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皮亚杰的婴儿发展论(0~2岁)

16年前 [12-19 22:43 周三]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婴儿期就显示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智力:他把婴儿期称为感觉—运动阶段(即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半或2岁的阶段),并把这个阶段的儿童智力称作感觉—运动智力:在这个阶段,婴儿既没有语言,也没有再现表象,只有动作活动。因此,儿童最初的智力是从感觉动作开始的,皮亚杰把婴幼儿的感知—运动阶段细分为六个连续的发展阶段。
    本阶段是婴-儿感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和言语等初步发生发展的时期,即儿童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据此,皮亚杰又把这个阶段分成六个小的阶段:
    (1)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龄),即本能阶段:新生儿天生具有的无条件反射,在这一阶段里为了适应外在环境而不断重复出现,但它们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有练习因素存在。皮亚杰没有研究这一阶段所有的五条件无射,对于那些随年龄增长而消退的反射(如巴宾斯基反射、摩罗反射)和一直保持不变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瞳孔反射),他都不感兴趣。他只着重研究了那些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反射,如吸吮反射等。吸吮反射在这一阶段是怎样发展的呢?婴儿在练习(重复)的影响下,出生第二天就比第一天吸吮得要好:当母亲的乳头从新生儿的嘴里滑出来时,新生儿能够比第一次吃奶时更容易找到它。反射的积极重复是最初的同化形式,皮亚杰称之为“再次同化”。在此基础上,婴儿逐渐实际地对刁二太复杂的对象进行反射辨别。起初他试图吸吮碰到嘴边的一切东西,继而把乳头与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皮亚杰将这种反射经验称为“认识同化”。最后,吸吮活动发生迁移和泛化。婴儿不仅在吃奶时吸吮,而且在不吃奶时也吸吮。当手指头偶尔放进嘴里时,他便吸吮自己的手指头,而且吸吮任何碰到他嘴边的物体。皮亚杰把这种同化称为“泛化同化”,这样,新生。儿经过反射的“再认同化”、“认识同化”和“泛化同化”等三个层次的发展,最后反射练习的结果便形成了新的习惯,从而进入了下一阶段的发展。
    (2)动作习惯和知觉的形成阶段(1—4或4个半月龄),即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婴儿普遍开始形成某些条件反射(经典性或操作性的),出现了新的生活中习得的行为方式,如吸吮大拇指、头转向声源、用视线追踪物体。这些习得性动作是通过多感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整合,把不同动作联结起来而形成的。这时的习得性动作还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为动作而动作,并且一再重复,仿佛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婴儿集中注意的是自己的活动,对外部环境在这种活动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暂时还不感兴趣,故称之为习惯动作或初级循环反应。由于视、听等知觉以及协调能力的发展,这个阶段还形成了新的同化图式:儿童去看,去听,并试图抓起物体,出现了“前够物行为”。这时环境在婴儿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长,如果说以前环境只是发展的场合、情境,那么现在环境就是形成生活经验的必不可缺的条件。
    (3)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4或4个半—9或10个月龄),即二级循环反应阶段。在视觉和抓握动作开始协调(即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够物行为)以后,就过渡到这一阶段。这时婴儿开始抓弄他身边所见的一切东西,而且这种够物能力越来越趋成熟,与“前够物行为”有着天壤之别。他能抓住摇篮顶上的一根线并拉动它,使悬在上面的铃铛发出“丁丁当当”的响声。这种动作所导致的“新奇”结果,引起了婴儿的兴趣,于是为了能再听到这些声音而多次重复该动作。这样,婴儿的动作和兴趣之间,通过这种“新异”的动作结果而相互影响,形成了所谓的“循环反应”(图1—1);在这里,动作重复的目的是为了使感兴趣的事物印象延长,是为了引起外部环境的变化。

8~9个月龄时,那种所谓的感知运动智力或直觉运动思维已开始萌芽。因为这时“手段”与“目的”之间开始分化——手段是儿童自身的动作,而目的是通过动作而获得感兴趣的印象。
    (4)范型之间、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协调阶段(9或10~11或12个月龄)。婴儿动作的目的和手段之间发生分化以后,便进入本阶段。这时婴儿的动作明显地表现出是用作达到目的的方法。例如,他们把成人的手拉过来,指向远处他们够不着的物体的方向,或是要成人揭开遮盖着玩具的蒙布。同时,动作的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有时由于没有现成的合适的手段,婴儿为了获得所希望的结果就只好把已有的动作范型(格局)组合协调起来以达到目的。如为了解决最简单的任务——够到藏在远处枕头底下的物体,婴儿所运用的手段即须协调已有的几种动作。另外,这阶段婴儿还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概念,即当物体从婴儿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这并非客体不存在了,而是“藏”在某个地方。正因为获得了这个概念,婴儿才会去找,才能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如藏在枕头底下、蒙在布下的玩具。客体永久性是由于儿童动作协调而形成新的认知(经验)结构所导致的结果。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婴儿智力发展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一大重要成就,它是后来一切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5)感知运动智力阶段(11或12—18个月龄),即三级循环反应阶段。这一阶段婴儿能够通过偶然尝试而发现新的达到目的的手段,探索新的方法。例如,一个物体放在毯子上婴儿够不着的地方,开始时他试图直接取得这个物体,但失败了,于是他尝试着其他“办法”。偶然地,他抓住了毯子的一角,并由此观察到毯子的移动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于是开始拖动毯子,以便取得物体。在这里,对新动作的发现是偶然的,但对这种偶然得到的动作结果发生的兴趣,不是引起一个简单的循环反应,而是立刻导致为了解外在客观变化而进行的不断尝试,从而进入到第三级循环反应阶段:婴儿每次动作改变不大,以便观察这种变化导致怎样的结果,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通过这种第三级循环反应,并经过主动试验,婴儿发现新的达到目的的方法。这是婴儿智力发展中的又一大进步,它标志着婴儿思维能力(直觉行动思维)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但是,这阶段婴儿还不具备按一定的目的方向去构成新方法的能力。
(6)智力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龄)。这是感知运动智力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皮亚杰认为,这时婴儿具有了心理表征能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外在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了心理的内化进程。也就是说,他们这时拥有了一套能对事物(包括自己的动作)进行表征的“心理符号系统”,可以凭借主观活动来处理外界事物而二卜再仅仅依靠外显行为。皮亚杰认为,这阶段婴儿获得心理表征能力的两个明显标志是:①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②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这种不用外显的试误动作就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皮亚杰所说的“通过在头脑里组合动作范型来构成(发明)新的达到目的的方法”的能力:下面就是皮亚杰观察记录到的一个实际例证:他的女儿卢辛尼在1岁1个月时试图从她的围栏外边拿进一根棍子,但她失败了,棍子被围栏木条挡住了。于是她移开棍子,把它稍微倾斜一下便顺着围栏木条之间的缝隙拿了进来。皮亚杰然后又把棍子放在地板上,这回她不是马上拿起来往里拽,而是抓住棍子中间让它顺着条缝进来,或者干脆抓住棍子的一端把它拉进来。皮亚杰又给她换了根更长的棍子(30厘米长),结果还是如此。第二天再试时,情况也是如此。20天以后皮亚杰再观察,发现她已经能够在棍子碰到围栏木条之前就把它调整好了。
    内部表征系统(心理符号系统)的运转成为可能。这种心理符号(内部表象)实质上就是一种内化了的模仿,它可以经过保持后再在某一情境下获得再现。这种能力也使得幼儿的思维可以迅速获得(并积累)大量的表象性素材(思维内容),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向前运算阶段的表象性思维转化。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