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习培训4

16年前 [04-10 00:54 周四]
 
视频5  第一学科家庭教育基本原理 第四讲
[ 2007-10-15 19:25:00 | By: zhjtjyzdsw ]
 

 

本学科教材由关鸿羽教授编写

主讲:黄慧贤(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网首席指导师、中华家庭教育网家庭教育讲师团常务副团长)

声明:本讲座为不开放讲座,只面对《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学员,所有文字稿和视频教学课程只为学员学习使用,不得外传或发布到博客等网上,以尊重教材编写专家和授课讲师的版权。

 

第三章 中外家庭教育智慧大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约翰·阿摩司·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又是捷克基督教兄弟会的牧师、长老和主教,还是兄弟会学校的教师和校长。是近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的最伟大的奠基者之一.

《大教学论》全书共33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如人的可教育性、教育目的、教育的社会作用等;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第三部分(20-25章)为“训育论”,专论教育方法;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这一划分与今天的教育学体系大体相同。

本书的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其主要的教育观为:

一、真正的人经由教育去完成

    1、人的生命历程是通过母亲的子宫、世上和天堂,经由诞生、死亡和复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即母亲的子宫为今世拥有健康身体作准备;而今世保有灵魂纯洁清白则为来生的幸福作准备。

2、今生的生活要点是①熟悉万物;②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③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因此人类当依次具有三大品质①博学;②德行或恰当的道德;③宗教或虔信。因为只有它们是今生与来世幸福的基础。其他一切(健康、力量、美貌、财富、荣誉、友谊、幸运、长生)等,都只是人生的一种附带的装饰,倘若人过于贪恋、追求它们,就会成为浮华、有害的阻碍,并以时计为例阐明了这个道理。

3、每个人天生都拥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是,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由此提出人人需要教育的观点:①愚蠢的人需要教育,因为教育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②聪明的人需要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就会被无益的、希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③富人需要教育,因为富而没有智慧,等同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④贫人需要教育,因为贫而不懂事,等同于负重的驴子;⑤美貌的人需要教育,因为美而无知,如同一只只具有羽毛的美的鹦鹉或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⑥具有权力的人和地位较低的人,都要接受教育。

4、教育要趁早。 因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成形,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所以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而少年接受教育的最好场合是学校。因此,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接受教育。

二、与人自然成长配套的学校教育及职责

全部青年所当接受的教育时间为24年,平均分成四个阶段,依次是婴儿期的母育学校(即母亲的膝前学校)、儿童期的国语学校、少年期的拉丁语学校或高等学校和青年期的大学与旅行。

母育学校主要是通过外感官的练习和教导去辨别周围的事物;

国语学校主要是训练内感官、想像力与记忆力及其相关的器官;

拉丁语学校主要是训练用辩证法、文法、修辞学及其他因果法则的科学与艺术,去领悟感官收集来的知识并加以判断;

大学主要是训练意志。

三、遵循自然原则,建立教育体系(打字幕)

1、学校教育的目的:①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育我们的才能;②学会语文;③形成诚笃的德行;④虔诚地崇拜上帝。

2、理想的教育体系:①一切青年都能受到教育;②青年能学到一切可以使人变成有智慧、有德行、能度信的科目;③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④实施这种教育的时候不用鞭笞,无须严酷或强迫,它可以实施得尽量温和轻快,尽量自然;⑤这种教育不是虚伪的,而是真实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彻底的;⑥这种教育是非常轻松的。

3、学校教育的保证: 以自然为导向的严谨秩序,并提出延长生命(①使我们的身体不要受到疾病与死亡的侵袭;②把我们的心灵放在一种能够获得一切知识的环境里面。)、精简科目、抓住机会、开发心智和使判断力变锐利的原则。

4、自然的教学要求和原则。(十六章——十八章)

5、阐明了科学、艺术、语文、道德教育、灌输虔信等科目的具体教学法。以其中的语文为例,提出,不必学习一切语文和许多种语文,只学习必需的语文,即母语和邻近国语种(为了交往的需求)。总结出语言学习进程的四个时期:①牙牙学语的婴儿期,主要学习模糊地说话;②日趋成熟的儿童期,主要学习正确地说话;③比较成熟的青年期,主要学习漂亮的说话;④精强力壮的成人期,主要学习有表现力地说话。

【智慧果】家庭教育的思想

1、提出人的教育当从出生开始,教育的场所是家庭——母亲的膝前学校,在这里夸美纽斯相当可贵的是,把家庭教育视为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是后期所有学校的准备部分。

2、传授了道德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内容除了天文地理历史数语音乐以外,特别指出了教孩子韵文,最好是含有道德意义的内容;音乐最好是由学习简易的赞美诗入门;从日常饮食起居中打好道德学(伦理学)的基础;

3、为父母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南。家庭教育不能做到象其他学校那样的定时定量的制度化,想制定出一张时间表,规定每年、每月、每日应该做多少工作等,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父母还有家务和工作要照料,不可能做到专业系统的教育工作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这个期间的儿童会表现出巨大的智力,所以往往计划赶不上发展的进程。但是提出,父母应当人手一部《母育学校指南》的手册,将自己的责任明确、执行。

 

约翰?洛克的教育思想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1632年,洛克出生于英国灵顿一个乡村律师家庭,洛克幼时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天资聪颖、兴趣广泛,1646年进入威斯敏斯特中学接受古典主义教育。1652年,洛克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学习,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留校,先后担任希腊文、修辞学和伦理学等科目的教学。1658年获硕士学位,36岁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终身未娶,于1704年溘然长逝。

《教育漫话》原为约翰·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洛克曾先后担任过沙夫茨别利伯爵和爱德华·葛拉克的家庭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1688年后,为了帮助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培养绅士,洛克将这些信札加以整理,于1693年公开出版了《教育漫话》一书。

《教育漫话》是英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近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性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的理论,同时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教育漫话》全书分由上篇、中篇、下篇和结束语四部分,分别阐明了健康、德育、知识、技能等教育意义和方法。17 洛克主张要把年轻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其主要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提出了一个包括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洛克非常重视健康教育。提出“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为此他提出一套保持健康的建议。如他认为儿童从小时候开始,就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少吃药,衣服不能过暖或过紧;他主张饮食要清淡,认为儿童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包、蔬菜和水果。儿童的卧床要坚硬以锻炼身体,这样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强壮、勇敢又坚定的人。这在当时那种把人的身体视作囚禁灵魂的囹圄,因而无视身体健康,反对体力锻炼的经院主义教育统治之下,洛克的体育思想无异于石破惊天,令人耳目一新。

二、教育当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指出“子女教养要趁早,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

三、洛克提出,培养一个绅士的教育历程。“除了留给他的财产以外,都包括在四件事情里面,就是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提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而对于智慧,“儿童对于智慧最能做到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尽力阻止他们变狡猾。”“应使一个儿童习于获得关于事物的真实观念,不获得就不满足;应使儿童把精神用在伟大的有价值的思想上面,不要接近虚假与具有大量虚假成分的狡猾;这才是儿童对于智慧的最合适的准备。”“要使他们习于真实,习于诚笃,服从理智和尽量反省他们自己的行为。”

对于礼仪,指出礼仪不良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忸怩羞怯;原因是看不起自己,因此“通过练习养成一种相反的习惯。”医治这种礼仪不良的毛病的惟一方法,就只有多交各种朋友,生人与上流社会的人士相处。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原因是看不起别人,因此第一要有礼貌,必须要有一个不愿得罪别人的心情;第二,要做事得体,必须学会最受欢迎与最悦人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要优雅有礼,使我们能够博得朋友的好评,使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逸与高兴。与人交往要遵照他人的时式与习俗,通过细心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的举止上去学习。同时指出下列行为和礼仪要求是相反的:粗暴、轻蔑、非难、嘲笑、反驳、刁难、繁文缛节、插嘴、争辩。

关于学问,认为“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因为“对心地良好的人来说,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对心地不是这么良好的人来说,学问就徒然可以使得他们更加愚蠢,变成更坏的人。”

四、关于智育,洛克主张,不仅要向学生多方面地传授知识,使之增长学问,还要通过教育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发展论证概括的能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他认为正确的思考,比多知道一些更有价值。值得重视的是洛克关于设置手工劳动课的意见。他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技能技巧的课业去获得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木工、园艺、农业等实际操作本领。

关于智育的方法,洛克认为关键要使孩子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的欲望。

五、关于教育方法。洛克非常重视儿童的年龄特点,强调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反对单纯的说教。他说:“无论给儿童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榜样。”他主张一定要用温存的语言,耐心热情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劝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习惯,切记不可声色俱厉、简单粗暴地责备和训斥他们,以免伤害儿童脆弱幼嫩的心灵和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只有当一种良好的习惯已经形成之后,才能再培养另一种习惯。几种习惯同时培养,会造成夹生饭,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对儿童的不良习惯,懒惰和任性,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姑息、迁就。

六、关于父母的威信问题,指出在孩子小的时候凭借畏惧,取得支配他们的精神的力量,到了子女长大后,就要用友爱去维系这种力量。

 

卢梭的教育思想

24·雅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628——1778年7月2)是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终于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

《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全书共分五卷。

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从自然哲学观出发。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之所以后来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甚至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全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缘故。在第一卷中就指出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二、主张“自然教育”: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主张顺其自然的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三、教育多元统一性

1、教育当从生命一起开始的;

2、每一个人都应当接受三大教育,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进而达到做个合格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目的。

3、据此,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三种教师。并引用瓦罗的话:“助产妇接生,乳母哺育,塾师启蒙,教师教导。”指出每一个人都需由三种教师:分别授予自然的教育,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人的教育,让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事物的教育,让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同时指出这三者教育应该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惟有如此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

4、父母的教养职责:明确指出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而真正的保姆是

母亲;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一个做父亲的,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对社会有培养

合群的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并指出,家长身教的重要性,“在敢于

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

崇的模范。”

5、儿童培育当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教养。提出必须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征,尊重儿

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施教;根据男女的性别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人生当中最危险

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

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

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四、儿童具体教育方法 

以虚拟人物爱弥儿为例,详细的描述了从出生到成人的养育过程。指出从出生到青春期,

主要是实施自然的教育:让感官去唤起想象,最理想的教育就是斯巴达式的教育,就是

要让他在大自然中成长,既要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和美丽,也要让他经历大自然的

风吹雨打,要让他成为一个自然人,只有这样他才既能感受人世的美丽,又能承受人生

的苦难; 从青春期以后,主要是实施人的教育:是用想象去唤起感官,要成为一个有益

于社会的人说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是一个宽容、仁慈的人,他

必须拥有一个信念:我必须是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卢梭对于早期婴幼儿的教养方法具体而宽泛,很多内容在今天仍具指导意义。

例如,

1、指出了教育从生命诞生开始,教育要遵从自然法则。 在自然环境中成长,到乡下去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快乐;让婴儿充分的享受生命的自由,指出“襁褓严裹”对于婴儿身体生长带来的弊端;

2、婴幼儿的养护教育方法。由初生到两岁半是婴儿期,身体软弱,教育应以养护身体为主;让孩子在自然磨砺中强身健体,“遵循自然(法则),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它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的性情;它教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烦恼和痛苦。出牙的时候,就使他们发烧;肠腹疼痛的时候,就使他们产生痉挛;咳嗽厉害的时候,就使他们喘不过气来;肠虫折磨他们;多血症败坏他们的血液;各种各样的酵素在他们的血中发酵,引起危险的斑疹。……通过了这些考验,孩子便获得了力量;一到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生命时,生命的本原就更为坚实了。”

3、早期正确教养的重要性。  诸如:

1指出抓住早期教养的重要性“因为最初的性情是柔和易导的,不用花多大的力气就可以养成我们给它确定的类型;而成人的性情就比较执拗,只有用暴力才能改变它已经形成的类型的。”

2)注意情绪性格养成。以孩子啼哭为例,指出,往往人们对于孩子的啼哭,非哄即吓,结果孩子获得非权势即奴役的错误观念。“还不会说话,他就在支配人了;还不会行动,他就在服从人了”结果人们“费了许多气力把孩子教坏之后,又抱怨他成了这样的人。”

3)家长教养要避免:

▲过分严格,过分关心,一点苦都不让他们受,就会使他们在将来遭到更大的苦难,使他们长得十分娇嫩、多愁善感,从而使他们脱离成人的地位,但是,这种地位,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他们终有一天会达到的。

▲过分放任,就会使他们的健康和生命遭到危险,使他们在眼前受到许多苦楚。

4、教师(家长)的责任是授予学生判断能力。指出“教师(家长)的艺术是:绝不要

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断地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

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善恶。”而学生则“对整体有

很好的了解的人,就能了解每一个部分应有的位置,对一个部分有彻底的研究的人,就

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至于要成为一个有卓见的人,那就需要对整体有彻底的了解了;

需要记着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

【智慧果】母亲的启示:

1、健康的体魄。首先要母亲的身体好,孩子的身体才能好;在第一章重点讲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保证她们将得到她们丈夫的坚定不移的爱情,保证她们将得到她的孩子的真诚的孝顺,保证她们将得到人人的尊敬,保证她们分娩顺利,毫无痛苦和不良的后果,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最后,还保证她们终有一天将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女儿学她们的榜样,看到其他的丈夫叫他们的妻子以她为模范。”指出“如果血亲之情得不到习惯和母亲关心照料的加强,它在最初的几年中就会消失,孩子的心可以说在他还没有出生以前就死了。从这里,我们开头的几步就脱离了自然。”

2、母亲当受教育。因为,孩子幼年时期的教育;孩子将来有怎样的脾气、欲念、爱好,

甚至幸福还是不幸福,都有赖于母亲的教育。指出,在幼年时期抚养孩子,在壮年时期

关心孩子,对孩子进谏忠言和给予安慰,使他们的生活很有乐趣,所有这些,在任何时候

都是母亲的天职;

3、女人的品质。指出母亲应当具备的第一个重要的品质是温柔;要培养审美的能力;懂得

说话的艺术,即同别人说话的时候,只能够说使人喜欢的话。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