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确发音,感受音韵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生动地再现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也就是说,朗读的最本质特征是靠声音表情达意。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首先,进行有效地正音。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地运用普通话教学,但学生的朗读仍存在不少问题,音准方面突出的问题是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拿笔者所处的江淮方言区来说,朗读课文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分现象普遍存在,这必然影响表达,影响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受能力。在朗读训练中,我针对这些现象重点纠正学生发好鼻音“n”、翘舌音“zh、ch、sh”和后鼻音“ing、eng”等。
其次,注意音变现象。如《桂林山水》一文用几个感叹句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几个句子中“啊”的读音要分别变为yɑ(呀)、wɑ(哇)、nɑ(哪),读起来才流畅自然。再如轻声、儿化现象在普通话中可以起区分语义或词性的作用,应该读准读好。如《第一场雪》中“毛茸茸”、“亮晶晶”、“沉甸甸”、“银条儿”、“雪球儿”、“雪末儿”等词我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朗读来表达作者喜悦的心情。对于这些音变现象,我注重过程指导,着重引导学生听老师范读,进行朗读比较,在语境中揣摩、体会,感受普通话规范的语音。
二、把握语调,感受节奏
发音标准是读好一篇课文的前提,如果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念读”就不能很好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基调,从句子表达的语气和情感需要出发,读出其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全篇富于节律美。如语句的停顿,除了依据标点符号作相应的语法停顿外,还要进行感情停顿的处理。“……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白杨》)句中的两处停顿突出了作者看到小树成长想到边疆的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欣慰心情,声断而情连。再如重音,一般采取重读,“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第一场雪》)通过重读象声词“簌簌”、“咯吱”表现雪又大又急纷纷落下的样子。重音也可以轻读,“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十里长街送总理》)我指导学生将“焦急”、“耐心”两个词读得低缓凝重,体会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桂林山水》一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描写秀美的山水,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语意畅达,学生琅琅的朗读形成了抑扬悦耳的美感。
三、展开想像,感受形象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作者和读者情感交流的载体和桥梁,作者正是靠文字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画面来抒发情感、感染读者的,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训练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这些情景,以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形象性。
如《林海》一课作者说大兴安岭是林海,把白桦比作浪花,在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像大片大片的青松,泛着银光的白桦,领略林海的宽广和美丽。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像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姿势(动作)、神态、衣着,在头脑中贮存一尊塑像,以形象促朗读促理解,为领悟文章的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理解意蕴,感受情理
作者所记叙的事情或描绘的景物之中闪烁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训练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察作者的情意,感受传达的理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更直接更感性,我还是引导学生通过多读来实现。
《再见了,亲人》以其丰富的文学和思想营养哺育了一批批学生,“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一中心似乎不难理解,但如果读起来平白无力,怎算深透、到位?大娘送打糕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孙孙,小金花救老王失妈妈,大嫂挖野菜失双腿,件件往事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课堂上我伴以音乐创设情境,学生假扮志愿军角色深情追述,读得投入,读出真情。在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朗读中,个别读,集体读,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场景跃然纸上,“再见了,亲人”表达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又如《挑山工》一课,挑山工的话意味深长,包蕴哲理,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品味,透过其朴素的语言认识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准目标,坚忍不拔,不断攀登。
人们的语言感受能力是在长期训练中生成的,朗读作为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义的综合训练形式,是语感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重视朗读教学,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音韵感、节奏感、形象感、情意感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