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寄宿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 罗新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唐家窑小学 062650
摘要:寄宿制学校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寄宿生后,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自控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但在其心理行为上也出现了诸多令人痛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和学校管理的失误有关以外,跟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心育有很大关系。因此,我建议家长转变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与老师进行沟通、多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教会孩子理财.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寄宿生 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 对策
寄宿制学校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些家长出于工作忙、无法照顾孩子或想为孩子选择一个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但上学路途远,来往不便等原因,便为即将入小学的孩子选择了寄宿制学校。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这些“离家”的孩子提早进入了一个完全由孩子组成的“小社会”,这对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格的形成都有了很大的促进。这为他们将来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寄宿生的成长由于缺少了家庭教育的氛围和营养,出现了诸多令人痛心的问题。
1、寄宿生发展情况
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重要教育。小学寄宿生过早的脱离家庭教育,融入“社会”,辨证的看,在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格的培养方面有其积极的良性发展的一面,而在心理发展方面也有其消极的非良性发展的一面。
1.1良性发展
1.1.1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得到了良性发展
这里所言的独立自主,不仅是指生活上的饮食起居能够很好地自理,还包括在一些问题上的决策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的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对事物的决断和决策上,也出于保护心理而不太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小到吃什么、穿什么,大到上什么兴趣班,一般都由家长说了算。因此,有些孩子一直被家长庇护到大学毕业,一碰到关键时刻,自己就拿不定注意、优柔寡断。如果孩子在寄宿制学校的话,独立地打理生活是必须的,在碰到一些小问题时也必须要靠自己拿出解决的办法,比如钱不够的时候,是问同学借还是自己节省点用等。
1.1.2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因为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孩子缺少了很多的兄弟姐妹间的情感体验。因此,同伴关系在他们的人生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普通学校里,孩子下课后都各自回家,同学之间的交往就比较缺乏。在寄宿制学校里,同学们从周一到周五都朝夕相处,所以他们能更多地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友情,并从与同伴的争争吵吵和磕磕碰碰中学会了理解他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这为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1.1.3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了锻炼
任性,是独生子女的一大通病,因为我们的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所以,他们没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去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不满情绪的宣泄。但是,在寄宿制学校,一个教师要同时管三四十个孩子,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程度地控制自己。孩子要学会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不满情绪的表现,控制自我中心的做法等。而这些控制能力的提高,是他们今后能够立足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1.2非良性发展
1.2.1心理行为的非良性发展
有研究表明,对某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84%和7.68%。在行为问题调查中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17.37%的比例。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违纪行为和神经症问题比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与走读生比起来,更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种行为上:
1.2.1.1有相当一部分的寄宿生有行为极端、扁执、怪异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走读生大的多。小学寄宿生年龄还小,过早的脱离父母的监护,还没具备自护能力的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为了宣泄心理的压力他们很容易产生不易被我们接受的行为。比如:低年级学生初入住的时候,有哭闹、逃跑等现象。这都是孩子们为了逃避心理压力而采取的方法。
1.2.1.2 孩子离开家庭,独力去面对“小社会”的同时也要面对伙伴之间的“暴力侵害”,这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经调查显示,寄宿生中20%左右的孩子在住宿一段时间后,因为性格及身体等方面的因素,会成为孩子中的“小霸王”,而有70%以上的孩子会因为受到侵害而承受巨大的心理恐惧,行成懦弱、压抑的性格特点。
1.2.1.3 “5+2=0”现象。寄宿生的心理两面性现象较严重,孩子在学校能很好的照顾自己,而一旦回到家,便又成为了“小皇帝”、“小公主”作威作福起来;孩子在学校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一旦回到家,便依赖家长的帮助;孩子在学校乖巧听话,而一旦回到家,便烦躁易怒。
2、对寄宿生发展情况的分析
我认为,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纠其原因除了和学校管理的失误有关以外,跟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心育有很大关系。
2.1宿生的违纪行为明显高于走读生。这是因为家庭监护的削弱。学生生活在父母的视野下,父母既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也能及时给予孩子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而寄宿生,教师对他们的监护相对父母来讲无疑是薄弱的,或许学生身上的问题不能及时得以发现,或许学生面临的困难不能及时给予帮助。所以,学生的犯错率不但更高而且会产生性格上的偏颇。例如:虽然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之下可能会产生一种畏惧感,老师在的时候做事情规规矩矩,但是老师并不可能整天跟着学生,在缺乏老师管理的时候,学生往往就不能够自律,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两面三刀的不良行为。
2.2宿生的情商比走读生要低,这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亲情。就像长辈的关爱不能代替同龄人之间的友情一样,同龄人之间的友情也不能代替长辈的关爱。住读的学生远离了父母,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导致亲情的缺乏,亲情缺乏显然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年龄越小的孩子影响越大。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对于子女的关心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日常的共同生活中,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最大的、教育是最关心的。但在寄宿制学校,虽然老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但教师将管理学生当成是一种职业,无论如何是取代不了父母的教育的,在教师的职业化教育下,学生在成长中,必然会带来爱心的缺失。
进入青春期后,亲情的淡薄会更容易引发爱的空虚,于是,寄宿生的早恋现象较走读生更容易出现。加之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很容易造成行为上的偏颇。
2.3寄宿生缺乏俭朴。寄宿制的学校往往收费是较高的,一般是有一定收入的学生才能够进入这样的学校,在学校中,由于不知道父母是如何创业的,而且多数是较富裕的家庭背景,因而这些学生往往不比学习和成绩,而是比穿着与打扮,比吃喝与名牌,对于勤劳与俭朴全部抛之脑后,这样到社会中,可能是很难创业的。
3、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和工作。
3.1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真正的健康是身体和心理都要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岁不同于知识教育那样可以立竿见影,但它对成就一个孩子的未来、塑造一个健康的生命,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1.1做好寄宿前的心理辅导
进入寄宿制学校,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确是一大挑战。本来从幼儿园的大门跨出,背上书包进学校已是人生一道坎,而要一下和自己的亲人分离,更非易事。所以,孩子在最初由于环境的急剧变化而产生过度焦虑。因此要求家长在入学前带孩子熟悉环境,并告诉孩子寄宿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作息时间,教育孩子入校后就要遵守学习的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从而使孩子在思想上认识寄宿制学习,认识老师。
孩子住进学校,是从家庭进入社会的最初尝试。因此孩子们在入校前家长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学会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学会及时清洗小件的衣物。学会整理东西,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做好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准备。
孩子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就会减少心理压力。极端、扁执、怪异的行为现象会有所改善。
3.1.2要注意让孩子宣泄心中的不快
当孩子在寄宿制学校生活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太能够将自己心里所蕴藏的不快情绪表现出来。因此,有的孩子在周末一回到家,就会显得脾气暴躁,即使以前是很乖的孩子。其实这是孩子不良情绪郁闷在心而又无法排遣的一种心理表现。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理解,通过上述的倾听等方法让孩子把不快都倾吐出来,同时教给孩子一些策略,能够主动排遣自己的不快情绪。
3.1.3教会孩子与人交往,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交往技能,如教会孩子在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要互相谦让、友好相处。教会孩子交朋友要有所选择。培养孩子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教会孩子纠正攻击行为。勇敢的面对暴力侵害,迂回巧妙的与其做斗争。
3.2要注意与老师进行沟通
及时从教师那里获取有关自己孩子的信息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会觉得把孩子放入寄宿制学校由老师管教就什么都不用操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再好的老师也无法替代父母的关爱。所以我们要通过老师,更好地传递亲情,也只有通过老师,来更迅速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孩子.杜绝“5+2=0”的现象.
3.3多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
当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后,与父母的见面和沟通时间就很少了。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并防止将来与孩子之间产生心理隔阂,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家长可以写一张小卡片,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牵挂和关爱;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深入的谈心和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表达自己,从而与他们有所交流,有所沟通。父母对孩子表示关心、照顾。不要只问孩子的功课怎样、学习成绩如何,要让孩子能把自己一周来的所思、所想和所感都能倾诉,这样才能使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才不会因长期寄宿而在心理上与父母拉开很大的距离
。
3.4教会孩子理财.父母最好教会孩子制定一个消费计划,比如:多少钱用于买学习用品,多少钱用于买自己喜欢的日用品,多少钱用于买零食等,还要引导孩子积攒“爱心基金”,这样可以防止孩子乱花钱,还可以培养孩子把钱花的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你会教孩子吗》.作者:郑继超.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