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长要明确给孩子零花钱是必要的、有益的。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数目要相对稳定,不能凭自己的情绪随意增减。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对零花钱支配的独立性和计划性。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合理地使用零花钱,我们家长只要多听听孩子的安排并适时给予建议。提醒孩子“有钱不一定要花光”“节约是美德”。这样孩子就会懂得怎样花钱,怎样节约,怎样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第二,家长要指导和监督孩子花钱。家长绝对不能用“零花钱比别人多”来满足孩子攀比的心理。要让孩子懂得要在社会上立足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如果我们家长不培养孩子发奋自强的精神,仅仅依赖父母的某种优势掩盖自己的弱点,在进入社会以后,十有八九会败下阵来。
第三,家长不能有负债心理,不能用多给零花钱来补偿自己的某种负债心态。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太忙,没空陪孩子,没给孩子足够的照顾和关怀,就用多给钱来补偿自己的负疚感。有家长因夫妻离异,觉得对不起孩子,又没有别的办法弥补,因而对孩子有求必应,以免再欠下孩子什么,诸如此类的情况并不少见。从情感上讲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父母的情感中常常包含了不少软弱的成分,放纵软弱的情感就会损害孩子的正常发展。补偿是可以的,但只能在一定的分寸之内,况且物质满足不能代替孩子对父母之爱的需要,两者不能简单取代。
第四,家长要克服攀比心理。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根据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来决定。孩子花钱如流水,三天两头向父母要钱,有时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家里的经济收入情况,再加上父母的有求必应,使孩子根本就不能体会计划花钱的必要,所以,我们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家中的经济状况,让孩子懂得分担家庭的忧愁。小说《一碗荞麦面》是很动人的教育故事,有一人家的父亲因车祸死亡,又负债累累,母亲带着两个未成人的儿子数年节衣缩食,艰苦积攒,终于还清债务,孩子也从中得到正气的鼓舞和艰苦的磨练,大有出息。故事中突出了一种精神教育,穷困中自强不息的一种正气,这是任何家庭教育都必须提倡的。
第五,家长不能用金钱作为孩子学习考试的奖惩,家长不能用零花钱作为奖励孩子的工具。因为孩子的零花钱包括了一部分学习生活的必须费用,应该无条件地保证。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很多,并不单纯靠钱的刺激就可以解决考试分数低的问题。孩子学习要好,始终是三个问题: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这三个问题不解决好,多少奖也是没用的。从这点讲,我们是不赞成考试与钱的奖惩挂钩的。
第六,家长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自己管理的能力。家长要教会孩子在使用零花钱时要量入为出,学会储蓄。
教育孩子花钱时要以现有的数目为准。如某件东西特别需要而现攒的零花钱又不够,要告诉孩子可以请父母帮助,但不要随便向别人借钱;孩子的压岁钱很多的话,家长要帮助孩子存银行。孩子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也鼓励孩子把不用的存进银行,让孩子体会积少成多的道理,培养孩子长大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孩子存的钱积攒到一定数量,可以让他去买一件喜欢的大件物品或作为假期旅行的基金。这样让孩子体验到存钱的好处,就会漫漫养成储蓄的习惯,不乱花钱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