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资料:未来的冲击与中国教育发展趋势

14年前 [03-27 00:12 周六]
未来的冲击与中国教育发展趋势
朱永新
showElementsTop(0); <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放到了21世纪,各国也几乎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教育在新世纪的地位与价值,开始研究未来的冲击与本国教育发展趋势,并着手进行全方位的面向2l世纪的教育改革。

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丁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以严肃的口吻警告习惯于乐观与陶醉的美国人:“当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们的大中小学在过去历史亡取得的成就和为美国及其人民的福利作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的同时,我国社会的教育基础目前受到口益增长的庸庸碌碌的潮流的腐蚀,它威胁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上一代还难以想像的情况开始出现了──其他国家正在赶超我们教育上的成就。”在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的一份报告中,吏明确地把视野投到了未来:“在今后的15年直到下一个世纪。我们的国家需要懂得如何学习的公民,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我们的国家将依靠有创造性的、能够综合和重新组织信息的公民,能从各个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公民。我们的国家需要能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中与人共享其知识和学术能力的人。”

闩本从1985年开始的教育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以面向21世纪为目标的,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中,就已把新世纪的要求放在重要位置。如报告明确指出;“时代向着21世纪飞奔,向着真正的国际化转化,向着信息为中心的文明社会转化,人类也从‘50岁寿命’转向‘80岁寿命’。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明,要求人们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恢复人类社会的文明,教育必须要跟上新时代的要求。”在报告的序言部分还提出,为使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获得成功,恳请全体国民能够理解和协助。

其他如法国、英国、阿尔及利亚、阿根廷、苏联、贝宁、哥斯达黎加、芬兰、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两哥、巴基斯坦、秘鲁、西班牙、斯里兰卡、多哥、喀麦隆、乌拉圭、南斯拉夫、丹麦、荷兰、罗马尼亚、塞拉利昂、瑞典等国,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未来的教育离不开未来的社会,未来的教育是未来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未来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但它是今天的延伸。未来是可以预测的。历史早已昭示我们,谁能摸准未来的脉搏,谁就能在未来的社会逐鹿问鼎。那么,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会有什么特点呢?

(一)未来社会的发展及其特点

1.信息化

信息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继《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之后的第三部名著《权力的转移》中曾揭示了这一基本特点。他认为,正在到来的新世纪,不沦现在看来多么混乱、无序,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知识的急剧膨胀与迅速传播。印刷出版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数量潮水般地涌来;电台、电视台,几乎每天24小时地“轰击”着人们的头脑。信息的迅速传播,导致了大国首脑的倒台,甚至政府的更迭。新的科学理沦和技术知识,每天都在更新,昨天还是科幻小说中的题材,今天就已变成了现实。工业、商业、金融业,正日益依赖于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公司间的信息战正愈演愈烈,已变得生死攸关。国家间的争夺也日益从谋取军事强权转向了科技竞赛。谁握有大量知识,淮就能在未来的世纪中获胜。随着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转变,知识与专业技能成了人们就业竞争的焦点。

在托夫勒的描述中,知识不仅是物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加速器,而且正日益取代有形物质的地位,成为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信息化的社会,自动化与计算机取代了大批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知识和信息投入生产过程后大大提高了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减少于用于原料、劳动力、没备、库存、运输等方面的资本投入。信息本身成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本。

随着被托夫勒称为“超级信息符号经济”的发展,现存的经济秩序也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知识密集型行业将取代那些主要依赖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制造业的地位而迅速崛起,昔日的工业巨头、金融巨头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权力正从他们手中一点一滴地渗漏出去。仍实行大批量生产的大企业、大公司,现在饱受繁文缛节、低效高耗之苦,代之而起的是那些灵活高效的小公司、家庭公司,权力正在分散化。

随着信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信息与知识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一场日趋激烈的信息争夺战展开了。过去,情报与反情报战争是国家间的事情;而现在,这种角逐正向一切领域渗透。大大小小的情报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获取情报的手段也五花八门。可以说,谁掌握厂知识和信息,谁就掌握厂支配他人的权力。也正是在上述意义上,信息产业已与高技术产业、金融业一样为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适应信息化社会是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巾心内容之一。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第三次咨询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在以新型信息化社会为主导认真开展教育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信息手段的潜力,促进向‘开放型学校’转变,形成把各类教育机构连结在一起的教育网,不断加深教育的活力。为此,必须适应各种学习要求,提高学习者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力争建立能灵活利用所有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体系,即‘信息化社会型体系’。”在这方面,应注意研究以下问题:第一,认真培养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其教育内容和力法;第二,确立教育各领域最适宜的信息媒介教材的研究、开发体制;第三,教师要积极并灵活地利用各种信息媒介器械及教材,使之能发挥帮助儿童自发进行学习的作用;第四,建立研究信息机械方面存在的弊端的体制。

2.国际化

信息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随着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交流的扩大,地球急速缩小,于是有了“地球村”的概念。

战后美苏称霸的两极现象随着苏联的解体已经终结,世界正在出现多极化。在军事上,美国的威慑力量也愈来愈小。1990年日本军事费用达40000亿口元,占世界第三位,有可能超越核阶段,发展最新式武器。第二世界有18个国家有了弹道导弹,10余个国家有能力生产化学武器、核武器和生物武器。在经济上,欧共体的外贸额已占全球1/3,在国外投资总额达3500亿美元,其巾46.2%在美国;日本在美投资也达600亿美元,索尼公司花34亿美元买下厂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三菱公司收购了美国洛克菲勒集团的资产,1989年起日本又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外援国;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长。多极化是世界格局的基本走向。

与此相适应,各个国家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了。任何一个同家都不能完全被孤立于国际社会而长期生存与发展,经济上的往来愈来愈多地打破国界,各国向国际社会开放,已成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的企业已不是只为本国而生产,而是面向世界并依靠世界进行生产。如英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年销售额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其中95%销往国外,它的高层领导中也有35%是外国人。闩本仅1988年在海外申请的企业法人就达6647家,1989年在欧洲的公司700多家,制造厂411家,雇当地工人75万人。与此相适应,跨国的联合体愈益增多,欧共体、北美集团、以日本为核心的组织松散的东亚集团,已成为90年代三个影响较大的国际经济集团。此外,由不结盟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组成的南亚区域合作,由阿拉伯也门、埃及等组成的阿拉伯合作委员会(ACC),以及拉美经济体系,拉美一体化协会、安第斯条约组织、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市场等,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并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在国际化的社会里,许多问题的解决,如战争与和平问颢,地球环境的问题、文化误解与文化摩擦的问题等,已非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能力所能及,而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只有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积极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解决地球—卜各种各样的问题作山贡献,参与能保全宇宙船“地球号”十态系统正常运转和使自然、人、机器共同生存的人类文化的创造,才能使国际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因此,适应国际化社会也是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仍以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为例,1986年4月23日发表的第二次咨询报告巾也十分强调:在考虑面向21世纪的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带来的可能性与问题时,既要求下一代日本人认识较以往更深刻、更广阔的国际社会,即认识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也要求他们具备能充分沟通日本文化与异国文化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国际礼节、对异国文化的理解能力等。而且,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为了使下一代日本人就国际社会中日本文化的历史、传统、个性等,正确认识各种文化所有的特殊性和潜在的共通性,普通性,有必要具备作为一个坚定的日本人的文化素养和能力。“这就要求在国语教育、语言教育、历史教育、艺术教育、德育的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外国教师和留学生问题,教育与研究的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重新认识以往的思想力法和处理方法。”

总而言之,未来的国际化社会,不仅要求每一个国家利民族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而且要求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向国际社会开放,把教育水平提高到比任何时候都要高的水平,培养出适应国际化的开放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是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通晓外语,具备外交能力,懂得国际礼节,而且是具备高度文化素质和能力的。

3.成熟化

所谓成熟化,是指先进工业国由成长而进入成熟的阶段。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咨询报告(终结报告),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成熟化社会的基本特点。

首先,在文化生活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社会保障的改善和高学历化的发展,国民的需求口趋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层次化。同时,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正从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转变为追求富有的精神生活,从强调数量转变为强调质量,从重视硬件转变为重视“软件”,从主张同质划一转变为主张多样化和自由选择。

其次,在产业经济方面,随着信息化、软件化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出现厂巨大变化。

再次,我们的社会正在迅速变为老龄化社会,如果不采取妥善的对策,则有可能导致失去社会活力。另外,越来越多的妇女正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劳动者的意识也日趋多样化。

并且,都市化的发展,造成厂山缺乏人际联系的分散的个人组成大众社会的状况,并由此而导致出现厂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削弱了团体意识和各种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力。而家庭中子女人数的减少、小家庭大量增加、家庭生活方式和父母就业形式的变化、父亲对子女的影响力的减弱等家庭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也同许多教育问题复杂地联系在一起。此外,在向成熟化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物质的丰富、生活的便利、闲暇时间的增加,往往容易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影响,使人萎靡不振、体力衰退,自我形成迟滞,并可能导致减少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削弱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甚至可能导致庸俗文化的泛滥。

成熟化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它首先表现在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充实人们的闲暇时间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自然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终身教育的倡导者朗格朗早就揭示了这一特点。他说:“在我们时代还有一个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闲暇时间的增加。在世世代代作为少数人的特权之后,现在闲暇已成为亿万劳动者都可以得到的了,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大地。人们公认,不久的将来,我们社会的成员将把比他们从事工作多得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娱乐。这便提出了他们要用闲暇时间干什么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其答案就有一部分用在教育上。第一点是必须要为了闲暇而进行教育,这就是说,人们必须作好准备并接受训练,以便有价值地使用这种自由支配的时间。第二点是在闲暇时间必须向人们提供教育,这就是说,人们把空闲的夜晚、周末还有几周或数月的假期中的一大部分时间,能够而且应当用于智力活动,用在学习和研究卜,用在可以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使他们从事各种艺术活动亡。”虽然中国尚未进入成熟化社会,但在部分地区和部分人身上,已表现出诸种成熟化的迹象,从现在开始,教育就必须逐步适应这种不断发展之中的需要。

(二)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今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在感受着未来的冲击波;每一个国家也都在调整自己的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趋势。从8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旗帜下,也试图不断地建构与调整,并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趋势。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教育的发展将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以培养心理素质为主的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规范,未来社会的冲击,首先会在教育目标上反映出来。如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曾规定日本的教育“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在1987年的教育改革的终结报告中又把这一日标具体化并调整为:培养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等。1988年9月美国发表的一篇题为《美国的潜能──人》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出厂面向未来的美国教育目标,即“面向2l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培养人们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中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未来教育的培养目标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总而言之,2l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这种人的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柯林博尔的说法,未来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三本“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性与开拓能力的。如果一个人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学术和职业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他还对持有“第二本教育护照”的人作了如下描述:“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的口。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意而不是总依赖着他人。”

无疑,上述“第三本教育护照”也是未来中国教育所要孜孜以求的培养目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与深入,21世纪的中国教育,将在加强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注重效益观念、开拓意识、拼搏精神、国际视野,这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也是未来教育目标的重心所在。

2.以加强基础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结构

未来社会中各国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国际竞争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是由一个国家的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教育力、文化力、国防力、外交力、政治力等构成的。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成功地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大抓了普及教育,重视丁基础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为日本在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以及生产、服务过程中的高水平素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基础教育在构建综合国力中特有的功能,各国都把它作为调整教育结构的改革的关键。如美国“促进良好教育委员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教育基础正在被一批新生的平庸之辈所腐败。这批平庸之辈威胁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幸福》杂志撰文认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并超越美国,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而“现在日本人使用的武器不是坦克、大炮和战舰,这些都是昨天的武器。现在依靠的是智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口益变成智力较量的高技术时代,美国学校教出来的却是大批文盲(每年有30%中学生辍学).厂家雇不到足够数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因而,“要尽一切努力来拯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了满足这一“出于美国生存的需要”,1985年出台了所谓《2061计划》的改革方案,全面研究了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改革的设想、步骤、目标及依据等。

在中国,加强基础教育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上与实践卜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加强基础教育的目的或出发点,一开始就是解决“公平”问题,即强调为最广泛的人提供教育机会,而不是或很少是从提高民族素质、加强综合国力出发的。这样,就必然陷入“公平”与“效益”的矛盾而难以自拔。如郝克明等在论述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诸多矛盾,如国际竞争和我国社会发展要求高质量的教育与我国教育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提高教育程度与普及教育之间的矛盾等等时指出:“解决这些矛盾必然要在效益与公平之间作出选择”。他们认为,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这种选择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要求教育机会更均等和人民文化水准更高,容易强调公平原则,不顾条件地勉强普及教育,急于构建一种形式上的全民教育体系,实际上会降低教育水准和教育的效益。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加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兴起,更加重了经济赶超的压力,急需拥有足够数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于是又很容易片面从效益出发,着眼于保证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和英才教育,甚至牺牲部分公民接受普及教育的权利。而这不仅与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相悖,还会由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加剧社会分层结构的不平等,重复一些发展中国家忽视基础教育的教训。因此,他们提出了建设未来教育体系的设想:“在保证全面质量的前提下,对公平和效益作出恰当的现实选择,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并据此筹划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形式和区域布局,提出符合21世纪国情的教育设想。”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技术员工的水平,关系到人们在牛产与服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不仅仅是一种机会与公平的问题,也直接是与效益相联系的问题,树立起基础教育的效益观,将是加强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也终究会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构建的趋势之一。

由于理论上的这种认识,在实践上相对也容易忽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造成基础教育不基础的现象。据统计,以大学生人均经费为100元计算,高中生是5.8元,初中生是4.7元,小学生是1.8元。一个大学生花费的教育经费比50个小学生的经费还要多。基础教育经费的短缺和条件的落后,使得基础教育的水平停滞、下降,从而导致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的现象未有根本的好转。所以,人的素质如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必将拖现代化建设后腿。加强基础教育将是调整教育结构必须重点保证的方向。

当然,未来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还必须注意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注意形成各类教育内部及内部与外部协调的动态结构,如高等与中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相适应等。

3.以学会关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

教育内容的改革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直接影响到未来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教育内容(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大致有现代化、地方化、综合化、活动化等基本特点,但也表现出以“学会关心”为基调的特色。

如所周知,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委员会曾提出过著名的《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为了适应知识陈旧率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市场急剧变化等形势,仅靠年轻时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一个人要“学会生存”,就必须按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来安排自己的一生。

但在80年代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面向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该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波尔却指出:终身教育理论提出的是经济和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巾场的波动对个人的挑战,而当前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挑战都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如大气变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来自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水污染,耕地减少,动植物种的绝火,森林被毁,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这一切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推行“全球合作精神”,也要求教育年青一代从只关心自我的小圈子中跳出来,学会关心超越自我的世界。这样,就引发了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的过渡。这次研讨会的报告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并认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在教育中需要学生关心的内容有:

──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

──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

──心他人。

──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

──关心人权。

──关心其他物种。

──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

──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在“学会关心”这一主题之下,未来教育将会在以下诸方面进行课程的改革:

一是加强道德教育的课程。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加需要呼唤道德、呼唤德育的社会。正如圆桌会议的报告所述,工业化导致了世界许多地方传统家庭的结束,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样,道德教育就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有的国家除开设公民课外,还开始在中学设立儒学伦理课。日本在1990年编写丁道德教育推进指导资料,强调根据学生道德性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实施道德教育,如对小学生在低年级着重进行基本生活习惯教育,中年级着重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高年级则进行公共心的教育等。在中国,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全球意识的教育,将是未来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是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瑞典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钼织者胡森教授曾强调,对于体现本国文化传统的文学、历史等基本课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吸收最新科技成就,并使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未来的社会将是科技高度发达的国际化社会,正因为如此,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尤显重要。这种“壮根”的教育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也会被提到应有的地位。

三是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在未来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整体化的特点,其结果是大量边缘学科、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纷纷出现。在教育上,也将逐步摒弃过去专门类别划分过细的格局,开设大量综合课程,使学生在综合的过程中学会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些国家已在教育改革的方案中考虑设置综合课程,如日本从1992年已开始把过去的“社会科”和“理科”合并为“生活科”,在小学开设。美国的《2061计划》把中小学13年所学的课程浓缩为12大类,即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以上属总论),自然界构成,生存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和思维习惯。由于综合化的趋势也在中国社会中初见端倪,教育改革中强调教育内容的渗透性与综合性,也将是势所必然。

此外,在教育内容方面,重视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育,也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4.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体东

在未来社会中,随着人们工作时间的减少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把人们的一生分为上学、工作、退休的观念将被淘汰。学校不再是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场所,教育已贯穿于人的一生。所以,有人认为,2l世纪的中国教育将是包括胎教、幼教、初教、中教、高教、职教、成教、老年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为人民提供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闲暇教育、转业教育、人生教育、保健与养生教育等内容的终身教育休系。也就是说,未来的教育将是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教育,是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的教育,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社会大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融合,构成了未来教育的潮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国的变化更加剧烈。自90年代以来,我国正在经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等几种态势并存。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进程加快,而全球化趋势口渐明显;但较诸既往的资本全球化,人类正在驶入的是一个新全球化的时代,它在性质、结构和趋向上出现重大转折,在产业轴心社会结构构成、内在张力、控制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发生重大转变。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今天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及各种教育机构中的受教育者,都将走向社会,为未来社会服务。建构什么样的未来教育,怎样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和大众,以适应未来形势的变化,教育界内外对此的探讨和展望从未停止过。

朱永新、徐亚东主编的《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邀请国内教育界的专家们就21世纪社会与教育作了展望与评述,而郝克明主编的《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则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与社会名流俊杰畅述未来教育的理想蓝图。有人认为,未来教育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二要建立全时空的大教育观。在时间上,教育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的一切学习机会;在空间上,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而且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即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建构学习化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结合,并把学校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三是教育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四是椎行教育的国际化以适应未来国际交往十分频繁的社会趋势。有人从八个方面展望教育的未来:(1)教育的目标与价值;(2)教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3)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4)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化;(5)教育的全球化;(6)教育的终身化;(7)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与教育方法的革命;(8)学校教育与教育的社会化。有人则指出未来教育将呈现十个特征,即贯穿终生的教育体系,中央与地方协同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教育运行机制,各级各类教育适度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加强,教育内容更新,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结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与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形式多样化。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一个我国未来“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个十年(2001~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教育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和先导。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张健、徐文龙对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体指出并论述了八大趋势。

第一,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认为知识经济向传统教育提出挑战,迈向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四种创新能力,即观念能力、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基础教育应该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打基础培养健康身体的素质、公民道德的素质、从事劳动的素质和专门人才的素质;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新的考试评价制度。

第二,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一体化。人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科研、教育、生产作为知识发现、传播和知识转化的三大社会活动是彼此分离的。但是,20世纪中叶以来,硅谷和128公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历程,标志着大学逐渐从经济发展的边缘走进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科技教育将成为各级教育的共识,职业技术教育会方兴未艾。

第三,从学历型教育走向学习化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逐步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轴、以获取学历为目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这种教育体系日益凸显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症结,如教育对象限定为青年人、复制现存的社会、倾向于与生活脱节、大法解决主要的社会问题、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既昂贵又无效率、抗拒变迁等。未来必须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改造现今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区、学习型城市),赋予学习以新的生命。

第四,从教育国家化走向国际化。中国“入世”将引发新—轮的教育开放热潮;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出现,将催生教育改革开放的新态势。教育要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公民,使他们具备能与不断缩小着的地球上的所有人共同生活与工作的意识和态度。以国际教育原则推进教育改革。

第五,从封闭式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进,一场教育革命将全面展开,它引发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与课程乃至教育体制、评价机制的变革,正在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教育将逐步走向信息化,其特征为:教材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全球化:教室电子化、学校虚拟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

第六,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职业定位都有深刻变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正逐步得到认同,创造力使教师职业超越单一的工匠式技能特征,并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创造变为唤起教师内在尊严和欢乐的原动力,教师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逐步优化。

第七,从办学体制单一化走向办学多元化。未来教育的新格局将是办学格局的多元化。教育体系中公办、民办教育的优势互补日趋明朗。民办教育的发展将方兴未艾,办学形式异彩纷呈,社会承办、公立“转制”、集团(公司)办学、股份办学、私人办学、事业单位办学、企业办学等民办教育办学模式出现。

第八,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各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历史地形成了极不平衡的教育发展格局、非均衡教育发展模式,而力求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区域特色和优势,走梯度推进之路。先发地区实行“一流教育”,加强辐射;后发地区实行“拿来主义”,梯度赶超。不过,笔者认为,非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最终必须走向区域均衡与共同发展。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