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进行一种理想的教育,在表扬和鼓励的激励下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也轻松愉快,孩子听了也开心舒服,没有负面的批评、惩罚,可在现实中,那是不可能的,人无完人,更别说活泼好动的孩子。说到惩罚,人们常常会联想到体罚,其实那是两回事。惩罚是指一定时间内剥夺孩子的某种权利;限制孩子某种精神上的需求和物质欲望;不允许孩子做想做的事,不想做的事却强制孩子去做;短时间内不满足孩子正当需求,不使其合理的愿望实现,由此让孩子得到痛苦的体验。这就是通常讲的惩罚。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如果犯了较严重的错误,光用批评还足以引起深刻教训时,适当配合惩罚,教育效果更佳。偶尔、正确使用惩罚,确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对孩子使用惩罚必须谨慎适时,方法正确,目的明确。
一、谨慎使用是惩罚的前提。
惩罚虽然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用得好能给孩子非常深刻的教育,甚至终身都有作用。但是,惩罚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教育方法,而且孩子经受惩罚时会带来相应的痛苦。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惩罚是件很棘手的工作,需要大人特别注意,掌握分 和非常细心,使用惩罚尽可能少些,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用它。”滥用惩罚全使孩子经常处于消极状态,事事处处提心吊胆,还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对抗。因此,在日常教育中要尽量少用。能不用的就尽量不用,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还是不用为好。
有的家长对孩子时时惩罚、处处惩罚,这样会使孩子习以为常,于是他就满不在乎、无动于衷,从而大大地削弱以至完全失去教育效果。经常惩罚孩子,孩子可以忍受这种精神的“痛苦”,于是。孩子会与你对立或对抗。当处于某种情景时,孩子会选择宁愿冒险受罚半个小时,而去痛快玩2小时。这就是常说的“骂疲了”、“打疲了”的情况。谨慎使用是惩罚的前提。
二、惩罚要恰当
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才需要受到惩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都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性格、一贯表现、所犯错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切忌乱罚!
1、惩罚须配合表扬或奖励。
教育孩子,单靠惩罚是肯定不行的。单靠惩罚教育会伤害孩子的人格尊严,会形成负面教育,适得其反。因此,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或犯有错误时,首先应肯定、表扬他做得对的或取得的成绩,然后再针对他犯的错误进行必要的惩罚。如孩子与人打架时,必须肯定他“你没有先骂人是对的”“但你在他骂你时,你不应当打他。你应该先告诉我,让我来处理。你现在却打了人家,这不对,应该受到惩罚,你到那里站着反省一会儿”。
2、惩罚不能伤害孩子的人格。
在选择每一种惩罚方法时,应使之建立在新生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唤起孩子的良知,启发他的自觉性。惩罚只能孩子的某一行为,而不应伤害孩子的人格。孩子骂人了,你只能就骂人这一行为让他赔礼道歉,而没有必要大骂孩子“你这个孩子不是好孩子”“你这个孩子太坏了”等等。另外,不到万不得已时最好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惩罚孩子,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遭受打击、侮辱之后,他们会感到整个世界都遗弃他,我们不要把孩子想得过于坚强,以为风霜雪雨的洗礼能锤炼他的意志。孩子的心灵其实是脆弱的,在大人眼里看似小小的打击,在孩子眼里可能会放大几倍,有的打击甚至是孩子自己的力量无法承受的。
3、只能惩罚适时的错误行为。
孩子毕竟是孩子,好动好玩,再加上自控能力差,常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对孩子的惩罚中,只能惩罚孩子“刚才”的错误行为!不要将孩子过去的陈谷子、烂芝麻之事搬出来说个没完没了。更不能就此将孩子的未来说得一钱不值,给孩子的未来下结论,以免孩子就此开始破罐子破摔!
4、惩罚目的明确。
孩子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有限,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讲不清道理”,就不跟他讲清错在哪里?为何受罚?让他受到莫明其妙的惩罚,那同样会失去惩罚的效果。孩子受到惩罚后,由于恐惧有可能被迫按大人的吩咐行事,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如孩子私自外出玩了很长时间,父母找了很着急,惩罚他时如不告诉孩子为什么会受罚,孩子可能会误以为不应该与那几个孩子一起玩,不知道错误的实质是“外出没有与父母打招呼”。
5、惩罚孩子应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
如果你只惩罚而不告诉孩子他正确的行为,那他可能会在下次碰到同样的事情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他无所适从,不知该怎样做?如孩子与人讲话没有礼貌,惩罚后应教给他如何与人讲话及常使用的礼貌用语等;孩子打了别人,受罚后应告诉了孩子如何对待别人的不礼貌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宽容别人;什么情况下告诉老师;什么情况下告诉父母等。
6、惩罚言语忌过激。
生活中总有一些父母声称“打死你”“打断你的腿”等,实际上你做不到,也不能做!这种惩罚不但起不到惩罚的作用,反而使父母的威信大减!
7、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但不要“干打雷不下雨”。
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可以在惩罚前告诉孩子如何改正错误,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或当孩子受到惩罚后,过一段时间主动提出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老吓唬孩子如何如何而不付诸行动。
三、惩罚不是体罚。
惩罚孩子不要除了打就是骂,这种惩罚实际上是体罚,家长一怒之下拳打脚踢,势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体罚甚至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种种心理创伤,使孩子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或者形成固执倔强的性格,甚至对父母、对别人使用“暴力”。体罚会逼着孩子说谎,还养成“欺软怕硬”“两面三刀”等种种不良品德。捷尔任斯基曾说:“不要打自己的孩子。但愿你们对孩子的爱,可以制止你们那样做。要记住,当孩子还小,无法自卫时,虽然用鞭笞教育比较省心省力,但当他们长大之后,你们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并不会是愉快,因为你曾经以过度的严厉和体罚伤害了他们的心灵。”打骂等体罚,作为最原始、最野蛮的教育方法,在我国整整风行了两千多年。几千年来“棒头之下出孝子”被作为封建专制教育的信条,流传至今。打骂孩子的现象,在家庭中至今还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打骂孩子只会给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只能培养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顺民,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的适应21世纪发展的现代公民。所以,我们应杜绝体罚。
在家庭教育中,用正确、得体的惩罚取代野蛮、粗暴的体罚,表扬为主,辅以正面的批评教育,加以适度的惩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