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宁刚上幼儿园,母亲一直叮嘱他不要动手打架,要友好对待小朋友和同学。
一次,宁哭着回家,脸上明显有一道被指甲抓破的痕迹。看见妈妈后,宁宁的哭声更大了,委屈地说:“我们班的涛今天又欺负我了,我不想上幼儿园了。”
妈妈很早就知道,这个邻居家的孩子虽然也只有三岁,可是从来都是一个恃强凌弱的小家伙。
妈妈抱起宁,让孩子把当时的情况说清楚:
原来,今天做游戏,宁与涛被分在同一组。当他们商量游戏方法时,两个孩子想法不一致,吵了几句后,涛就大打出手,而宁则因为一直被妈妈教育不要打架,始终没有还手,最后还被涛抓破了脸。
问清情况后,妈妈给老师打电话核实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妈妈在电话里希望老师以后能及时有效地制止涛的暴力行为,以免其他小朋友再遭遇与宁同样的问题。
挂上电话后,妈妈跟宁说,“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楼下的花园玩,如果涛再无缘无故的动手打你,你就记住还击.然后妈妈告诉宁,什么叫正当自卫,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
几天之后的一个下午,妈妈正在做饭.突然听到窗外的花园里传来大声的争吵,接着是一阵短暂的混战,然后是涛哭着跑回家去了。宁把手插在衣服口袋里轻轻地走进房间,跟妈妈说:“涛先打我的,所以我不得不帮助他记住以后再也不能打我了。”
宁有效地对涛“以牙还牙”,自那以后,俩人在一起玩的时候和平多了。
评:勇于自我保护,通过自卫赢的自尊也是孩子应该尽早具备的能力和品格。
一般说来,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打架是愚蠢的行为,但是,要求一个孩子在挨打的时候仍然不做反抗,这样的父母无疑也不聪明.
通常的规律是,孩子们会对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孩子很不仁慈。如果孩子发现只要挥动结实的拳头打在小朋友的鼻子上,就可以居于优越地位的话,缺少反抗意识和能力的孩子就会处于越来越弱势的地位。
自卫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孩子会感到:我不是一个任人欺负的人,我有我的尊严。
当然,自卫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帮孩子树立自卫意识,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一般来讲,教孩子多交朋友,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方法。这里再介绍几种方法:一是家长要告诉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二是告诉孩子,面对欺负一定不要流泪,受欺负人的眼泪只会让欺负他们的人变得愈发肆无忌惮,甚至变本加厉。三是超常地用大声加以阻止。大声呼喊是比较巧妙的方法,一方面,它能引起旁人的注意,获得别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给欺负者的一种警告和示威,欺负别人的人毕竟是理亏的,你一喊,他自然会心慌,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