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庭教育中的几种误区

16年前 [12-19 17:12 周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如何教育好孩子又是许多家长现在面临的问题。有调查表明,我国有90%以上的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所以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认为多识字、学算术就是培养聪明孩子
由于长期受学校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小学的知识提前到幼儿期进行施教,错误的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认知的教育,严重违背了幼儿脑发育的特征。科学证实,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脑控制语言、文字、计算、逻辑等是理性的脑;右脑控制直观、形象、感觉、想象等是创造的脑。根据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的认知特点表明,0-6岁为右脑开发的关键期,也就是说孩子的认知是从直观事物的认识逐渐过渡到抽象知识的领会;幼儿阶段的学习是以大社会、大自然为课堂,生活即教育,体验即学习、探索即方法。而家长过多地剥夺了幼儿经验感受的机会,占用大量时间进行抽象死板的书本平面学习,不仅不利于幼儿大脑的开发,影响孩子的创新思维,而且大量简单枯燥的机械记忆的训练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南辕北辙的教育,反而会使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误区二:认为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就是素质教育
一些家长片面的认为让孩子多参加几个特长班就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于是不顾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逼迫孩子学这、学那。这种过早的定向发展,会造成儿童潜能的破坏性透支:据美国加德纳教授研究认为,每个人自出生起都具备八种智能的潜力,即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在早期得到很好的开发,将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大为有益。反之如果在幼儿期家长忽视儿童潜能的全面开发,厚此薄彼,将造成“木桶效应”——要将木桶装满水,需要木桶的每一块板子都同样长,否则,因一块板有短缺,其它木板再长,倒再多的水也会从短板口流失掉的。
误区三:认为一切围着孩子转,就是“爱”孩子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独生子女“六对一”的家庭教养模式,使家长对子女的“爱”,形成了怪圈。如,因为爱孩子,家长不许孩子碰这、不许孩子动那,等孩子大了,出现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不会收拾家务时,家长又开始埋怨孩子太懒;因为爱孩子,最好的房间给孩子住、最好的食物让孩子吃先吃、最好的衣服先给孩子买,等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家长又埋怨孩子不懂事,不会关心人;因为爱孩子而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单独外出、不许他接触外人,无意间为孩子设置了一道保护墙,无形中使孩子远离了社会,长大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