得以改变。
我对孩子的做人教育非常重视,如对同伴要友好,心中要有他人;对长辈要孝顺,特别对爷爷、奶奶不能发脾气;对客人要有礼貌,客人来了必须主动打招呼;外出做客要文明,不能在客人家里撒野或其他不文明的行为;等等。对这些要求,我几乎都是用加法鼓励。每次事情过后,女儿总是得到几个“好”,非常高兴。
我在加减“好”时,总是很民主,讲清楚原因。很多时候我总是与女儿分析做得好或不好的原因,问女儿到底应该加减多少个“好”,我就根据女儿的意见加减。一次,女儿已达87个“好”。我说,如果达到100个“好”,就去多美丽餐馆吃炸鸡,女儿很向往。正碰上她奶奶感冒,我叫妻子暗示女儿为奶奶倒开水。我回来后,奶奶说了女儿主动倒水,我就大大表扬女儿。我问女儿应该加几个“好”,女儿说加2个“好”。我说,这么孝顺长辈的孩子极少,而且是自己想到要做,所以加10个“好”。女儿乐不自禁。晚上,女儿对我说,是妈妈叫她倒开水的,不是自己想到的。我说那怎么办?女儿说应该少加几个“好”。我又表扬女儿,说这么诚实,比倒开水更好,非但不减,还再加3个“好”,一下子满了100个“好”,第二天一家人去了多美丽餐馆。
女儿4岁时,我打算暑假带她去青岛玩,早早对她说如果达100个“好”,就可去旅游。那段时间,女儿表现特别好。飞机票早就买来了,我设计好,等出发前一天正好达到100个“好”,第二天按时成行,女儿很有成功感。旅游中,我又用上“好”的评价,女儿一直表现特好,小小的年纪基本上没有我们抱。记得在飞机上,女儿急着尿尿,当时飞机厕所因故关闭,我们就用飞机上发来的纪念品——内衣作尿布救急。女儿事后说自己表现不好,要减“好”。我说,这生理需要,用尿布是聪明的表现;而且能反思,是懂事的表现;不但不减,各加1个“好”。女儿到现在还记得这件事。
作“好”的评价时,我为女儿设定一个参照值:对儿子的几个“好”。尽管儿子对几个“好”无所谓,而儿子的几个“好”也一直进行。女儿总是与儿子比谁的“好”多。平时,因儿子不在乎,一般情况下,女儿的“好”总是比儿子多一点。我对儿子说,他表现好,为了姐姐进步,就让姐姐多几个“好”。儿子没意见。反正女儿达到100个“好”,我们在奖励女儿时儿子都一起享受,儿子也乐得让女儿多几个“好”。有时,女儿表现不好,我减了她几个“好”,一下子比儿子的数量少了许多,女儿很受震动,总是想方设法赶上来,那时候她表现的确特别不同。
女儿总是记得几个“好”。这倒很好,每次我要加减“好”时,自己也忘记了是几个“好”,就先问女儿现在是多少,再作相应加减。女儿从来不撒谎。
女儿10岁左右,“好”的评价慢慢淡出。这评价持续了将近8年,对女儿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良好习惯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该评价富有情感,使女儿时时感受到家人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也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现在,女儿对这评价还很怀念。有时总开玩笑对我说,什么时候100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