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

16年前 [06-15 13:07 周日]

 

近年来,“低龄犯罪”,“校园暴力”,“欺负弱小”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少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注。在幼儿园里,攻击性行为也应该引起孩子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

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一生下来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这种内在的攻击倾向可能回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例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奴环境中取得成功。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例如一个人的毅力,意志品质等等。反之,如果这种内在:倾向朝一些不正当,不被社会所赞同的目标,如伤害他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假如着一倾向在一些完全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的成人以及那些犯罪份子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攻击性的后果。

一、何为攻击性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这种伤害包括打人,骂人、嘲笑人和说坏话、造谣污蔑等等。有伤害他人意图但未造成后的攻击性行为,但孩子 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为可分为敌意的攻击和工具性的攻击两类。有伤害他人的行为是敌意攻击,而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是工具性的攻击。例如: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故意打一个女孩,惹她哭,这是敌意攻击,但如果男孩只是为了争夺女孩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攻击性行为。

二、攻击性发展的一些规律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儿童最早的攻击性行为在两岁末开始表现出来。有人观察过成对做游戏的20~23个月婴儿,记录下了所有的冲突情节,发现这些儿童为了和同伴争抢东西,可能会发生争执等等。争端发生时,他们还会威胁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让。这表明20~23个月婴儿已出现了早期的工具性攻击性行为。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了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如下年龄特点:

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

期呈上升趋势,四岁达到顶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之后的报复性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幼儿往往在家长和成人发泄暴力后

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在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性行为;

4攻击性行为的方式也随年龄而变化。2~3岁孩子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

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年纪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少,转而采用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这是语言攻击,使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年长儿童仍然会为争夺某样东西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但攻击性的增长比例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从表面上看,儿童的攻击性岁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第一性攻击岁年龄增长却越来

越多。原因是年长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使他们能判断别人的意图,一旦确信别人是伤害他们时,便给以报复。

6在对攻击性意图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图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

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在一项研究中,让幼儿园、二年级和四年级儿童判别一个孩子推倒同伴搭的积木塔的意图是偶然的还是敌意性的破坏,或是为了打扫房间。结果显示,能正确判断行动者真实意图的幼儿园儿童还不到一般(42%)二年级儿童判断正确者达到57%,四年级儿童达到72%

7攻击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研究表明,3岁时爱打架的幼儿,5岁时仍然爱打架。

6-10时的身体和谚语攻击的数量能很好地预示10-14岁时的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珍重攻击性的稳定性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适用。心理学家对6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奶奶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示成年期(30岁)的攻击性(如犯罪行为、夫妻不和、自我报告的身体性攻击)。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10岁时爱发脾气,攻击性强的,长大成人后大多数与同事关系紧张。

8虽然男性和女性的攻击性都具有稳定性,但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攻击性。世界各   

国一百多个研究的结果表明:男性不仅在身体性攻击方面,而且在言语性攻击方面也高于女性。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根源有许多:如:来自家庭教育;幼儿所受的挫折也是触发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幼儿的模仿也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幼儿把侵犯行为作为获得奖赏的手段。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打好基础。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因此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品德教育要从小开始。尤其是家庭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

三、家庭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家从人种,文化和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对人的攻击性成因进行过许多探索,发现很多令人感兴趣的规律性,其中也包括家庭对儿童攻击性形成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长的抚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研究文献极具说服力地证明:冷漠拒斥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 的儿童。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这些家长往往还有另一个特点,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反之却变相的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所以,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常靠体罚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2、孩子也会影响父母

关于父母抚养方式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的容许态度能最好地预示男性青少年期的攻击性行为;其次的有效预测指标不是父母的抚养方式,而是儿童自己气质的冲动性(高活动性、冲动性的儿童成为攻击性儿童)。从事这项研究的奥尔维斯认为,一方面,高活动性,容易冲动的儿童会使母亲筋疲力尽,而变得对他的攻击性很容忍,从而助长孩子的高攻击性;另一方面,孩子的行为常常激怒母亲,使他无法容忍而采用体罚的方式来警告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这就是说,孩子自己也参与了家庭抚养环境,并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正是这种环境导致了儿童的攻击性倾向。

3、多孩子缺少监控的家长

家长对儿童攻击性的另一间接影响是通过归儿童游戏、行为、朋友选择等活动的管理和监控实现的。研究发现:缺少家长监控可能造成儿童与青少年的攻击性和过失性行为,包括与同伴打架,骂老师,违反规则等。对青少年犯罪的家长的调查发现,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行踪,与什么人交往,从事怎样的活动等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缺乏兼控实际上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

4、容易滋生的攻击性的家庭模式

美国的两位心理学者杰拉尔德和帕特森观察了刚攻击性儿童的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些儿童是在家庭和学校都爱打斗不服管教的孩子。然后把这些家庭和那些具有相似规模和经济地位,但没问题的儿童的家庭进行比较,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家庭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他们把这种家庭环境称为高压式的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多为一成员迫使另一成员停止对他的侵扰。在形成高压式交往的过程中,负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家庭成员惹怒另一成员时,后者就会哭叫打闹,谩骂来还击。这样,攻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由此可见,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肃态度,或父母与孩子之间高压式的相互作用都会互相影响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

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机会。在家庭中,家长必须要用 充分的爱和时间为孩子创造一个和睦、友爱的环境气氛。改变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并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做错了事要坚持说服教育,不要用打骂的方法,不要让孩子看殴打内容的影视片,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尤其重要的。     

来源:北京学前教育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