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理解您 |
[ 季淑华 ] |
老师我们理解您
——看赵老师的博文所想到的
赵老师的博文如下: 昨天下午的语文课上,我又对学生发火了。 开学以后,面对学生的顽皮、违纪,我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宽容地对待。自以为已经修炼到家,便放松了警惕。哪知一不小心,就旧病复发了。 事情的起因是:假期里布置了背诵古诗词、阅读文学名著,开学后要考试检查。考虑到学生可能会遗忘,而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便在头天下午把卷子发给学生,要求只能看,不准写,可以提前把自己不会的查查记住,第二天考试。本以为学生应该很重视,一定会认真对待,考试时半节课就能做完。哪里知道,等到昨天下午课堂上让做时,不少学生竟然有好多句子都填不上。教室里不断有说话声,怎么制止都没什么效果。这时候我心里越来越不高兴。等把卷子收上来,看到四分之一多的学生,卷子上大片空白。这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心头的火气再也压抑不住,一下子窜了上来。面对全班学生,劈头盖脸地训了起来。训完了,也下课了。回到办公室,心情不但没有因为发泄了怒火而平静不下来,反而更加烦躁。现在想来,是为自己的失态而悔恨。 学生不按要求做,没有完成布置的任务,肯定是有原因的,自己不了解、不分析,就是发再大的脾气也无济于事。训斥只对那些学习习惯好、能按老师要求做的学生管用,而那些总想偷懒、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恐怕连我训的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批评教育的作用几乎等于零。不,不是零,而是负数,只会增加我与学生之间的隔膜,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涵养不够。 看后我想起高中时发生的一件事: 读高一时,那时的我们虽青春年少、但却爱憎分明。 有一次数学老师的解析几何课上,老师连讲两节用解析法去分析解题,可是老师当留下最后一点时间提问时,竟没有一人用的是新学的“解析法”,而全部用的是初中学的最原始的“几何法”去完成解题过程,看到老师铁青着脸问有没有人会用“解析法”来解这道题,结果全班鸦雀无声。 我们这位可敬的男老师沉默了近1分钟的时间,哈哈,当时的那1分钟可真够慢慢长的呀,我感觉心在咚咚的跳,(我想到了一句话:不是在沉默中暴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呀)果真老师用发抖的、低沉的男中音说道:“我用了近两节课的时间讲的课程的‘精华’都在这‘解析法’三个字上,可是竟没有一人理解,如果还用‘几何法’来解,你们还上高中做什么?初中毕业就可以了!你们的头脑呢?思想呢?智慧呢?自己去反思吧!” 说完还没有到下课时间,老师拿着教案扬长而去。 没想到这顿脾气发过之后,让我们大家都感到深深地自责,于是学习委员主动走上讲台和大家一起分析、热烈讨论,终于搞明白了这节课的解题方法和精髓部分,学习委员和大家商量,让每人拿一张白纸把老师刚才给的这道题,公公正正的答出来,并写上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我们记住了!” 我们理解老师的苦心,牢牢地记住了“学习要吸收精华”的教悔。感谢老师的发火,当我们继续高中学习直至毕业、当我们继续升学直至深造、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直至成家,我们都感觉那节课“回味无穷”。 多年后当我们大家去看望老师时,老师也不再年轻气盛了,大家聊起话题竟都没有忘记老师那次发火的过程,并深有感触地、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的发火,没想到老师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那天他回去后,也流泪了,并告诫自己不再发火。可是我们真的能理解老师的苦心,也感谢老师的发火,我们开玩笑地说:“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才能风风火闯九洲。”…… ……赵老师我相信您的学生们会慢慢理解您的苦心……不要太多的自责,相信孩子的判断力、辩别力,他们应该明白“严师出高徒”是财富啊……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