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08三号 杨君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一)

16年前 [01-20 22:09 周日]

对克拉玛依市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君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同的家庭形态、不同的教养态度、不同的对子女的期望值,特别是不同的家长素质,对于形成孩子最初的人格、体格和智慧以至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市的家庭教育状况,研究分析和探讨我市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从而真正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贯彻落到实处,20046月,笔者采取发放问卷(社区、学校和家庭)、走访、座谈等形式,重点在克拉玛依区3所中学(其中民族中学1个)、2所小学(均为民汉合校)的430名民汉中小学生和党政机关、部分企事业单位、“母亲教育沙龙”的近千名各族家长中进行了综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

一、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成为主流

本次综合问卷数据和座谈、访谈分析结果表明,我市家庭教育环境总体上呈现不断优化趋势,教育方法趋于科学化,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赏识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已成为我市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新理念”。具体呈现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家庭人际关系趋于单纯,家庭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随着子女的成家立业,我市多子女的“老石油”大家庭成员相对减少,家庭人际关系趋于单纯,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调研数据显示,有69%的家长积极主动营造“独生子女不独”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同孩子一起吃饭、走亲访友、游戏、看报刊、影视和做家务等一切时机,与孩子交流谈心;有96.4%的家长“支持或有选择地支持孩子与同学和同龄伙伴交往”,并给以适当的交友指导。有28.3%的家长遇到问题能够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流、或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给孩子写信等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有21.3%的家长通过“经常与孩子谈论学校生活”或“通过孩子的同学”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92.3%的父母表明自己“对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很了解”和“基本了解”。在“父母对你提出购买学习用品的要求”一问中,有40.4%学生选择“大力支持,不讲条件”;54.5%的学生选择“支持,有节制”;选择“不支持”的仅占2.4%。表明有一半以上的父母能够理智地处理独生子女的需求问题。

从对“家庭人际关系情况”的对比数据看,有77.6%的家长和81%的学生比较一致地选择了家庭成员“相处愉快,互相关心”;只有2.9%的家长和8.6%的学生认为“家庭矛盾较多,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吵闹,相处冷漠,互不关心”。有77%的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幸福。表明大多数家庭注重营造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二是多数家长注重“与孩子共同成长”,教育方法趋向科学化。

调研数据显示,家长是普通技术工人的占44.2%,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家长占90.3%;有56%的学生选择了“父母都喜欢读书”。调研表明,很多家长在自身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知识的同时,也注重通过购买家庭教育方面丛书、座谈音像资料和交流等形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72.6%的父亲和81%的母亲“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家长说了算”和“很少管教,任其自由发展”的仅占7.1%6.3%。面对“孩子犯了错”,有382名家长和219名学生选择“耐心地向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和孩子民主讨论,允许孩子申辩;从侧面暗示提醒孩子;点到为止,顺其自然”。选择“父母采取‘不理睬’、‘打骂挖苦’或其它惩罚式教育方式的仅占9.7%4.3%70.8%的家长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效果感到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有约28%的家长感到自己教育方式很失败。许多家长正经历着传统的教子观念与新时期教子方法不相适应的过程和阵痛。

三是多数家长重视“解放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调研数据显示,有63.4%的家长在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有80%的家长把“道德品质好、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身心健康、品行兼优”做为“好孩子的主要评价标准”;把“学习成绩好、身体好”列为好孩子的主要标准的家长占12.2%;仅有0.8%的家长把“老实、听话,不惹事生非”列入好孩子的主要标准。在“孩子遇到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时,55.2%的家长倾向于“先指导后帮助”,42.7%的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学着克服”,仅有占2.1%的家长“代替完成”。这些都表明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性。

在学生卷中,有 41.4%”的学生选择“自己会做的事喜欢独立完成,不会做的事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有27.8%的学生“不论自己会做不会做都愿意自己尝试去做”;有21.4%的学生“希望多得到大人的帮助”;只有9.6%的学生没有选择答案,表明孩子自主自立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吗?”一问中,有65.6%的孩子“无论和谁玩,一般都有自己的主见”;有12.3%的孩子“与低龄或同龄孩子在一起时较有主见”;有12.3%的孩子“无论和谁玩,都不大有自己的主见”。总体上看,有主见的孩子占多数,表明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主见的孩子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以高中、初中、4-6年级和1-3年级为例,选择“无论和谁玩,都有自己的主见”的比例依次为59.1%64.9%68.8%79.3%,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也许正是我们成人在教育中的某些不正确的行为,抹杀了孩子曾经有的主见。

四是多数家长教育热情高,尊重并赏识孩子的教育方式得到认同。

调研数据显示,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关注,期望和衡量的标准非常具体,而对孩子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方面则没有明确具体的判定标准,因而满意率呈现的差距明显不同。有25.1%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满意,63.9%的家长比较满意,只有10.8%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满意”。基本符合学校教育“优良差”学生“两头小中间大”的基本规律。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方面满意率则差距不大,多数家长比较满意。调查显示。有68.6%的家长“对孩子将来的期望”是“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文艺、体育方面的专门人才”、“当国家公务员”、“参军或当警察”、“当企业家”和“出国”;而希望孩子成为“技术工人、商业、企业一般服务工作人员”、“个体劳动者”的仅有1.5%;有24.1%的家长抱着“听其自然”的心态。可见,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而且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表现得越为明显。为了使这种期望不致于落空,近80%的家长为孩子投资在课余时间参加过“声乐、舞蹈、美术、器乐、英语、竞技类项目和航模、电脑”等方面的培训。有40%的家长为孩子请过家庭教师。认为“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特长班时顾及到了自己的兴趣,能够积极配合”的学生占68.7%;认为孩子“愿意学”的家长占75.3%,有 12.6%的学生“开始时能够积极配合,一段时期后不太配合”;有6.7%的学生坦言“虽然家长征求过自己意见,但自己表现不太积极。”有9.9%的学生认为“对家长报的班不感兴趣、没有考虑自己兴趣”,“不积极或被迫参加”。由此看出,家长的教育热情与孩子学习兴趣比虽没有太大反差,但毕竟还有11.3个百分点的距离。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59.7%的家长通常会直接表示“赞许、鼓励,或用亲昵爱抚的动作表示”;有19.9%的家长会“给孩子的热情浇点冷水,以免孩子骄傲”;用“当场兑现奖金或奖品”、“给予孩子奖励的承诺”方法来表彰孩子的比例分别只有8. 3%9.1%。可见,多数家长在引导教育和肯定孩子时,不仅更注重方法,而且更科学了。把家长的这种热情视为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并且转化为理智的教育行为,使其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应是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二、我市家庭教育存在十大问题

本次调研中,笔者发现,溺爱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在很多家庭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多数家长家长从来没有进行过家庭教育方面的专门训练。有些家长不愿意也很少想过要不断学习和寻找家庭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自以为不需要专门学习就已经是这方面的权威;明明是在“认认真真”做着伤害孩子的事,却自认为是“爱孩子”、“关心孩子”。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综合调研情况分析,我市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十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问题一:由宠爱而溺爱——“家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我市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可谓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孩子的一切需求,家长都竭力予以满足。仅从经济上分析:此次调研中,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才占37.7%,而孩子月均支出在5002000元的家庭就占35.6%。孩子月均支出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到1.05%;多数孩子消费额占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以上。可悲的是:很多家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却越以自我为中心。有专家指出,这种“宠爱”、“溺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不理智的“母鸡式的爱”。是一种家长完全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根本忽略孩子是否需要,能否接受的一种低层次的爱。这样做,孩子的情感、愿望、价值并没有得到家长的尊重。孩子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只能使孩子变得孤傲、冷漠、自私或者怯懦。这种教育方式长大的孩子,将表现为不能吃苦,意志薄弱,独立生活技能差,人际关系紧张,遇到问题束手无策,情商不高,还多伴有其它不良习性。

问题二:由期望而予以厚望——“重教而不会教”。突出表现为家长自以为她们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力图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强迫孩子从小就课余学英语、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等各种技能,热衷于考级、考分和所谓“神童培养计划”的实施,轻视了孩子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己对这一切保持一种狂热的态度,要求孩子也保持一种狂热的态度。家长热衷于培养孩子特长,期望孩子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然而孩子却被沉甸甸的“第二书包”压得失去了童年的欢乐,被家长 “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禁锢咒”束缚得丧失了求知的兴趣。这种典型的“教育狂”式的教育方式以家长自己小时候成长环境不好,有遗憾、期望通过孩子予以“补偿心理”的家庭居多。

在本次“学生问卷”中,有19.8%的孩子认为最烦恼的事情是“父母布置大量课外作业、练习题”以及“父母逼着自己练琴、画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有22.2%的学生感受到“父母时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使其痛苦”;有39.3%学生认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有17%的学生“希望父母多给自己一点自由的空间,尊重自己的意见。”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心理一旦极端化,必然在认识上诱发非理性思维,忽视孩子发展的实际,产生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今后所造成的危害是无形而巨大的。本次“学生问卷”中,有60.7%的学生认为“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父母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太落伍”;有27%的学生感到“父母虽然养育孩子很辛苦,但父母并不关心孩子的内心,令孩子孤独”,甚至认为“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伤害孩子很深。” 我们在座谈走访中了解到,我市不少初中、高中,甚至小学生中都产生过厌学情绪。优秀的多才多艺的中学女孩离家出走在我市已不止一次发生。应当引起有关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其实,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为了满足心理期待,甚至是虚荣心,混淆孩子心理上的“可学”潜能与教育学上的“应学”能力之间的本质差异,盲目的“选择”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各类“速成培训”、“培养计划”,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

问题三: 由疼爱而包办——“好好学习是唯一,小孩莫管家里事。”这类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事事都能替他包办。有许多孩子上了高中,自己的衣物都不会洗,家长也不让他们做。在本次调研中了解到,有27.5%的家长经常教育孩子“你是小孩,家里的事不用你管,好好学习是你的唯一任务”。许多家长把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一概揽到自己身上。他们亲手把一条重要的原则“孩子是家庭的成员,应该尽一份义务”埋葬掉了。

在本次“学生问卷”中,“被动干”或“不干”家务的孩子占76%;连“自我服务型劳动”都“被动干”或“不干”的占62.9%;能够“主动干”家务或“自我服务型劳动”的分别仅占23.6%37.3%。由此可见,包办代替养成了孩子强烈的依赖性。由于家庭规则和社会规则的不同,在“全包办”家庭中成度起来的孩子很难适应社会。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家长直到孩子上高中仍要在孩子身边“陪读”,喜怒哀乐随着孩子成绩的杠杆波动。因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诸事包办,我市有3名已考取理想大学的“大学新生”,因无法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在校的学习生活均陷于困境。其中两位母亲设法在孩子学校附近租房住下,继续料理孩子的生活起居;有1个孩子已被迫退学。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学业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问题四:由失望而冷漠——“给好心不能给好脸”。这种情况以知识分子家庭居多。孩子小的时候,聪明伶俐,父母脸上有光,百般宠爱。孩子长大后表现平平,或者调皮捣蛋,距父母的期望差距越来越大。于是,父母的态度大为改变,要么冷嘲热讽,要么冷若冰霜。有些家长得知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在老师家访“告状”之后,一两个月不跟孩子说一句话,用“冷处理”来宣泄自己失望痛苦的心情,以期达到促使孩子良心发现,痛改前非的目的。其实,这种“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育方式就是一种“冷暴力”,对孩子精神上的伤害不亚于“暴力行为”对孩子肉体上伤害。本次调研中,有36.5%的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采取过“全家人都不理他”、“不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关在房屋里不许出去玩”等“冷暴力”惩罚手段。有14.2%的孩子“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代沟存在”,有20.3%的孩子认为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主要是“父母不主动与孩子沟通或沟通能力太差以及父母脾气太暴躁,孩子害怕父母”等原因。有12.6%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的冷落和独处的孤独,而渴望“父母多关心自己”;有10.3%的孩子“希望教育心理专家能够教会父母赏识孩子的教育方法”;有31%的孩子“希望父母学会儿童心理学,更好地与子女沟通,当好合格家长。”

 问题五:由失望而暴力——“生怕不打不成才”。家长对孩子的暴力大多是在溺爱之后、失望之余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这种情况在文化层次不高和失和的家庭中比较多见。有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百般溺爱、顺从。养成了孩子刁蛮、任性的性格。当孩子长大了,父母又痛恨孩子身上的种种恶习,矫枉过正。有些父母性情粗暴,“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不对”,不是帮助孩子查找原因,而是以自己的心情、好恶作为是非标准,采取打骂的“暴力教育”方式,从拳打脚踢开始,发展到棒棍相加。本次调研数据显示,有9.6%的父母“经常打”孩子;有67.7%的家长“偶尔忍不住打”过孩子;有12.3%的孩子因“父母经常责骂自己”而感到烦恼;有18.2%的孩子“希望父母学会控制情绪,不要用武力教育孩子”;有1.9%的孩子“希望父母不要再打骂自己。” 有些家长把夫妻矛盾酿制的不良情绪反复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怕挨打心理导致孩子遇事常常不知所措,没有主见。据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介绍,我市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溺爱型”、“暴力教育型”家庭和“失和家庭”中。“暴力教育”这种由爱而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行为对未成年孩子心灵和肉体的伤害、造成未成年孩子犯罪的后果应该使我们的家长有所警醒了。

问题六:由“怕吃亏”而怂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将来“太弱”容易吃亏。出于“怕吃亏”的心理,对于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为孩子开脱。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灌输一些诸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毒攻毒”、“以恶扬恶”甚至“缺德、损德”的“自我保护”之道。这类家长为了狭隘自私的保护自我利益,对待他人疾苦、社会不平、弱势群体所持的“漠然无关心态”和“虚伪冷漠状”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很多社会上的圆滑世故之风就是这样通过家长不知不觉地传给了天真无邪的孩子。有些家长面对孩子间的矛盾和纠葛,指责他人过多,检讨自己不足。甚至为了孩子间的一点小纠纷与自己孩子的对手大打出手。在座谈中,有些教师不无担忧地告诉我们“有些家长很少参加家长会。因为孩子问题请家长到校更是困难;但如果他的孩子在校被同学欺侮,家长却能迅速赶到学校要求处理。”调研中,有些孩子坦率地告诉我们“父母很希望他做一个强人,所谓强人就是不被人欺负。”这种“怕吃亏”、“不吃亏”行为实际上就是“宁可占大便宜,也不能吃小亏”的“潜台词”,是与我国传统道德中“正直、善良、礼貌、同情心、谦逊、厚道”等优秀品质背道而驰的,是对孩子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唯我独尊、明哲保身和野蛮堕落欲望的培植、发展和放纵,是对孩子错误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孩子人格矮化和理想缺失、道德沦丧的根源。它比“溺爱型”更具攻击性。这种“怕吃亏”而良莠不分,以恶扬恶的家教方式,培养出的很可能是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反而会使孩子将来吃更多更大的亏”。许多未成年犯罪不就是因为“不吃亏”、“不愿吃亏”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吗?!透析我市中小学中违规违纪的“问题少年”和近年来因“持刀伤人”、聚众斗殴和抢劫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孩子的成长背景,我们不难找到这种家庭教育意识与其违规、犯罪之间的渊源。“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天职”,良好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追求。

问题七:由爱护而袒护——“树大自然直”。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有些家长处于保护孩子免受伤害的本能和“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总是替孩子百般开脱。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直言“只要你学习好,什么事都好商量,只要不违法犯罪,其他什么错爸爸妈妈也都可以原谅。”本次调查中,有6.2%的家长相信“树大自然直”的信条,认为“小时学文化,长大学做人”。甚至还有8.6%的家长认为“教育应是学校的事,家庭负责养育”。“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大了就懂事了。” 面对来自学校、同学和邻里对孩子的批评,有些家长不是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更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卸给学校、老师、同学甚至邻居身上。有个孩子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老师发现后告诉家长。家长面对孩子都已认可的赃物仍然找各种理由为孩子辩护。这种只注重孩子物质上的充分供养,而忽视孩子“精神”教育,甚至是荒芜孩子思想道德建设的家教方式,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极为不利的。孩子一旦产生“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了错有老爸老妈顶着”的想法,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孩子这种不断发展的欲望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像一辆汽车只有动力系统而没有刹车系统,开到马路上去肯定会出事故。孩子成年之后是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