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由来
纵观现今超常儿童或少年大学生,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婴幼儿时期他们的父母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注重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十分重视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中,重视孩子识字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早期就能汲取书海中的各种知识来开发孩子的潜能。
早期识字阅读有利于婴幼儿发展联想能力、提高专注力,语言的快速发展,从而起到婴幼儿的潜能开发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如果不识字,就不会阅读,那么获得知识就只能靠亲身的经历去感知、认识事物这一条途径了。而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以后,便能看书看报,这就为孩子又开辟了一条获得大量知识的新渠道。研究表明:人的知识有80%是从阅读中获得的。
我是在怀孕期间偶尔在电视节目中接触到冯德全的《0岁方案》,并迅速的与冯德全《0岁方案》研究院取得了联系,邮购了一整套的早期家庭教育教育书籍《0岁方案》及其辅助的教材。从孩子出生后按照书中的理念与方法对孩子进行了早期家庭教育,在孩子不到3岁的时候,特别是在早期识字、阅读、语言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孩子在29个月的时候,识字大概1000多,进入了半自主阅读的阶段,在固定的时间必须要求看书,并主动读出来,这个时候的语言发展已经可以表达出自己思想的程度。
很多家长纷纷询问我婴幼儿的识字方法,但是一段时间实践后,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很多家长反馈:我家的孩子就是不学不认不看书;我家的孩子开始的时候很感兴趣,后期就一点也不学了;我家孩子见到书就撕;我家的孩子看到字就跑;还有一些家长反对婴幼儿识字看书,认为没有必要等等。从大家的咨询、反馈及我的跟踪询问,发现了婴幼儿对不识字、看书不敢兴趣的成因。
二、两三岁婴幼儿对识字、看书不感兴趣的家庭教育成因分析
(一)观点理念的误区
1、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忽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怀特教授(Burton L.White)是美国著名的幼儿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入学前教育研究所项目主任。他对3岁前幼儿的发展与教育进行了长期研究,其名著《生命的头三年》在美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婴幼儿智力发展与教育方面,怀特认为8个月以后两年多的时间是关键期。8个月以后幼儿逐渐显露出三个特征:(1)有强烈的好奇心;(2)初步听懂一些语言;(3)喜欢学习模仿。因此,这期间,家长和托儿所老师若给婴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供他探索,热心与他谈话,教他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甚至教他认识一些图画和符号等等,幼儿的智力发展就会加快。
有研究发现,人类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集中在0—3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总结认为:人的智力有50%是在4岁之前形成,另外30%到8岁时形成,其余的20%到17岁时完成。
以上研究结果充分的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而我们老一代的家长不知道早期教育这门科学,当知识爆发的如今,我们有了这么多的研究成果,我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早期教育给人一生带来的影响,而去重视早期教育。
2、怕早期识字阅读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大家知道,婴幼儿每天在接触外界的时候非常的兴奋,这就是他们本能的要去探索世界,他们同时被动的接受着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信息刺激大脑,而这些孩子也会本能地去接触、认识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极其丰富的信息都在刺激着大脑,从而让孩子的脑细胞快速的生长发育,而让他接触、认识一两千个汉字符号,阅读一些彩色鲜艳的书籍,难道就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吗?
另外,生理学实验数据表明,婴儿出生时,就具有与成人一样多的脑细胞,约一百四十亿个,6个月以后数量就不再增多。3岁左右的儿童,其脑的重量增加到成人的三分之二,约900~1000克左右,3岁儿童大脑皮质细胞机能的分化基本完成。7岁时脑重就基本接近成人水平。这就说明,婴幼儿的大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娇嫩”,而经受不住太多的信息刺激。相反接受的外界有效的刺激越多,孩子大脑神经生长的越多,越快。
3、认为上学以后还得学,现在学是多余。如其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花掉大量时间识字,不如让他快快乐乐地玩玩,等到上了小学再识字也不晚。其实,这些想法主要是对小学生识字和婴幼儿识字有不同的特点,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产生的。
第一,识字教学的性质和目的不同。小学生识字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有指标、有进度要求,带有强制性;而婴幼儿识字是儿童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没有计划和进度,以培养识字阅读兴趣为目的。
第二,识字教学的要求不同。小学生识字要达到“四会”同步,即会读准字音、会认清字形、会理解字意、会书写或默写;而婴幼儿识字根本不要求“四会”同步。“一会”也可,“两会”也行,对词意不作多的解释,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去领悟其意,而书写就更不作要求了。
可以说婴幼儿识字是为孩子上小学作好了前期准备,减轻了小学生识字的负担,为孩子向字、词、句的纵深理解和应用,提高阅读能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试想:假如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有识字,上小学他正在努力地完成“四会”同步的学习任务时,而那些已在幼儿时期识了许多字的孩子,此时不但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后“两会”的任务,而且还能抽出大量时间快快乐乐地看他喜欢看的书籍。这两者相比,谁的优势大呢?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婴幼儿识字不是多余的事,而是为孩子后续教育打好基础的事。
4、早期识字、阅读,是否以后上学,就没有兴趣学了。这种情况只会在单纯识字的孩子身上发生,因为他发展不全面、不平衡。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阅读,婴幼儿所见是有一定范围的,不可能在早期就亲眼看到体会到很多的知识面,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早期的培养其识字阅读的兴趣,那么孩子在书里汲取到极为广泛的知识面,提升了婴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理,而去探究原因,从而更增加了孩子的学习的兴趣。
很多家长把早期教育理解为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用枯燥的方法让孩子解释知识,这种理念和做法才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如果在抓好孩子早期识字阅读的同时,抓好广泛兴趣和优良胜格的培养,那么孩子识字早是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
5、认为早期识字会阻碍想象力的发展。早期识字阅读有利于婴幼儿发展联想能力、提高专注力,语言的快速发展,从而起到婴幼儿的潜能开发的作用。比如:不识字的婴幼儿看到图片里的一只狗,只会想到图片中狗的样子,而识字的孩子看到“狗”字后,会想到很多品种的狗,把“狗”想象成他所见过的任何一只狗。从而更扩大了孩子联想和想象能力。
事例:我的儿子,22个月的时候,已经识字1000多,29个月的时候已经能够进入了半自主的阅读状态。我对他说“你的口水流出来了”,他马上就能接到“北方物流”,流是一样的;我说“你的皮肤都干燥了”,他马上就说“皮特(米奇妙妙妙屋里的人物)”;他拿不到很高的东西,我说“你太小了”,够不到的,他就说“狼宝宝的肚子饿了(这个是个小故事,说的意思是狼宝宝的肚子饿,想吃大象等很大的动物,那些动物都会和狼宝宝说“你太小了”这句话;接着马上说“香港购物节,“够”和“购”是相同的发音);他上电梯回家的时候,当有很多人的时候,他站在地上,他感觉看不到上面的灯光了,下面很暗,就自己说“一团漆黑,看不到光了”;看到别人拿望远镜,就说“用望远镜找找米妮(米奇妙妙屋的情节)”;有一次我带他去体育馆看打羽毛球的时候,我带他到卫生间,他进去后抬头看了后就说:“真奇怪,怎么没有排风扇?”我问他真奇怪是和谁学的,他说“两只老虎真奇怪”;每次我用钥匙开门的时候,他都会说“小白兔乖乖,把门打开”;带他出去玩,他看到一位爷爷坐在椅子上,旁边放了一支拐杖,就去拿,我告诉他那是拐杖,并告诉他爷爷为什么用拐杖及拐杖的作用,他没等我说完,就说“拐杖就是拐弯的帐篷”等等,这些都充分的说明早期认识阅读对孩子联想能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6、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盲目性、无原则的比较。由于现今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把目光盯在了学习上,很多家长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盲目地、刻意地、知识技能灌输式的“早教”,听到那个孩子会什么了,就想自己的孩子也会,看到哪个孩子会什么了,就马上回家训练自己的孩子,而是学习科学早教方法培养孩子,势必造成孩子的厌学和排斥。
冯德全早期教育专家,这样认为早期教育,早期期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它是人类巨大潜能的最佳期开发,是人的基本素质的优育与呵护,是幸福人生的奠基,是优秀人才的基础工程。早期教育主要靠良好的“潜教育”:即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对牛弹琴,只管耕耘;环境濡染,榜样诱导;积极暗示,注重鼓励;教育爱,杜绝溺爱;讲究爱态,控制情绪;以及培养良好习惯,形成发展定势等。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用在早期教育上最恰当不过了。
(二)使用方法的误区
1、识字卡使用的误区。不少父母一开始教孩子识字时,总是借助于彩色图片,先叫孩子识图,然后教他识字。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婴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看图能引起孩子强烈认字的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看图不看字,影响识字效果。用白底黑字的卡片来教,刚开始孩子有些不喜欢,但习惯以后效果就会很好。
2、从简单的入手教,而不是以兴趣为主。按照一般人的想象,似乎笔画越少的字越容易识记,而笔画越多的字越难识记。这种想法对于婴幼儿识字来说,就不一定正确了。笔画多的字写起来要多费一点时间,但仅就识字而言,一个字笔画的多少跟识字的难易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婴幼儿识字阅读完全是靠自身的兴趣,因为婴幼儿的注意力非常的短暂,如果不是自身感受到、体会到的东西,他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兴趣才是孩子识字乃至早期教育最为关注的话题。
家长只是把简单的字拿出来,有些是孩子的无法的理解含义,就不会接受,如果家长把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用词组的方式写出来,并读给孩子,孩子就会很快的理解和接受。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强大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引起幼儿主动探索用心观察。
3、不掌握婴幼儿成长及学习特点,按小学生的学习的方式传授知识。很多的家长都会和我说:“我知道早期识字阅读的重要性,我也教孩子识字和陪他看书读书了,可是孩子就是不学,怎么办呀?”
经过询问发现,这些家长只知道对孩子好的就去做,而忽略了婴幼儿学习和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方法,他们在培养孩子早期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机械的让孩子坐下来,告诉孩子这是“田”,“天”“奶”等等,孩子看了两眼,转身就跑了,家长抓回来再教,孩子再跑,结果是家长生气,孩子觉得好玩,心想:“真好玩,这样妈妈能追我,”下次再教的时候,孩子看都不看就开始跑。
很多家长陪孩子看书的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当你抱着孩子翻开一本书的时候,刚翻开第一页,孩子就抢过来,自己翻,没等看到什么内容,就又翻了,翻不到1分钟就挣脱家长去玩了,弄得家长素手无策,或者呵斥孩子不要乱翻。时间长了,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看书了。这是因为婴幼儿的专注力是非常有限的,3岁的孩子的专注力是5分钟,小一点的孩子能保持2分钟,就很难得了,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掌握一定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培养。
4、没有将识字和阅读有效地结合。有些孩子已经认识了近1000字,可是就是不会阅读,在看书时父母执照单个字能读出来,指着词组或句子就不会读了,这是因为在识字的过程中,没有把单字和词组、单句结合起来教,还因为在识字的过程中,没有把阅读同时跟进,认为识字多了,自然就能读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孩子在识字时只是记住了单个字,并不理解字的含义,家长也没有引导孩子认识并理解词组,因此孩子在阅读书的时候,就会机械的读出单字,不会连续的阅读。
5、识字方法单一,不会变通。婴幼儿的成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在孩子小的时候采用环境濡染法培养孩子识字阅读,也许可以取得很有效地成果,但随着孩子的月龄的增长,孩子的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大,越来越喜欢在室外玩或玩各种玩具,黑底白字已经不能够吸引他的目光了,家长要不断的变换方式使孩子保持对识字阅读的兴趣,只用单一不变的方法势必造成孩子的厌学或不吸收。
6、缺少持之以恒的行为,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阅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个习惯培养最少要不间断的21天的重复,对婴幼儿来讲才能形成暂时的规律性的习惯,但是这还没有形成终身的习惯,所以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建立在长期、有效的基础上的,今天想起来和孩子一起读书,读一会,明天没有时间了就放下了,后天外出了又停止了重复,这是对一个习惯的培养最为重要的不利因素。
还有些家长是以自己的作息时间作为陪孩子的时间,中午才做完家务,想起来陪孩子阅读,可孩子睡觉了,下午想和孩子做识字游戏了,孩子又要去室外玩了;今天是晚上亲子阅读,明天就是上午;没有形成固定陪孩子的时间,孩子也不会因为你的时间而去完全服从你,时间长了,不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三、指导婴幼儿识字的方法
我早在孕期就有幸接触到了冯德全教授编著的《0岁方案》,并把这套早期家庭教育方案用到刚出生的孩子身上。在儿子2岁半,性格、行为、喜好都没有明显的固定的时期,他的识字和阅读已经凸显出来,语言的发展已经非常好了。
我总结出了四个基本的方法:
1、环境识字法。在孩子出生后不久,我就在家庭中布置起识字的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这就是在婴幼儿生活的地方要让他能常常看到文字,把识字环境布置起来,把字贴到相应物品上或墙上,让孩子天天随着爸爸妈妈看这些字。
作者自从孩子出生后,就把家里的各个用品上贴上相应的汉字,如在电视上贴上“电视机”、在并向上贴上“冰箱、在门上贴上“门”、在窗户上“窗”等等文字,每天抱着孩子指读给孩子看,并和孩子说引申的含义,比如:教孩子认识冰箱的时候,先指读“冰箱”的汉字,然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箱,是银灰色的;认识“门”的时候,告诉孩子门是紫红色的,这个门是防盗门等等。我们知道婴儿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孩子耳濡目染,天天视听,不多久就习惯于认人识物,慢慢地认识和理解了大量的人间事物。如果我们在婴幼儿生活的地方,也能让他看到文字,并经常随着大人读字、摸字,那么他就像认人、认物一样,也能把文字当成物和人来认识,以后大人说字,孩子会用眼睛去看字或用手去抓字,把字找出来。
2、游览识字法。我带孩子出去玩时,看到广告、标语、门牌、路牌、等等上面的文字时,就指一指,读一读。在给孩子吃东西或买东西的时候,都要把包装上面的字指读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会形成识字敏感,还会养成看到文字就能读出来的良好习惯。
记得他第一次自己看到字主动读出来,是在他16个月的时候,他的语言发展很好,说话比较早,12个月能说出1个字,14个月的时候就能说出3~4个字的词来,有一次我们夫妇带他出去玩,回家的路上,当爸爸开车走在一座立交桥上的时候,他突然指着窗外说“2008奥运会”,我们都比较吃惊,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前方桥的上面有个大牌子,上面很醒目的写着“2008奥运会,北京欢迎你!”的宣传标语。那段时间无论电视还是广播都在宣传奥运会,我就把“2008奥运会”几个字写了出来,贴到了墙上,那时候他还说不出这么多字来,随意的和他说了几次,没想到=当孩子在不同的地方见到相同的字的时候,就主动的阅读出来了,由此可见平时对孩子的识字敏感性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方法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每次外出游玩或坐车的途中,给孩子指认户外的汉子,尤其是每条街的街牌名称,多次都的路,基本我儿子都能认得了,以至于达到孩子认路的习惯,到了那条街有时不用看街牌就是到名称,去奶奶家该向哪个方向走等等,孩子都能基本掌握。
3、亲身体会识字法。“亲身体会识字法”就是在孩子的实际生活中,玩过的东西,喜欢的东西,看过印象深刻的东西。同时将文字和这些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使孩子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到文字、学到文字。
比如:某一次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玩钓鱼捞鱼,孩子自己拿着儿童用的鱼竿或网子在一个大的水槽子里去钓或捞塑料材质的鱼,但是孩子玩得非常兴奋,以至于玩了三小时也没有玩够,回到家,我就把“钓鱼”和“捞鱼”两个词组写出来贴到了他的小床上,并和孩子一起回忆当时玩的过程,当天晚上孩子睡得很早,大概睡了四小时左右的时候,突然自己坐起来找到那两个词大喊“妈妈,这就是钓鱼,这就是捞鱼,就在这”。这两个词从我贴到墙上后,就教了他一边,他就睡觉了,就这一次就能让孩子印象这样的深刻,完全是孩子的内在兴趣和兴奋点处使孩子非常快的认识了字。
每天睡觉的时候除了看书外,还要和孩子一起回忆这一天都做了什么,第二天和孩子一起把昨天玩的路线画出来,并把路上看到的牌子写出来,再次的让孩子回忆指认,这样既起到复习的作用,同时加深了孩子的记忆能力。
4、游戏识字法。“活动游戏法”就是将识字活动以和孩子做游戏的方式进行,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文字,这就是“活动游戏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2~3岁半的孩子。2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不像1岁左右时任大人“摆弄”,对单调的教育活动不感兴趣,你要教他,他就跑。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识字教育,必须多用游戏的方法。要将识字教学融入游戏中,这样孩子才有新鲜感,才对识字感兴趣,从而不知不觉地认识汉字,这就是“活动游戏法”的基本原理。
其实游戏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大人稍作一些思维或变化,就是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游戏。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让孩子找。找到了,读一读,表扬一番。也可让孩子去藏字,妈妈找字,读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么玩具,就在玩具上写上相应的字,让孩子认读。
(3)做动作:边教字边做动作;教“跳”字做一个青蛙跳的动作……等等。凡是动词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加深印象。
(4)装表情:教育些带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 要有脸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带动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孩子识记。
(5)钓鱼识字:把字卡当作鱼撤在地上,让孩子去“钓”,钓来一个字卡教一个字,此法可把孩子认过的字当作鱼让孩子钓。成人读一个字,孩子必须钓到那个字,读出那个字才算钓到了“鱼”。也可以几个孩子比赛看谁换钓到“鱼”。这方法用来复习巩固效果好。
(6)表演识字:让孩子表演他最喜欢做的游戏,如孩子喜欢当小大夫,就让他坐到写有医生的位置上,对病人问这问那,用一听筒在听,开药方,打针……这时候教育他识读,“医”“药”“病”“针”等,就不会太难。
(7)吃东西识字:孩子在吃东西时,往往是最高兴的,这时教他识读字,兴趣也会高些。如削菠萝时教“菠”“萝”,切西瓜时教“西”“瓜”,吃棒冰或糖果时教包糖纸上的那些字。
(8)讲故事识字: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把故事中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下来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让孩子复述时再认一认。这样既不影响讲故事、故事,认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牢。
(9)游动物园识字:把许多字卡围成一圈当作动物园的围墙,“围墙”里面放许多写有各种动物名字的字卡。说有许多小朋友要上动物园去玩,开哪个门进去呢?看门人说走“××”门进去安全,如果开错门,老虎会逃出来咬人的,这时候要孩子去“××”门,开对了才能进动物园,开错了重开。进了“动物园”让孩子捡一个个的字卡来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唷 ,好大的大老虎的‘虎’字…”如果场 地大,还可在动物园内再分隔成几个“猴”、“虎山”、“鸡禽馆”、“熊猫馆”之类的小圈圈,可以把各种飞禽走兽的名词都教孩子认读。此法复习旧字,认新字,效果都很好。
(10)踩字过河识字:地上画两条平行直线当作是一条河,河中间放若干个字卡当作“桥”,孩子要从“桥”上“过”河去,先要读出一个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这个字上,读错了重教重读。过了“河”还要从“桥”上返回来,再一个字一个字读过来复习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错返回来的要大大表扬。
5、阅读识字法。“阅读识字法”就是通过和孩子一起直接阅读有趣的儿童读物来教他识字,使孩子识字和阅读同步发展。
我儿子近2岁的时候,已经非常喜欢看书了,每天都要有固定的时间和我一起看书,在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地又学会了很多字,有些字连我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我只是在给他阅读的过程中用手指点着每个字,用非常富有感情的声音给他阅读。
阅读识字法的运用一定要选择孩子喜欢的书,图画大和汉字都要大一些的,让孩子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字,这样在家长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连顺带猜就认识了很多的汉字。
四、指导幼儿阅读兴趣方法
1、环境熏陶法。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那些正在阅读的人们,让孩子感受读书会让人这样痴迷,每周或每月带孩子购买新的书籍,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由父母选择书籍,大一些的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来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悬念提问法。家长在给孩子读书中经常地制造悬念、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比如:小猫种鱼,家长在讲的过程中先制造悬念,“咦,鱼能种在地里吗?鱼能结出鱼来吗?孩子就会很有兴趣的去听故事,因为他们想知道答案,这就带动了孩子读书的兴趣。
3、定时读书法。要找到孩子相对安静的时间作为孩子读书的固定时间,让孩子养成习惯这个时间就是读书看书的时间,时间长了,到了这个时间孩子就会知道该读书了。我的做法,每天都会在孩子早起、午睡或晚上睡觉时告诉孩子我们该读书了,并一起和孩子读书,让孩子挑选他喜欢的书,哪怕是一张报纸,也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时间对他来说已经习惯了,时间到了,他很自然的说:妈妈,我们现在要看书了。
4、角色扮演法。家长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说某一角色的语言,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这样可大大增强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5、潜移默化法。社会学大师费孝通说:“孩子懂道理,经常不见得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家长的一切都会被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家长总是经常看书,孩子就会觉得书里一定会有很有意思很好玩的东西,孩子就也想看,这时家长带孩子找书里有趣的知识看,会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读书的兴致。我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0岁方案》这套早教书籍,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喜欢家庭教育这个行业,并去研究和学习早期家庭教育,去年开始系统地学习了家庭教育的课程,在我带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我的儿子也在我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看书中激发了他对识字读书的兴趣。去年年末,我去海拉尔参加家庭教育讲师的培训,回来后经常地在电脑前听课听讲座,他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在听课,在学习,他又问我:为什么学习,我回答: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读书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做成你想做的事情,他爬到我的身上,带上耳麦说:妈妈,我也要学习,我也要听课,我想孩子虽然不能真正的理解学习的含义,但是在他的头脑中会有一个想要成功就得不断学习的概念。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无论是读书,学习、做人的方式、良好性格,孩子都会受到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6、赏识夸奖法。当孩子已经有了一点点读书兴趣的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对孩子的具体表现要夸奖和赏识,孩子会在你的赏识中不断地进步,会对读书越来越有兴趣。
孩子在幼儿园回来高兴的和家长说:“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夸奖我读出《静夜思》了,妈妈我也给你读一下吧”,当孩子读的过程中少读了一个字或者读错了一个字时:
错误的做法
妈妈(嘲笑的表情):“就你这水平,你们老师还表扬你,是不是他也是文盲呀”;或“都读错了,别读了,先认明白字,再读吧”;这样大大的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下次不敢也不愿意在你的面前阅读了。
正确的做法
妈妈(欣赏的表情):“是吗?我的宝贝这么优秀呀,快让妈妈也欣赏一下吧。”当孩子读错的时候,妈妈并没有当时指出,而是在孩子读完诗后说:“宝贝,你读的的确很好,也能读出这首诗作者的情感,不但老师表扬你,妈妈也要表扬你呢。”!说完把孩子拉到怀里,在小脸蛋上亲了一口,并和孩子紧紧的拥抱了一会,随后妈妈接着说:“刚才在宝贝读诗的时候,好像有个字读错的不正确,也许是妈妈没有听清楚,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疑是地上霜’的‘疑’字。”孩子高高兴兴的把书翻开,又确认了一下错误的字。这位妈妈的做法不但积极的促进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值得学习!
7、提吊胃口法。在婴幼儿时期,尤其是小一点的孩子对书不感兴趣,家长可以自己看书并自言自语,真好玩,真有趣,不时的发出笑声,孩子就会跑出来看,这时家长可以说你去玩吧,妈妈看书呢,1.5~3岁的孩子处于反抗期,你越是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是去做,这样就调动了孩子的胃口。遇到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你有时也要卖点“关子”:“现在睡觉,明天再读。”这时孩子如果急于知道故事的下文,他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总之,不论哪种方法,家长都要考虑孩子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对不爱识字读书的婴幼儿,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能施加压力,家长要有耐心,可变换引导的方法,经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相信每个孩子都会产生识字读书的兴趣,养成一个终生受益的良好阅读的习惯。u/5937/archives/2009/2009101394429.html晓岩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