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初评《死亡诗社》

16年前 [09-07 12:56 周日]
影片本身就是一首激情的诗,作者以纯净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与自由。生命及传统有关的故事。
    
    在威尔顿教会学校----这所冲斥着教条,古板气息的古老学校里,生活在期间的每一个人,要忠实于自己的性格需要极大的勇气,要释放自己的感觉更需要胆量。而哼着小曲走进课堂,又把大家带出课堂的基廷先生,犹如一条在鳗鱼里面搅出生气来的泥鳅,第一节课,他便用"seize the day"的警句激发学生去发现自己,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节课,便让大家撕去关于诗的界定的那几页,以让大家接近真正的诗和生活。另有一系列充满生机。别出心裁的授课方式:跳到课桌上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通过走路方式来研究"一致性与个性"。总之,基廷先生的教学宗旨是:反对教条,鼓励各抒己见。努力发掘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对生活的热爱。基廷先生希望教出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传统教育培养出的那种千篇一律的人物,在这一点上,就象陈凯歌影片"孩子王"中的老杆. 
      
    从学生的反映可见老师的巨大影响在起作用:一贯顺从父意的乃尔大胆追求戏剧,奥维德向自己想爱而不敢爱的女孩求爱,就是一向胆小,被戏称为"小鼹鼠"的托德也在基廷的激将之下涌出连贯的诗句.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死亡诗社"."死亡诗社"是一个象征,一种理想.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诗情,让情绪自由流淌.所谓"死亡"是册许的死亡,是规整,呆板的庸常人生的死亡.这种"死亡"境地是影片的灵魂所在. 
      
    影片的最终,以乃尔的自杀,基廷的被革职告终.死亡诗社消解于秩序之中.这说明基廷向传统教育制度挑战的行为是秩序所不允许的,甚至是不能容忍的.那么,是否基廷的作为只是转瞬即被遗忘的过眼烟云呢?如果是那样,影片的架构与一般好莱坞情节剧的平衡--打破平衡--恢复平衡的结构就没有区别了,而这部影片的最激情一笔在于结尾:基廷先生即将离开,托德在校长面前,跃上课桌,大叫"船长,我的船长".这是神来之笔,在恢复的平衡之后的不平衡:死亡诗社解散了,老师离开了,但是其充满人性的自由思想已经发生作用,从最胆小到敢冒大不韪,托德的变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表面上,人可以回到常规生活中来,但接受过自由思想点化的心灵却永远闪着特别的光泽. 
      
    影片以某种方式探讨了自由的可能性,即通过不同的人物对成长与秩序的不同选择.以乃尔.查里.卡梅仑.托德四种为典型.乃尔本是"好"学生,听话,顺从父亲.在"seize the day"的冲击下,他逐步发掘了自己在诗歌和戏剧方面的天赋,这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他在自由的可能下健康,积极地发展。而来自父权的压力迫使他放弃理想,本来他可以隐忍,可以选择暂时放弃,但这个纯洁的孩子选择了拒绝成长来逃避为传统所改造的命运。而看上去就属于大胆不羁一类的查理,是行走在秩序边缘的人,对于基廷先生的警句,他的理解就是及使行乐,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斗胆易稿来冒犯成人们的尊严,他以近乎幽默的方式来接受惩罚,只是不能理解为何基廷并不赞许如此做法。最后,因为不能履行成人的游戏规则,他被开除出局,而这几乎可说是他对某种带有束缚命运的主动放弃,"我也可以行使不走的权力",他终于从边缘逃到了外围,成了一个无拘无束的"纽梅达"(他在山洞里给自己起的别名)。卡梅伦则是那种永远不会冲出秩序的人,影片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他。照抄板书,见大家都撕了书才用尺中规中矩地撕去,最后他选择了顺从秩序,甚至成为秩序的维护者,"只有两种选择,说出一切或被开除",在交代的过程中,他回复了原先的状态,重新做回一棵死气沉沉的树。而拖德所受的影响最是潜移默化,这也是影片所强调的,拖德所代表的一类人会带着已学会思考的头脑静静的生长,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反抗。 
    
    影片懂得制造情绪与情调,前篇是喜剧化的,到"仲夏夜之梦"落幕,影片进入了感伤的段落。而人物性格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起落,乃尔那样明朗,积极,最后却成为月光下自杀的悲剧少年;拖德是那样胆小,腼腆,最后却勇敢的反抗校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觉。镜语优美,即使是自杀的段落,如水的月光,带上花冠的少年,安静的走下楼梯,好象走进一个宁谧的超凡世界,导演旨在创造的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关于少年快乐与感伤的世界,也以此种方式加大了对传统的压制人的教育方式的批判。
 
    一个有趣的说法也是一个有力的说法。影片有许多处理生动的情节段落,如基廷鼓励大家撕书的场面,孩子们兴奋地撕去书页,下一页是大写的"poetry",意味着经过这样一种破除(对教条的破除),真正的诗(生活)出现了 来源:    作者:菲林橙子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