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如何做合格妈妈(2)王英霞

15年前 [11-04 00:02 周三]

                           如何做合格妈妈(2)

4、培养孩子有责任心从生活自理开始。

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现代的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远超过他们父母的生活待遇。不爱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爱惜物品,因为有钱有的孩子竟花钱雇人写作业、做值日;有的孩子眼看着母亲病在床上,还让母亲起来为其做饭。孩子如此没良心,当步入成年之后还有什么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可言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责任心就是责任感,是一个人对其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是个性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硬件标准来说,责任感可能不像知识、技能和能力哪样明晰可见,但它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责任心,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人的一切良好品德的摧化剂。一个人对自己有了责任心,他就会自觉、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觉水平高,让家长省心;一个人对他人有了责任心,他就会用誠恳、宽容、负责态度待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亲善行为多,让家长宽心;一个人对集体有了责任心,他就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周围的群众,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让家长放心;一个人对国家有了责任心,他就会以一个优秀公民的身分,为祖国做出较大的贡献,让家长欢心。总之,责任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和度过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因为一个懂得体贴他人、对自己和集体都有责任心的人,势必会得到大家的拥戴。将来,她无论走到哪,都会博得尊重和信任,生活道路非常宽广。
    
一个人的责任心抑或责任感,应该从小培养,从滴小事做起。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国内外的诸多负面影响的冲击,使家庭教育中培养责任心意识滑坡,不少的孩子缺乏应有的责任心。这应该引起我们做母亲的警醒。在现实生活中做为母亲要注意培养起孩子的责任感。

一个曾经的同事跟我说起她的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平时洗衣服交给洗衣房,快放假时几个月不洗衣服、被子,放了假全部拿回来给母亲洗。而这位母亲却觉得无所谓,我说你应该让他学会自己干这些事情,这个母亲却不舍得。还说大学毕业以后想要把儿子留在身边,免得儿子到外地受苦。我不知这位母亲想到没有,这样其实是害了孩子,你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孩子将来必须得自己面对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到那时失去了你的庇护,孩子该怎么办?

人们所熟知的香港歌星陈淑桦,为什么在母亲去世后长达数年的自闭,这就是母爱害了她,她的母亲一直是她的经纪人和全权代理人,在母亲的包办下,陈淑桦除了唱歌,其他什么都不懂;不懂如何与人打交道、更不懂如何开拓自己的歌唱事业。当她的母亲去世后,由于不善跟经纪人和唱片公司老板等等社会人士打交道,一度遇到种种挫折,最后导致了她的自闭。

我们每个当妈骂的都记得还爱上幼儿园回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自己来,手脚要自己洗、衣服要自己穿,看到妈妈干活要帮忙。因为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句话随着孩子的长大让妈妈给包办了,学习紧张别洗衣服了、别干活了,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家务活理所当然是妈妈的。我认为要放手让孩子去自理。

       总之,强化孩子的责任心,细致入微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乱放的物品让他收拾好;买来水果全家人分享;成年人生病时,让孩子充当顶梁柱,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生活中每个细微之处,都提示孩子要替他人着想,并经常用恶劣的后果警示孩子,于是孩子自然就养成了富有责任心的良好品性。
    5、发挥父亲的教育优势

经常听妈妈们抱怨,孩子爸爸总是忙的不着家,就我一个人带孩子,都快累死了;还有的妈妈和孩子闹矛盾了就说:看我不告诉你爸爸,回来让他收拾你;而有的爸爸对孩子言听计从,成了孩子的保护伞,让妈妈奈何不得。爸爸成了妈妈的抱怨对象、成了吓唬孩子的挡箭牌、成了孩子的保护伞。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想做个好妈妈,就要学会发挥爸爸的教育优势,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2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实践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母亲,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则依赖于父亲。母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则具有哲理性。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孩子时,父母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在时间上又各有侧重:在孩子小时,母亲应该多负些责任,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长大以后,父亲应该多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心理特点有变化,照顾过细他反而会反感。
    
一是认识到父亲参与教育的重要性 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爸爸的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父母的教育方针和手段虽有不同,却有很好的互补性。女性教会孩子感性而深入细致地体察、凡是注意安全、三思而行;男性鼓励孩子增强逻辑判断、大胆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父母双方的争论与磨合之下,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感性与理性、豪迈与细致的完美融合;重视爸爸的教育作用,正视分歧,也是消灭教育误区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是充分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我们的孩子现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是女老师的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主;如果在家里父亲再放弃教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教育,哪还会有阳刚之气?能不“阴盛阳衰”吗?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个男孩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声音也像蚊子似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老师调查后发现,原来在家里孩子总是跟着母亲,母亲胆子很小,总怕孩子碰伤,因此对孩子“包着抱着”,孩子也就变得内向、胆小。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建议让父亲多和孩子接触,在家里以父亲的教育为主。于是父亲便常常带着孩子一起爬山、划船,他那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陶冶了孩子的性格。结果,孩子胆子越来越大,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三、学会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什么意思啊?你什么时候跟孩子的关系是好的,你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你什么时候跟孩子的关系是糟糕的,你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现在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之所以困难,不是父母讲的内容不对,是你和孩子的关系有问题。关系出问题了,所以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改变明天从改变今天开始。我讲这个好的关系,关系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

而改变关系从学会沟通开始。

说起沟通,很多小学和中学、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很挠头,在我和家长朋友们的交流和咨询中,家长困惑最多的也是亲子沟通问题。有的家长说孩子四年级就不听话了;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性很强,话都横着出来。你想跟孩子说话,孩子跟你没话说,进自己的屋里不出来了。没话跟你说,怎么办?你想教育他,他连听都不听,怎么办呢?

我认为其实沟通就是两个字“听”和“说”,那怎么听?如何说呢?

1)学会倾听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我们来看看“聽”这个字,望文生意:左边是耳字旁,耳听为王,右边是用心的来听。那我们真地做到用耳朵在听、用心在听吗?

我们说儿童教育的艺术首先就是倾听的艺术。什么意思呢?孩子说:今天谁谁打我了。有的父母就不明白这个:啊?打你,你怎么不打他?他打你一下,你打他十下。孩子说:我打不过他。你说:真窝囊,哪像是我的孩子!有的父母听孩子讲一句话,就有一百句话等着孩子。孩子看见你这么能说,老是说他,他就不跟你说了。孩子只要不说话,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在我的指导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上初二的男孩小光数学测验后回到家,晚饭时对妈妈说“妈妈,我数学考了70分,班里……”没等孩子说完,妈妈就打断道:“怎么就考这么点分?你就……”孩子说:“妈妈你别说了,我知道了”。放下筷子进屋了。这个妈妈很沮丧,说你看现在和他说不上话了。为什么?因为妈妈为了孩子数学在着急,孩子虽然取得了进步,可依然没有达到妈妈的目标。于是唠叨、挖苦、训斥成了家常便饭,说起来是滔滔不绝,孩子知道妈妈后面的话除了指责、抱怨不会说别的,心里的话就不愿意说,只好进屋里。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呢?我说你用心听孩子说话了吗?他说当时我一听70分心里早急了,还有耐心听他说下去,我的话就脱口而出。办法倒有就是--少说多听。先听孩子把话说完,其实小光后面的话是说:“班里只有5个人考了70分,因为老师出的题太难了我也很努力了。”而妈妈没听完孩子的话就说了那么多话失去了和孩子交流的机会。我们换个方式看看:听孩子说完考试的情况,妈妈说:恩,妈妈知道你努力了。考试挺辛苦的,快吃饭吧。把不会的题弄明白就好哦?小光说:嗯,我下次一定考好。妈妈说:加油哦!母子沟通的多融洽。我们这样去听孩子说话,孩子就一个劲说,孩子把话说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一个人对别人说的话多,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我说完了,我说的对吗?你怎么看?他就会用心听你的话,这个时候做妈妈的再给孩子一点建议,你看这样行不行?那样行不行?建议,你没有错。你这样帮助孩子,孩子就愿意跟你说话,孩子愿意把事情告诉你,你们亲子关系就会良性发展。

 

      2)学会說話:“說”:左邊是言字旁,右边是兑现的兑,意思是“言必行行必果”,错误的语言会兑现不良的结果,好的语言会兑现良好的结果。

我们做妈妈最大的缺点就是话说得太多,这也不放心哪也放不开,孩子都上初中了,害怕他不会看红绿灯,害怕他冻着饿着,于是在孩子耳边说了一遍又一遍,从不去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不等孩子说完就自以为是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工作都很忙,回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别看电视了、睡觉。这样怎么行呢?你要到孩子身边坐一会儿,摸摸脑袋:怎么样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有什么新鲜事跟妈妈说一下。你要多问、多听。然后才是说,孩子才会听。

我们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呢?全国调查发现,好多父母想不到,中小学生对父母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事?说话不算话。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带孩子叫“哄孩子”,你到字典查一下,“哄”字后面是一个什么字,就是“骗”。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的榜样;父母欺骗孩子也学会欺骗,因此父母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孩子,要想使孩成为一诚信的人家长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否则孩很难养成诚信的习惯。
  一7岁的男孩说:“我爸爸说只要我考100分星期天就会带我去公园玩但我真的考100分时爸爸却说他没时间”

8岁的女孩说:“我妈妈说只要我写完作业就让我出去玩,可是我写完妈妈还是不让我出去玩,让我再做5道练习题才能出去玩。但我再也不想做。”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数不胜数。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一次次“说话不算数”对孩子的危害:第一孩子会觉得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于是从小就会养成“轻率承诺”的坏习惯。长大后也会因为“失信”失去他人的信任;第二家长的威信会逐渐丧失,长此下去父母对教育的孩就会大打折扣, 孩子的事要和孩子商量。再小的事也要跟孩子商量。到了暑假,各种班,不要说给他报了五个班、八个班,跟他说:孩子,今天花了多少钱,你好好学习啊。孩子说:你跟我商量了吗?父母说:你懂什么啊?跟你商量什么啊!你就是不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想法意见。孩子有自己的主意是孩子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家里要给孩子发言的机会,比如说家里要买大件商品,采纳孩子的建议;让孩子有一种被尊重感觉、孩子心里才会产生真正的平等感、才会感到自己被尊重、才愿意和你交朋友。

们妈妈们学会了尊重孩子、听孩子的心声,学会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孩子就多了一份正确的引导,亲子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里孩子的幸福也越来越近。

俗话说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好沟通是听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母亲是学出来的。我们这些妈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就有必要潜下心来不断学习,转变自己的观念,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技巧,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技巧,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当然作为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我也非常乐意为家长们排忧解难,大家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尽管和我联系。

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做合格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

谢谢大家!

 

2009113日星期二)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