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教养》作者,娜奥米。阿尔多特,博士,育儿作家、演讲家、咨询专家。她根据每一位家长的不同选择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采用询问法挖掘妨碍家长自由表达爱的思想和观念。其文章多在世界各地出版和发表,包括英国的《育儿杂志》、《母亲》、《认真对待孩子》,美国的《手牵手》,加拿大的《学习生活杂志》,等等,作品迄今已译成德文、希伯来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在多国出版。译者,杜蕾蕾,台湾理学硕士。爱好文学并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主要译著有《营养成分与健康》、《别娇坏你的孩子》、《飞向生命巅峰》、《死亡印记》等。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育儿模式,它的核心是:不控制孩子,给予孩子爱与尊重,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而当我们父母能够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完善了自己,这是一种完美的教养。
不控制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自己去导演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做事情是出于快乐与爱,而不是出于愤怒,惧怕,或者外界的压力,他也因此会把事情做的更出色,在这样的过程中增强了父母与孩子的自我认识,实现了自我能力,这是一种纯粹的爱,无条件的爱,智慧的爱。爱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要他成为的那个样子。爱一旦被用来表彰某种行为或成就的奖励时,爱就不是爱,而是变成了一种控制孩子,使孩子向着自己期望发展的一种手段。犹如现在我们家长的奖励,孩子考双百分,奖励**,这是爱孩子吗?爱的是分数,是成绩。家长也是以这种奖励诱使孩子向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
不控制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我们中国,父母有意、无意、隐性、显性、不由自住地控制着我們的孩子,比如说,我怎么才能“让”他做家务,保持安静,不发脾气,好好吃饭,多吃青菜等等。这实际上是让孩子遵照家长的意愿做事,孩子不得不放弃他的意愿,也就是放弃他自己。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放弃他自己的意愿将是多数麻烦形成的症结,也将是亲子关系不良的开始。在这种方式中,孩子是感受不到爱与尊重的。毕淑敏的一篇散文《比会见总统更重要的事》讲的是一个父亲为了去学校看儿子的足球赛,在一个重要的约会中迟到的事,这个父亲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而他要会见的也是一个国家的总统。作者对这位父亲的行为是这样理解的,她说:“在无数张脆弱的成人衣裳里,往往包裹着一个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幼年的无价值感,可以在几十年后沁出血珠,被忽视和被放弃的感觉,比一切我们知道的武器更具有持久的杀伤力。这个可怕的结论真是比会见总统还重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解释,但是对于孩子,我們只有用行动来表达我們的爱和尊重,爱和尊重,是精神世界的总统。”
我們父母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控制孩子的家教观念呢?作者认为,这种控制欲不是缺陷也不是错误,而是一种遵循祖辈家教观念的简单重复,这种控制欲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相信,如果父母不雕琢,不塑造孩子,孩子就不会成器。在孩子从婴儿到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神化了自己的角色。事实上,当认识到孩子注定会按照自己的特有方式成长时,育儿其实没那么复杂。
如何实现完美的教养呢?---抚慰心灵,沟通情感的交谈
在与孩子沟通时,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带来安慰,有些造成伤害,有些拉开距离,有些培养亲密,有些产生鸿沟,有些碰触心灵,促进依赖,增加力量。本书提出的SALVE沟通原则能够帮助父母转变态度,肯定孩子的情感经历,让他真实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SALVE沟通的步骤如下:
S(Separate)-分离 用心底的自言自语将自己与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分离开。要注意,当孩子的举动引起你的反应时,一些语言会自然而然地到你的嘴边,这个过程就像是电脑的自动运行程序:孩子做了某件事,你心里的反射机制立即启动。如果这些话不冲口而出,就不会造成任何损害;如果你感到烦躁,按照下意识的想法去说、去做,只会使情况恶化。它们并不是你乐意看见的,证据是:事后你会对自己的言行感到懊悔,而这些言行在你与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干墙。
A(Attention)-关注 关注你的孩子。当你默默地在内心与自己进行对话之后,再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L(Listen)-倾听 倾听孩子的诉说,了解其行为的含义。倾听,再倾听,眼神交流和适当的提问可以提供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如果孩子采用语言之外的方式表达,就让他知道你对他的理解。
V(Validate)-肯定 肯定孩子的感受和合理需求,不要夸张,也不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倾听和肯定是组成爱的元素,当你成功地做到之后,就在你和孩子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你会发现真实的自己,会感受到孩子的依赖。
E(Empower)-鼓励 鼓励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不要插手,完全信任他。对他的能力表现出信心,不要紧张,不要匆忙为他安排好一切。当感到自己有能力、被信任、而且不受父母的期望和情感干扰的时候,孩子会想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情绪会妨碍能力的发挥,当这些情绪充分释放后,孩子会摆脱影响、恢复思考,要么忘记眼前的需求,要么找出解决办法,他会迅速而自然地开始审视自己的思想。
应用此沟通原则时需注意:
S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
碰到孩子的不良言行时,父母不高兴,此时往往不考虑事实和孩子举动背后的真正意图,就草率地得出一个结果,从而对孩子造成伤害,你要记住:“如果孩子的强烈表现让你不舒服,提醒自己,你的责任不是让自己舒服,而是让孩子信任你,信任自己。”
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1. 0~6岁幼儿是情绪的控制者,他们的愤怒写在脸上,表现在行为上,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心理释放形式,就像流汗和排泄一样。因此,情绪需要得到承认,这样就不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像汗水需要被擦去一样。如果不允许孩子释放,那么埋藏在心底无法发泄的委曲和愤怒将会损害孩子的情感、智力以及身体健康。
2.虽然孩子有情绪,但孩子本身不会执著于痛苦的感受之中,因此我们要避免教给孩子们“沉溺于痛苦中”这类成年人对问题思考的方式,就像有的人不停地纠缠于某一问题,责怪他人、责怪文化、甚至责怪政府。
3.认识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阿德勒说过:“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情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因此,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都有其正面动机和意义,都是想要告我们一些什么内容的,都反映了他的真实需求。而哲学家詹姆士则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和接纳。”孩子更是不例外,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接纳,因此,一旦孩子有不良的行为出现,我们不要简单认为孩子行为怪异,不正常,孩子有问题。而要积极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思考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在提出建议,疏导孩子情绪,改变他不良的行为。
了解父母的行为和情绪
如果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经常采用抱怨、责备和羞辱来对待孩子,那么责备和羞辱变成了控制孩子的工具,不能带给孩子温馨和关爱,只能引起源自恐惧的顺从。在遭到训斥时,孩子常常会被家长激烈的情绪和批判吓坏,以至于体会不到话语里的交流本质,即使是用略带严厉的口气说出的妥当的话语,或者是用最甜蜜的口吻说出的责备,也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巨大的冲击,令他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物上,内心充满受伤和恐惧,我們应该了解,只有当孩子感觉到毫不隐藏的爱时,感觉到他的自尊完整无捐时,才能更好的意识到大人的习惯和要求。
当沟通适得其反时
当我们采用上述方法而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时,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父母错误的认识。父母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奉为真理和指导原则,总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孩子好,这种思想倾向是影响沟通的一个障碍。我们需要完全信任孩子,当孩子感到被爱时,被珍视,能够自由地表达爱时,他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指责的语言。当不得不对某种行为提出反对时,不能单纯的喊一些关于是非对错的口号,比如“偷东西是不对的”这句话不大可能引起孩子的自责,只会让孩子感到羞辱,与父母疏远。但是如果说:“当我发现你没有付钱就从商店拿东西时,我觉得很伤心,很难过”,这种表现自己脆弱情感的话语,更能感动孩子,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动机。
您尚未登录系统