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我的感悟6

16年前 [04-10 01:05 周四]
 
视频7  第一学科家庭教育基本原理 第六讲
[ 2007-10-15 20:29:00 | By: zhjtjyzdsw ]
 

 

 

 

本学科教材由关鸿羽教授编写

主讲:黄慧贤(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网首席指导师、中华家庭教育网家庭教育讲师团常务副团长)

声明:本讲座为不开放讲座,只面对《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学员,所有文字稿和视频教学课程只为学员学习使用,不得外传或发布到博客等网上,以尊重教材编写专家和授课讲师的版权。

第六讲学员作业:

1、中国现有的家庭结构的种类?

2、主干家庭对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有哪些?

3、核心家庭中,孩子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4、结合事例,如何做好亲职教育?

 

第四章 家庭教育基本规律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家庭

家庭教育的场所是家庭,家庭的状况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水平。家庭教育能不能顺利进行,教育效果如何,子女的身心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发展水平能有多高,朝什么方向发展,最后能不能成才,家庭教育的成败?等等。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由家庭环境决定,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内部也有许多关系,许多因素。孩子的成长绝不仅仅是由家庭的某一个有关因素(或条件)所决定的,而是各种有关因素都在发挥作用,是多种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家庭状况对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把子女培养造就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了解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如何起作用的。

指导师小常识: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由家庭成员(最好是全体成员)参与的一种心理疗法,属于广义集体心理治疗的范畴。其分系统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和策略式家庭治疗三种,各有其独到的方法和手段,它是治疗师工具箱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在我国实际运作的是系统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手段。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无论是系统式家庭治疗方法还是结构式家庭治疗方法,他们都非常强调家庭模式的健康、理想性,由此,我们要了解家庭结构、经济、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等元素。

一、家庭教育与家庭结构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结构。功能是在一定结构上发挥出来的,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功能,例如金刚石和碳,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由于结构的不同而反应出不同的性质,一个坚硬无比,一个柔软似泥。家庭的结构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家庭的结构是指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中国现有的家庭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缺损家庭、重组家庭等等。

1. 核心家庭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核心家庭或称二代家庭是由父母与子女组成,这是目前我国家庭结构中的比例最高的家庭。它的特点是人口少,关系简单。

(1) 核心家庭对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

核心家庭对家庭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家长肯于下功夫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父母与子女是直接的血缘关系,关系非常密切。根本利益一致,子女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父母的切身利益。因此,家长对子女特别关心,肯下功夫,能投入全部心血和精力。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做作大打算,肯于物质投资、智力投资。愿意满足孩子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家长这种责任心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条件。

②易于建立感情

核心家庭人口少,一般都是3口或4口之家,家长与孩子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多,外界负面干扰少,易于建立亲子感情。家里最高的权威就是父母,孩子没有别的信赖,只能听父母的。家长也只有对孩子全面负责,没有别的助手,没有别的指望,更易于尽心尽责。

③矛盾少

家庭关系简单,层次少,矛盾就少,就是有了矛盾也易于协调,教育思想容易统一。

(2) 核心家庭对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核心家庭对家庭教育也有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教育力量小

核心家庭人口少,教育力量小。教育的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是否有规律,和学校同步?父母的教育态度:是否主动、积极?管理孩子是否协调得当:分工合理、生活有规律。反之,则孩子教育往往容易缺失或者出现偏颇。

②容易放任自流

核心家庭父母都有工作,或者工作繁忙的话,孩子课余时间家中无人照顾,容易放任自流,受外在影响,养成不良生活习性。所以家长比较依赖和倚重学校教育,容易把学校教育作为孩子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育园地。害怕放假,特别是在寒暑假,孩子放假了,可家长绝大多数没有寒暑假,照常上班。生活上想照顾,爱莫能助;想管理、教育,鞭长莫及。家长很担心经过一个假期,思想散了,学习下降了,品德上出毛病,有后顾之忧。

③孩子较孤独

核心家庭人际关系简单,孩子在家又接触不到其它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如果父母与亲戚朋友接触少,与老人联系也不多的话,那么孩子受到孝敬老人,礼貌待人等方面的教育也少,往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④父母有分歧,孩子遭罪

核心家庭的父母双方如果脾气不和、观点相左,容易产生争执,特别是当有了孩子以后,对于孩子的教养问题的处理,非常容易成为父母产生矛盾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家庭人员少,孩子因为父母的争吵,会备受恐惧,有时还担当出气筒角色。

核心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分工明确化:配合默契。

     管理制度化:照章办事。应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和孩子交流学习、交往心得。

     周末社会化:扩大交际圈。平时休息日多与亲朋好友来往,让孩子不感到孤独,学会人际交往。

     培养能力化:勤劳勇敢。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对孩子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加强分辩能力、抵制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以使孩子增强道德选择能力。

 

2、主干家庭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含四世同堂的家庭)

主干家庭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父辈和孩子组成。当然有些家庭还有曾祖辈,即四世同堂。这种家庭是我国传统的大家庭,在我国家庭结构中的比例居第二,特别是农村更多一些。

(1)主干家庭对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

①教育力量大

三代家庭人口多,家庭层次多,第一个优势就是教育力量大。在这种家庭里,祖父母可以协助父母照顾、管理、教育第三代,儿童少年可以得到更多的爱和更充分的教育,生活上的照顾和日常的管理也比较周到。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不但可以天天得到父爱、母爱,还可以天天得到祖辈的爱,受到多重的教育,即使父母工作忙,孩子在家也可以得到应有的照顾和教育,不至于“脖子上挂着钥匙”满大街跑。当然寒暑假无人照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②容易学会人际交往

家庭层次多,关系复杂,孩子在家就可以学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孝敬老人。家庭生活丰富,情趣就高,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孩子社会化意识就会增强,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也会提高。

③有老人直接参与教育

家庭中有老人参与教育更有利于孩子成才,因为老年人生活阅历比较丰富,教育孩子的经验比父母多。老年人一般又比较细致,教育得也会更深入。例如孩子生病如何处理,孩子吃喝如何安排,这些往往比父母更高一筹。

(2)主干家庭对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①矛盾多

主干家庭层次多,关系复杂,第一个不利因素就是矛盾多。特别是祖辈和父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同,习惯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往往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也不同。这是由不同的经历造成的,很难完全一致。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态度上往往有分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互相抵制,甚至形成孩子的两面性格。据了解,现在两代人教育孩子有矛盾的比例是相当高的,不但是主干家庭,就是祖辈与父辈不住一起的,也会在教育子女上产生磨擦,影响教育效果。家庭教育不一致,不但不利于孩子教育,还会造成家庭的烦恼。一位家长曾说,爷爷、奶奶惯孩子,使他无法对孩子施教。爷爷对小孙子说:“你每星期天必须上我这来汇报你爸爸的表现!”(爷爷、奶奶不和孩子住一块,还在遥控孩子)结果孩子有了依仗,爸爸刚一管他,他就说:“甭跟我那么厉害,星期天我还给你汇报哪,看有人管你没人管你!”有时孩子犯错误,父母一管,奶奶就护着,说:“你要打孩子先把我打死算了”,弄得孩子的父母无所适从。孩子偷了人家一盘录音磁带,爸爸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孩子开始认错,掉下了眼泪。正在这时,奶奶来了,看见自己的小孙子正在掉眼泪,觉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把把孩子搂过来,又是亲,又是爱的。孩子的爸爸不满意了,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可老奶奶却说:“偷点东西有什么?孩子嘛!你小时候没偷过东西?你上树偷枣让洋拉子蜇得嗷嗷乱叫,你忘了?”孩子听到这,“噗哧”一笑跑出去了,刚才爸爸的批评全部作废。

现在的孩子可机灵了,很会看人眼色行事,大人之间有矛盾,他就钻空子,谁对他有利就听谁的。个别孩子还会干这手,存心制造点矛盾让家长吵起来,然后他从中间钻空子,钻来钻去形成双重人格。特别是婆媳不合对孩子的教育尤为不利,婆媳当着孩子面吵,势不两立,对孩子的影响极为不利。

②隔代溺爱严重

主干家庭中更容易溺爱。众所周知隔辈人的爱更厉害,祖辈人把孩子看成一颗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闪了,握在手里怕碎了。”结果这种剥夺孩子自主性的爱就造成孩子的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这样的家庭往往就是我们说的“四二一综合症”。

③易形成“代沟”

主干家庭中权威最大的是祖辈,而祖辈往往观念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可孩子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观念新,与祖辈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往往造成矛盾,形成“代沟”,给家庭教育增加困难。

3)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主干家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更要有意识地克服劣势。首先是祖辈人要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向孩子靠拢,与孩子形成理解的关系。当然优良传统不能丢,要把我国的东方传统美德与现代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不会形成代沟了。其次,要增强理智的爱,防止溺爱,教育孩子学会爱他人,把“溺爱”变成“逆爱”。最后,特别重要的是家庭内部要一致,教育要形成合力。

要使家庭内部教育保持一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注意学习教育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正确的教育观念上,才会形成一致的做法。我们说的一致,是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致,而不是错误的一致,如果说你打孩子。我比你打得还厉害,这种一致是要不得的。

第二,家庭内部要主动配合。孩子是家庭每一个长辈的教育对象,不是某一个人的私有财产。因此,教育时不能凭感情用事,“这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这种不顾别人的做法是不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主动采取与别的家庭成员相一致的做法,尽量不要因自己的教育而否定了别人的教育。总之,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横向联系,使整个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

第三,出现矛盾,背着孩子协调。教育要一致不是说不能有矛盾,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协调。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不一致的意见应该背着孩子去协调,协调好了再教育孩子,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攻击对方。

矛盾如果出现在婆媳之间就比较难处理,这时男同志应该在中间协调一下。有时明明是老人的做法不当,也不要当面批评,要保留长辈的面子,照顾老人的尊严。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正确的教育方法渗透给长辈。选择有针对性的家教文章送给长辈,有合适的电视节目鼓励老人看,念一段家教的故事给老人听……总之,与长辈协调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性急,要讲究艺术。不要强求老人承认错误,只要行动上有转变就可以了。

 

 3. 隔代家庭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隔代家庭是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与孩子(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有四种情况,一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为了孩子上学或生活方便把孩子送给老人抚养;二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里代为照顾;三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离异,一个人无能力照顾,由老人代管;四是因居住条件所限,孩子父母家里窄小,送到居住条件、生活条件较好的老人那里。

据了解,隔代家庭比例虽不高,但数量也不小,这类家庭的家庭教育也值得研究。

(1) 隔代家庭对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

①生活条件好

一般来说隔代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如果生活条件太差,孩子的父母是不会把孩子送给老人的(极特殊的情况除外)。因此从物质条件来看,一般比较优越,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加之隔代人的爱很浓,老人舍得为孩子成长投资,一般来说对孩子成长在物质方面是能满足的。

②教育孩子时间充裕

老人时间充裕,退休在家无其它工作,能把孩子的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的对孩子付出,这对孩子成才也是个很有利的条件。现在很多家里有了第三代后,老人就会把其它社会工作、社会活动推掉或减少到最低限度,全身心地培养第三代,享受天伦之乐。

③教育经验丰富

老人教育子女的经验丰富,家里又没有别人干扰,孩子往往能听老人的话。即使爸爸妈妈有时间去看看,也起不到主要作用,老人的教育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④生活习性比较接近

老人生活阅历丰富,处世待人比较平和,所以教育孩子比较有耐心。而且老人年纪大了,自己吃饭、做事难免有不利索的事情发生,所以对于孩子吃饭掉饭粒啦、提水打翻啦等事情比较宽容。而且,老人也富于童心,二代人容易形成比较亲密的感情。常言道:隔代亲。

(2) 隔代家庭对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①不利于建立母子()、父子()的感情

研究表明,长期与父母不在一起生活的孩子,与父母是疏远的,长大了也没有感情。特别指出0-2岁的孩子,是建立信赖的关系,拥有安全感的关键期。一般孩子是2岁前与母亲形成依恋感情,3岁会有恋父或者恋母感情。如果这个时期,亲生父母不在孩子身边,那么孩子容易和父母感情疏远,长大以后不利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这对于父母今后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本人非常主张03岁的孩子由父母亲自带养。

②容易产生溺爱

隔代人更易溺爱,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孩子跟着老人,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倍加疼爱,希望用自己的爱把孩子得不到的母爱、父爱给补偿上。尤其是孩子父母在外地或离异的,老人更怕孩子受了委屈,因此百般照顾,形成溺爱。

③容易形成“成人化”的教育模式

有些老人年龄大,精力不足,很难适应孩子“精力过盛”的要求,很难像父母那样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爬山、游泳、划船。所以我们现在发现,孩子注意力缺损现象越来越多见,这和孩子小时缺少体能锻炼有关。老人的观念也比较陈旧,看不惯年轻人的举动,不可能像父母那样用“新潮”的东西来教育孩子,容易使教育老化、“古板化”。

④不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有一项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有不少问题少年从小都是由祖辈家长带大的。由隔代教养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孤僻、胆小或者专横跋扈、任性的性格。

3)隔代家庭教育的改进方法

对孩子的教养认识和方法统一。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年轻一代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比较注重生活照料和要求孩子听话依顺,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祖辈家长教养观念要更新。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理性培育后代,不溺爱、不放纵,订立家规,教会孩子生活自理,做到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这一称谓为西方诸国三十年代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美国称之亲职教育、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家长教育家长的教育。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与职份的教育。它包括了父母的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

亲职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孩子迷茫无知,对前进方向充满困惑时,家长(或是妈妈)给予孩子帮助,使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国家、家庭有用的人才。

家长要成为称职的家长,首先要把养育孩子当成一种职业来看待,要科学养育,而不是随意而为;其次,要亲自养育孩子,把家长的应尽责任担当起来。

家长亲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发展规律。能够从各个方面给与孩子指导,尤其是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要和孩子一同进步,不断学习。

其次,家长还必须自己做好榜样,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自己做一套要求孩子另一套,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

③将教育权、抚养权回归孩子的父母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第一,英国老人非常享受与孙辈在一起时的天伦之乐,因为他们是秉承着这样的教育观:“我们很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也不做保姆,只能算个的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第二,老人可以避免自己子女“小时依赖,大时责怪”父母;第三,事实证明,这样做,更有利于保证子女婚姻的稳定性。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