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生命》体现“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17年前 [12-10 19:46 周一]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无效”工作的悲哀和“低效”劳动的哀叹。经常看到部分教师整天呆在教室里,不舍得让学生下课,不舍得让学生参加运动,也不舍得放学生按时回家,讲啊,练啊,批啊,训啊,可结果呢?学生似乎并不领情,每次检测,结果总是令老师心灰意冷。于是,情不自禁地哀叹:这些学生太笨了,我每天这么尽心尽职地对待他们,可又有什么用呢?确实无用!可遗憾的是,尽管这些教师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这样做是无效的,但他们为了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于是,更加勤奋了,起早摸黑地加班加点,希望学生有转机,可事实会有效吗?那是秃顶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也许,我们真的需要静下心来考虑一下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又该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从而达到高效呢?

我觉得,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能保证教学效益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呢?下面我以自己执教的《生命生命》来谈谈如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一、课前广搜资料

《生命生命》一课的主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体会是很难的,小小的孩子怎么体会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顽强?、、、、、、因此,课前广搜资料的内容包括:有关生命的名言,有关顽强生活的人物故事,有关生命的音乐,名人图片,个人资料等等。

二、介绍作者及其他类似人物

制做好感人的图片课件,配上催人泪下的音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侃侃道来。此环节为学生的感情基础作好铺垫,让大家更深一层去体验他们的生命故事。

三、取舍文本

教材只是文本,认真研读,抓重点,进行知识提炼,升华。《生命生命》一文分析作者对生命的三点看法就够了,而对于文中提到的三件生命的小事例只可以简单处理,因为那是大家容易理解掌握的。

四、注重知识提升,拓展。

1、生命是什么?生命像什么?用看图说话的练习来训练学生的理解感悟,例:画面呈现弯弯的饿小路,蓝天,大海,让学生看着图画想象说:生命像-----,有时----有时------

2、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通过“生命的宣言”来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

五、关爱寄语

反面事例让同学们明白生命的可贵,从而热爱生命,珍爱生命。

六、巧用导语

教学本文时所有的过度语都用名人的语言作为导入,有利于感情的酝酿、激发。例:  张海迪说:生命是火。“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的,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非一日之功,认真读懂教材,备好课,落实好课堂。真正向课堂要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