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教讲座:幼儿教育是根的教育

15年前 [10-17 11:43 周六]

家教讲座:幼儿教育是根的教育

芜湖市实验幼儿园   李文华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德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成才。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日本的岸井勇雄也说过:教育就是一棵大树。他将根部比喻成幼儿教育,树干比喻为中小学教育,茂密的枝叶为高等教育。这一比喻很形象,人如同大树,首先要培育好根苗,根深才能叶茂。现在有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或者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孩子还小不必考虑太多教育问题,只有把身体养好就行了。忽视幼儿期的教育。事实上,从小长弯了的树,长大了以后也是直不了的。航行偏离方向的船有可能会撞到桥墩上翻船的!要想使小树长的又大又直,必须从小修剪枝桠,经常护理才行。要想让孩子长大成人成才,也必须从小精心培养和教育。

(一)、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最重要时期。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二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三是健康体质奠定初步根基的时期。

一、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

老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人的早期是个性形成雏形的时期,对以后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年龄小、经验少,模仿性强,受周围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影响大,这时养成良好的品德个性与行为习惯比较容易,而且是比较牢固的。幼儿期若形成不良的个性和行为习惯,以后要纠正起来就想当困难了。陶行知先生说过: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优秀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进到学校里,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例如:我园曾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的父母开始不想要孩子,做丁克家庭。一心一意做生意挣钱,但又没有坚持下去,等到三十六七岁比较大年纪时才要他的,因此百般疼爱,“顶在头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但又因为自己忙生意,经常晚上12点才能回家,只能专门请保姆照顾他。就这样,孩子的妈妈一直感觉愧对自己的儿子,对儿子就百依百顺。孩子很聪明,抓住妈妈的弱点,每次都要买各种各样的玩具,越买越贵,不买就不行,在地上打滚。提各种要求,不答应就吐口水。妈妈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总是拗不过儿子。在幼儿园举办早操比赛时,为了达到让爸爸满足他的一个要求,他采取放赖,往地上躺,还把自己抠吐了,弄得满地都是脏,结果他爸爸只能代他离开。这个孩子因为行为与习惯已经比较差因此在幼儿园的三年中,一直都较难纠正。叶圣陶说过: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行为的练习、行为需要不断重复(21次)、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有强制性。“千万不要只给孩子读书,千万不要只给孩子讲道理,一定要有行为的练习,家长要有行为上的示范。”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强制性的:稍微有一些惩罚性的、不能任期发展。(批评、停止游戏、取消奖励、安静角、独处角呆5分钟、)(分析原因有主观和客观,肯定长处要表扬优点,抚慰:释放焦虑和不安。)我们公办幼儿园为什么要反对学珠心算等,我们要让幼儿在园内学习习惯、性格养成。幼儿园是养成良好习惯和培养各种能力的、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地方,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孩子终生打好基础的地方,有些私人办园为了赢利,也为了迎合家长的各种要求,去教各种特长,让孩子大量的写、算等等,这都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方向,让幼儿全面发展应该是一个不变的话题。

二、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早期有巨大的智力潜能,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孩子从出生到67岁是思维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即思维从萌芽到产生到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身心发展迅速,神经系统不断完善,对外界刺激感受能力极强,如果能在这一时期给予恰当的教育和训练,就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发展更快些,更聪明一些。在蒙台梭丽的著作中,常用海绵来比喻小孩的头脑,她认为孩子有“吸收性心智”,即指孩子们会从环境中吸收讯息。如两岁小孩学习其母语的过程,这是显而易见的--他不需要正式的教导、刻意学习;也不像大人学习外国语一样,须经过冗长而乏味的学习历程。 对一个小孩来说,运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研究周围有趣的环境而获得讯息,是一个自然且愉快的活动。因为小孩以吸收方式来学习的能力,大约会持续到七岁。蒙特梭利博士推论,如果让小孩置身在一间可以让他自由操作各种具教育意味教材的教室里,他的学习经验会更加丰富。从1907年她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大量的经验累积,证明了她的理论,小孩学习阅读、写字、计算的方式,就和他学习走路及说话同样自然。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容许孩子在他自己感兴趣及预备好的时刻来学习。幼儿期有语言、 秩序、 感官、对细微事物感兴趣、动作、社会规范、书写、阅读、文化九大敏感期,所以,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如果能抓住这一时期科学施教,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真正是什么样子:孩子天生有一种渴望成长、开阔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他非常渴望独立,他有强烈的自尊心且非常敏感;他是透过感官学习的,他必须从做中学;专注是他的天赋,重复是他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他喜爱真正的工作甚于游戏,他对做的过程感兴趣,而不在乎最后的结果;他的学习大都仿自他生活中最亲近的人,父母的行为和态度都在他的模仿范围之内;他只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欲望,了解和体贴别人是成人的特质,需要多年的社会接触慢慢培养出来的。我们反对在幼儿园里简单的将小学内容提前学,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还是应该面很广、综合性的、初浅的、优美的、围绕幼儿生活展开的内容,尤其是优美的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美育的内容会激发幼儿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幼儿心灵成长。反对小学内容提前学。小学校长对幼儿园校长提了两条意见:不要提前教小学内容、不要提前收学生。应该注重孩子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已经各项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然的话:坐不住、爱讲话、丢三落四等毛病多。

三、为健康体质打基础的时期

幼儿期身心发展非常迅速。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和幼儿园注意孩子的合理营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进行合理的户外体育活动,在体质方面打下初步的良好基础,将会终生受益。幼儿生长发育旺盛,需要充分的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从食物中摄取全面、充足的营养素,促进生长发育。如果自幼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造成营养失衡,比如糖和脂肪摄入过多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而且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医学方面有新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一个观点:孩子们在上学前养成的饮食及其健康习惯,可能对他们成年后所患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具有重要影响。健康专家指出:研究表明,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是越早越好。幼儿园的任务之一就是保育,对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都较合理科学。原则:教学活动动静交替、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主、每天保证孩子户外活动2小时,体育活动1小时,伙食上按照营养量荤蔬搭配,上午和下午都有点心豆浆等。中午还有午休2小时左右。这一切都是围绕幼儿生理年龄特点来的。但总有一些家长和孩子不能适应。如:早上迟来、不爱喝豆浆、中午接走、回家也不午睡、挑食、不吃葱和蒜、要提前来接、经常一点儿小病就好几天不想来了、出门就要买零食吃或买小玩具玩、晚上不睡、早上又不起等等。家长不要轻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只要有规律、有节制的配合幼儿园做好对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的健康就会走向一个良性的循环:长得好、吃得香、睡得踏实、抵抗力强、智力发展也好。情绪也好。否则则相反。同时老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常带几分饥和寒”,早餐家长不要给孩子吃得太饱。晚餐也是这样,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孩子容易出汗,衣服也不能穿得太厚,这样反而容易着凉。一般小儿的衣服最多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而且要穿宽松一些的衣服,便于孩子活动自如。注意保护眼睛视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现在的医生对孩子体检有感触:小眼睛和肥胖儿特别多。真正身材适中而眼睛也好的不多。

(二)、家长要担负起神圣的教育职责

马克思: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朋友们,无论您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您有了孩子,当上了父母,教育子女就成立您一项神圣的,不可推卸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里。

家长必须掌握三个原则:全面发展、注重德育、面向未来。

一、全面发展

家长对幼儿教育必须着眼于体、智、德、美全面发展,防止教育上的片面性。

现在,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想到成才就联想到聪明、智力,误以为早期教育就等于早期智力开发,并将开发智力理解为就是提前开始学识字、学算术,从而步入早期教育的误区,忽视了孩子素质的全面提高。“早期智力开发”,是以牺牲孩子更为重要的身心健康与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愉快的情绪,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交往能力等才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做新世纪建设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二、注重德育

重智轻德是目前幼儿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克服这种倾向。“家教之道贵以德”。德育必须从小抓起,从家庭教育起步,因为良好的性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外国教育家斯特拉夫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能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能得到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能得到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一个人缺乏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即使聪明过人,文化知识水平高,也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据《大江晚报》081017日报道:淮北夫妇遇害案告破,凶手竟是亲生儿。19岁的张某,为筹钱上网,先将家里房产证偷去抵押6万元,并挥霍一空。被父母发现后责骂,由此产生仇恨心理,从而先投毒再持刀将双亲杀害。邻居和同事都认为这是父母的溺爱埋下了祸根。张某从小养成了骄横的脾气,父母事事都要顺着他,不然就哭闹。高考落榜后,张某更是不知道难过,反而变得毫无顾忌,迷恋网络。结果导致血淋淋的悲剧发生。还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安徽省高考2006届文科状元陈铭,父母都是驻守边疆的军人,爷爷和奶奶家住在南陵县,奶奶从他2个月时把他从父母那儿接来培养,一直到送入北大大学校门,爷爷奶奶坚持重视智育不溺爱的原则,也注重德育的培养。在他6岁那年,有一次他从家里拿了5元钱到门口的游戏厅玩游戏,回来后,奶奶罚他跪下思过,告诉他父母在部队保卫祖国,把你交给我,我就要严格要求你,否则不听话的话,我就要把你送回去,游戏厅是少儿不宜的地方,你怎么能去呢?小陈铭知错就改,从此再也没有去过游戏厅。他发奋学习,团结同学,考入北大后也是年年拿奖学金,并在今年还担任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者。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散爱的种子,萌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集体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团结、合作、懂礼貌、守纪律等品质与行为习惯,并使孩子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面向未来

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家长要考虑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小注意培养孩子适应时代需要的素质。新时代的建设人才应该富于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家长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自由的天地、放手让孩子多活动,启发孩子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孩子“异想天开”萌发孩子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现在有些家长自觉不自觉的沿用陈旧的思想方法来看待和管教孩子,如:认为老实听话,规规矩矩才是乖孩子、好孩子,于是对孩子控制多、管得多,不放手。我们的祖祖辈辈正是按照“老实听话、循规蹈矩、少年老成等传统观念来培养塑造孩子的。这种旧家教观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孩子的发展,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例如:Google中国区总裁作为一名能够融合中西方文化和教育观念的知名人士,他有一双儿女,他的管教既开明又严格。但并不以教出“乖巧”的孩子为目标。他说,绝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的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然而,过多的保护,最终导致孩子极大的依赖性。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是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因此李开复认为: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除了把选择权教给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好奇心、信任他们之外,家长还应该谨记:1、不要用过多的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2、不要惩罚失败。3、不要说教。4、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5、不要过多的插手孩子的事物,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目前,英国心理学家指出:对孩子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过多的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所以,专家建议,家长不妨多代孩子走进大自然,尝试带孩子到一些“冒险乐园”游玩,选择适宜的活动,让孩子尽兴而归。21世纪是竞争、挑战更为激烈的时代,要求时代的主人具有很强的自我选择、自我决策、自我行事的独立精神,拼搏进取的勇气和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希望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更新教养方式,着眼于未来,从小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使他们的翅膀逐渐硬起来,将来成为搏击风浪的雄鹰,迎接挑战的强者。

幼儿期在人的一生中是短暂的,幼儿期的教育是根的教育。对人的各方面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幼儿教育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希望家长对这一时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并努力把握好幼儿期的教育,这将对孩子的终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与后劲。http://218.106.91.73/kq/ReadNews.asp?NewsID=299(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